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6A05205)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杨莉韩梅杨利民韩忠明王春雨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蒺藜
  • 3篇皂苷
  • 2篇药材
  • 2篇药材质量
  • 2篇生境
  • 2篇黄酮
  • 1篇生物量
  • 1篇生物量积累
  • 1篇水分
  • 1篇水分胁迫
  • 1篇全草
  • 1篇物量
  • 1篇胁迫
  • 1篇活性
  • 1篇采收
  • 1篇采收期
  • 1篇产区
  • 1篇次生代谢

机构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韩梅
  • 4篇杨莉
  • 2篇杨利民
  • 1篇韩忠明
  • 1篇王春雨

传媒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蒺藜的活性成分积累和动态分布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蒺藜总皂苷、总黄酮类物质的动态积累情况及其在根、茎、叶、果等部位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成熟期内3种不同生长环境下蒺藜全草和各部位中总皂苷、总黄酮的量。结果蒺藜总皂苷与总黄酮的高峰期出现时间、积累曲线等并不一致;其中,总皂苷主要集中分布在叶片中,总黄酮主要在叶片和果实中积累。结论以蒺藜总皂苷量确定蒺藜的最佳采收期并不适用于总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应根据目标成分的变化掌握蒺藜的适宜采收期;其次,应重视蒺藜叶片的采集和利用。
杨莉王国栋韩梅
关键词:黄酮皂苷采收期生境
水分胁迫对蒺藜光合作用、生物量和药材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水分胁迫对蒺藜光合特性、生物量形成和主要药用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改变了蒺藜的光合日进程,使蒺藜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植株光合能力减弱,同化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干物质积累受阻,生物量降低.但水分胁迫促进了蒺藜总皂苷类物质积累.灌水量为150和450 mm处理下,蒺藜总皂苷含量分别为13.26和12.47 mg.g-1,与其余处理(250、350 mm)总皂苷含量差异显著.总皂苷和总黄酮类物质动态积累趋势与生物量积累趋势相反,生物量积累高峰期,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反而降低.生物量积累受外界环境因子的直接影响较大,而次生代谢产物除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外,还受到生物量积累等内部因素影响.
杨莉韩忠明杨利民韩梅
关键词:蒺藜生物量积累皂苷次生代谢
蒺藜全草入药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蒺藜叶子、全草与入药部位果实之间含量的差异,探讨蒺藜全草入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了蒺藜生长的3种典型生境和6个产区采集样品,以蒺藜体内2类主要药用成分总皂苷和总黄酮物质为检测指标,测定了其在采收期内在根、茎、叶、果中的动态分布变化。结果:在采收期内3种生境、6个产区的蒺藜样品中的总黄酮和总皂苷类物质均主要分布在叶中,其含量分别为同期根、茎、果中含量的2.61倍以上。多重比较的结果显示,蒺藜全草中2类有效物质的含量与果实中的没有差异,有些甚至显著的高于后者。结论:在采收和加工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蒺藜叶子的采集、保存与利用。另外从含量上来讲,蒺藜是可以全草入药的。
杨莉王春雨韩梅杨利民
关键词:黄酮皂苷生境产区全草
加工方式及贮存条件对蒺藜药材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以蒺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烘干处理与传统的阴干、晒干处理方式及采用模拟降雨的贮存环境条件对蒺藜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蒺藜药材适宜的加工方式为阴干或70℃烘干;蒺藜药材不耐积水,水渍4h后总黄酮和总皂苷类物质分别损失了15.76%和13.96%,表明蒺藜贮存需要严格控制其干湿条件。
杨莉王国栋韩梅
关键词:蒺藜药材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