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0061110050)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沙茜马瑞董晓杰刘正宏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差应力对闪长岩部分熔融熔体分布和成分的影响
- 2012年
- 探讨差应力对熔体分布和成分演化的关系,利用细粒闪长岩进行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岩石变形,主要包括静态熔融实验和有差应力参与的动态熔融2种类型。实验首先统计了熔体含量、确定了实验重要参数,然后分别描述了动、静态熔融实验后闪长岩的显微特征;并且通过对动、静态熔融实验结果熔体分布情况的对比,结合熔体成分电子探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细粒闪长岩的部分熔融中,熔体在差应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方向展布,并从差应力大的地方向差应力小的地方运移,差应力的作用使得高含水矿物(角闪石)先于熔点低的斜长石发生熔融,说明差应力促进了岩石的熔融,使得熔体成分向Si、Al等方向转化,即从基性向酸性转化。
- 沙茜马瑞董晓杰
- 关键词:差应力应力
- 温度与差应力对岩石熔融程度的等效关系——以角闪变粒岩为例被引量:2
- 2011年
- 为了探讨差应力和温度与岩石熔融程度的关系,利用角闪变粒岩进行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岩石变形实验。包括差应力条件下的动态实验,围压100MPa,温度700℃,施加相当于差应力为0~25MPa,且以每5MPa为间隔进行天然块状岩石样品的动态熔融;在相同的围压条件下,温度由700℃到900℃每50℃为间隔,进行无差应力条件下天然块状岩石的静态熔融实验,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岩石的熔融程度随着差应力的增加明显增高。通过对斜率的对比分析表明:以700℃为基准,差应力每增加5MPa,其带来的影响与温度升高40℃的效果相当,也说明中性岩石的熔融对差应力的敏感程度比酸性岩要高。
- 沙茜马瑞
- 关键词:差应力温度变质岩
- 差应力对辉长岩熔融程度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利用高温高压的实验分别对辉长岩进行差应力和温度与岩石熔融程度测试,并进一步分析讨论差应力和温度等岩石熔融程度的关系。动、静态的实验结论表明:(1)静态熔融条件下,岩石的熔融程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并且岩石熔融程度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2)在保持一定温度不变的动态熔融条件下,岩石的熔融程度还与差应力呈正相关的关系;(3)差应力可以降低熔点,促使熔融提前发生并且使熔融强度增大;(4)差应力对岩石的熔融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5)以700℃为基准,差应力每增加5MPa其带来的影响与温度升高50℃的效果相当;(6)基性岩石的熔融对差应力的敏感程度最高。该实验结果还表明在研究岩石深熔作用时尤其是在构造作用较强烈地区要考虑差应力的影响因素。
- 沙茜马瑞刘正宏董晓杰
- 关键词:差应力温度
- 内蒙古大青山山前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被引量:7
- 2012年
- 大青山山前断裂带沿大青山山前呈近东西方向展布,是河套新生代断陷盆地形成的主要控制断裂,由一系向南倾斜的阶梯状高角度断层组成。断裂带活动以北升南降的垂直差异运动为主,具有长期活动发展演化历史。该断裂带在白垩纪时期开始形成,其活动可划分为5个演化阶段:早白垩世初始形成阶段、古近纪—新近纪、早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构造变形阶段。该断裂带的形成受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是区域上南北向伸展而形成的近东西方向张性正断层。
- 刘群
- 关键词:断陷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