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4039)

作品数:12 被引量:217H指数:8
相关作者:陈能松王勤燕李晓彦王新宇孙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块
  • 5篇同位素
  • 5篇锆石
  • 5篇花岗岩
  • 4篇元古代
  • 4篇基底
  • 4篇变质
  • 3篇地壳增生
  • 3篇柴达木地块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定年
  • 2篇岩石
  • 2篇早元古代
  • 2篇石榴
  • 2篇同位素组成
  • 2篇片麻岩
  • 2篇热事件
  • 2篇花岗片麻岩
  • 2篇变质表壳岩

机构

  • 14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香港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青海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北京离子探针...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4篇陈能松
  • 11篇王勤燕
  • 9篇李晓彦
  • 6篇王新宇
  • 6篇孙敏
  • 4篇陈强
  • 4篇夏小平
  • 2篇张宏飞
  • 2篇张璐
  • 2篇刘惠芳
  • 2篇徐平
  • 2篇郑曙
  • 2篇巴金
  • 2篇徐平
  • 1篇张克信
  • 1篇王国灿
  • 1篇朱云海
  • 1篇万渝生
  • 1篇舒桂明
  • 1篇柳小明

传媒

  • 2篇岩石学报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地质通报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2006年全...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北欧龙布鲁克微陆块早元古代早期地壳增生Nd-Hf同位素约束
<正>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基底发育体积可观的古元古代花岗岩类侵入体,这些侵入体经历了多期复杂的变质和构造变形,莫河花岗岩体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性的变质深成侵入体。本研究应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技术测定了该岩体的结晶...
陈能松李晓彦孙敏王新宇夏小平王勤燕徐平
关键词:地壳增生
文献传递
柴北缘花岗片麻岩的岩浆作用计时和前寒武纪地壳增长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证据被引量:22
2007年
本文应用LAM-ICPMS技术测定了柴达木盆地北缘花岗片麻岩带中的锡铁山东全吉河花岗岩和都兰县北部沙柳河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利用LAM-MC-ICPMS技术选择测定了沙柳河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成分。全吉河花岗岩岩浆结晶锆石的谐和年龄为910+15/-17Ma;捕虏晶锆石的^(207)Pb/^(206)Pb年龄为1351Ma;~520Ma的变质锆石(^(232)Th/^(238)U=0.04) ^(206)Pb/^(238)U年龄可能是前高压超高压构造事件的产物。沙柳河花岗岩的岩浆锆石普遍含有继承碎屑锆石核。21个颗粒测得21个数据中,代表岩浆结晶锆石的10个点的Robust(Median)平均^(206)Pb/^(238)U年龄为920+31/-17Ma,碎屑锆石核^(207)Ph/^(206)Pb年龄大于1250Ma。在沙柳河花岗岩30颗锆石的30个Hf同位素分析点中,27个代表纯粹岩浆结晶锆石的^(176)Hf/^(177)Hf=0.282081~0.282222,平均0.282178+0.000009/-0.000015,以920Ma计算的Hf_1=0.28206~0.28220,平均值0.28215+/-0.00003;ε_(Hf)值的变化范围+0.21~-4.70,Robust(Median)加权平均值为-1.53+0.41/-0.52;锆石Hf的地壳模式年龄(T_(DM)~C)范围是1.59~1.75Ma,Robust(Median)加权平均值为1.68+0.03/-0.02Ma。其余2个锆石为继承性锆石,其^(176)Hf/^(177)Hf比值分别为0.281892和0.281792,Hf_1和ε_(Hf)值分别为0.28186~0.28178,和-11.83~-14.82,T_(DM)~C=2.18~2.33Ga。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柴北缘花岗片麻岩的岩浆作用持续时间为~950Ma~~910Ma。峰值年龄为~920Ma,以沙柳河花岗岩为代表的柴北缘过铝S-型花岗片麻岩的岩浆来自现今剥露于地表的沙柳河岩群之下具高度再循环上地壳物质的基底表壳岩系;该物质的形成年龄可约束在1.4~1.7Ga,保存了蚀源区~1.7Ga和~2.3Ga的地壳增生事件的年代学记录。
陈能松夏小平李晓彦孙敏徐平柳小明王新宇王勤燕
关键词:HF同位素花岗片麻岩地壳增生柴北缘
柴达木地块南缘昆北单元变质新元古代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被引量:43
2006年
侵入于香日德南昆北单元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中的变质花岗岩的锆石SHRIMPU-Pb年龄约为904Ma。该年龄与东昆仑地区已有的定年数据一道,表明柴达木地块南缘存在一条中—新元古代的花岗岩深成侵入岩带,整个柴达木地块可能曾响应了全球Rodinia超大陆汇聚事件。
陈能松李晓彦王新宇陈强王勤燕万渝生
关键词:变质花岗岩锆石SHRIMP
莫河花岗岩的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研究:柴北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始古元古代岩浆作用年龄和地壳演化约束被引量:30
2007年
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具典型的基底与盖层二元结构,基底自下而上由德令哈杂岩、达肯大坂岩群和万洞沟群三个岩石-构造单元组成.应用LA-ICP-MS测定了德令哈杂岩中的莫河花岗岩体的27个颗锆石的U-Pb同位素成分,其中26颗锆石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成因铅同位素丢失,其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2470+19/-18 Ma.应用LA-MC-ICP-MS测定了25颗锆石的Hf同位素成分,其中岩浆结晶成因的23颗锆石的Hf(2470 Ma)=0.28129~0.28140,平均值0.28134±0.00003;εHf值的变化范围2.94~6.95,加权平均值4.58+0.54/-0.76,长英质地壳存留年龄TCDM=2.54~2.75Ga,加权平均值2.66+0.04/-0.02 Ga.以上数据将该花岗岩的形成年龄约束在2470 Ma,其岩浆来源于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指示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在~2.5 Ga的地壳增生事件.
李晓彦陈能松夏小平孙敏徐平王勤燕王新宇
关键词:锆石花岗岩
柴达木和欧龙布鲁克陆块基底的组成和变质作用及中国中西部古大陆演化关系初探被引量:73
2007年
中国西部的柴达木陆块和欧龙布鲁克陆块的基底岩系虽然在地球化学上与扬子陆块具有亲缘性,但它们之间的组成和变质作用历史却显著不同。欧龙布鲁克陆块下部基底德令哈杂岩和达肯大坂岩群于~1.95Ga发生了角闪岩相一麻粒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并克拉通化,响应了全球Columbia超大陆汇聚事件;随后又与中元古代万洞淘岩群一道于~1.0Ga发生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共同响应了全球Rodinia超大陆汇聚事件;新元古代中晚期裂解后于中奥陶纪受原特提斯洋关闭影响而隆起。柴达木陆块基底主体由中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柴南缘)和沙柳河岩群鸟龙滩岩组(柴北缘)组成,以S型花岗岩的侵入活动和相应的变质作用响应了全球Rodinia超大陆汇聚事件。晚泛非期(520-480Ma)柴达木陆块与冈瓦纳主大陆俯冲碰撞,发生中压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和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经短暂拼贴后很快进入到原特提斯洋域,随460-420Ma的大洋关闭而发生变质叠加。区域对比表明,在基底组成和地壳演化史上,欧龙布鲁克陆块与阿拉善陆块和塔里木陆块(包括扬子陆块)相似,柴达木陆块则与北秦岭陆块以及祁连陆块相似,因而分属两个陆块群。塔-欧陆块群记录的~500Ma热事件与塔-欧和柴-秦陆块群共同记录的~450Ma热事件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构造热事件。
陈能松王勤燕陈强李晓彦
关键词:基底组成柴达木地块
德令哈地区变质表壳岩中石榴石核-幔-边结构的EPMA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王勤燕陈能松刘惠芳郑曙
关键词:变质表壳岩EPMA石榴石变质基底
柴北欧龙布鲁克微陆块早元古代早期地壳增生Nd-Hf同位素约束被引量:1
2007年
  欧龙布鲁克微陆块基底发育体积可观的古元古代花岗岩类侵入体,这些侵入体经历了多期复杂的变质和构造变形,莫河花岗岩体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性的变质深成侵入体.本研究应用锆石LA-ICPMSU-Pb定年技术测定了该岩体的结晶年龄,应用Nb-Pb和锆石Hf同位素地球化学探讨了该岩体的源区性质和早期地壳演化特征.……
陈能松李晓彦孙敏王新宇夏小平夏小平王勤燕
关键词:地壳增生
东昆仑山香日德南部白沙河岩组的岩石组合特征和形成年代的锆石Pb-Pb定年启示被引量:57
2006年
柴达木盆地南缘香日德南部金水口岩群白沙河岩组的岩石组合自下而上为长英质片麻岩-钙质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组合。白沙河岩组和侵入该岩组的变质花岗岩的锆石逐层蒸发Pb—Pb定年结果表明:白沙河岩组的陆源碎屑来自一个具有2.1~1.9Ga岩浆变质热事件的陆源区,当考虑现有的年龄资料时,该岩组的形成年龄可进一步约束在1.6~1.0Ga间;柴南缘的晋宁期深成侵入活动可能推前到中元古代末。
陈能松李晓彦张克信王国灿朱云海侯光久拜永山
关键词:地层年代构造热事件东昆仑
柴-欧微地块花岗岩地球化学和Nd-Sr-Pb同位素组成:基底性质和构造属性启示被引量:50
2007年
本次工作研究了柴达木地块和欧龙布鲁克地块中的古元古代莫河岩体、新元古代沙柳河岩体、早三叠世香日德岩体和察汉诺岩体以及晚三叠世可日岩体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Nd-Sr-Pb同位索组成.沙柳河岩体和可日岩体具S型过铝质花岗岩成因特征,其他岩体具Ⅰ型花岗岩类成因特征.TDM和εNd(t)值的对比揭示,沙柳河岩体的源岩区为欧龙布鲁克地块的Ⅱ型基底变质表壳岩系,其余岩体的岩浆都不可能源自暴露地表的基底变质表壳岩系。花岗岩类和基底变质表壳岩系的亏损地幔最大模式年龄集中在1.5-2.3Ga和0.9~1.3Ga,在欧龙布鲁克地块中亦有~2.5Ga及2.8Ga显示,一般Pb同位素比值(205^Pb/204^Pb)。〉18,(207^Pb/204^Pb)。〉15.5,(208^Pb/204^Pb)。〉38,具高放射成因铅特征.这表明,柴达木地块和欧龙布鲁克地块基底与扬子陆块具有密切的亲缘性,现今的扬子陆块范围可扩大到中国西部阿尔金断裂东、西两侧的微陆块群,昆中断裂带和柴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代表扬子陆块内部裂解小地块的再汇聚带.
陈能松王新宇张宏飞孙敏李晓彦陈强
关键词:花岗岩类
柴达木周缘印支期花岗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基底属性的制约被引量:6
2008年
花岗岩同位素地球化学是探讨块体基底属性的重要手段,柴达木和欧龙布鲁克地块中两印支期岩体(香日德岩体和察汉诺岩体)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Pb-Sr-Nd同位素研究表明,两岩体均属过铝质花岗岩,具相似的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组成模式,Sr-Nd同位素特征显示轻微的不均一性,(87Sr/86Sr)t=0.708 46~0.712 89,εNd(t)=-5.54^-7.80,tDM=1.49~1.68 Ga,两个岩体以高放射成因铅为特征,初始铅同位素比值为:(206Pb/204Pb)t=18.326~18.644,(207Pb/204Pb)t=15.560~15.693,(208Pb/204Pb)t=38.172~38.549。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基底变质岩显示岩浆派生于中元古代的基底岩石的部分熔融。两岩体与西秦岭花岗岩类Nd-Pb同位素特征对比表明,柴达木和欧龙布鲁克地块基底性质与西秦岭一样,具扬子块体的构造属性。
王新宇陈能松陈海张宏飞
关键词:基底同位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