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MJ09-20)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田彬华汪芳邓川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内江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商业旅游背景下白马藏族歌舞景观
- 2013年
- 白马藏族旅游开发从小规模的民俗旅游迅速转化为大规模的大众旅游后,作为旅游文化重要资源的白马原生态民族歌舞发生了众多的变化。民歌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歌曲内容的变化、文化禁忌的消失、流行歌曲冲击、藏羌歌曲影响等四个方面;舞蹈的变化分祭祀性舞蹈和娱乐性舞蹈两种情况,祭祀性舞蹈正在从浓厚的宗教仪式功能逐渐向多元功能转化,而娱乐性舞蹈则由全民狂欢向舞台化表演和狂欢共存过渡。旅游是双刃剑,在给白马人原有文化主体带来巨大的文化冲击和潜移默化的文化建构的同时,也给处于弱势地位的原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心。
- 田彬华
- 关键词:白马藏族旅游歌曲舞蹈
- 白马藏族音乐研究述评(1980~2010)被引量:1
- 2011年
- 上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藏彝走廊”的民族区域和概念后,引起了各领域专家持续的关注。白马藏人就是其中一个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族群,居住在今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和阿坝州九寨沟县、甘肃省文县这样一个狭长地域。在1951年的民族识别中被暂定为藏族。
- 邓川田彬华
- 关键词:白马藏族音乐研究民族区域
- 移植性民俗文化创建与原生态文化保护耦合思考被引量:1
- 2010年
-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陕西凤县在原有矿产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下,主动转型,试图开展以羌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在全县开展了羌族化的一系列活动。对于凤县而言,这是经济发展中的主动选择,是一种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而对于羌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言,涉及羌族原生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推广。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真实性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也是凤县发展羌族文化旅游中的最大障碍,而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观点直接影响到旅游的成败。营造游客的"体验真实"就成为凤县羌族文化旅游的重点所在。而羌族原生文化在促进凤县旅游的同时,也由于文化的备受重视和强势传播,进而获得在现代社会强势文化冲击下生存发展的全新动力。期待凤县的主动转型和羌文化传承保护二者能成为文化保护、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双赢耦合效应典范。
- 汪芳田彬华
- 关键词:羌族文化保护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