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373)

作品数:11 被引量:322H指数:4
相关作者:吕筠李立明苏萌杜宇坤刘庆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建成环境
  • 4篇城市
  • 2篇信度
  • 2篇12
  • 1篇行车
  • 1篇行车道
  • 1篇主观
  • 1篇自行车
  • 1篇自行车道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 1篇计步器
  • 1篇计算方法
  • 1篇感知
  • 1篇感知评价
  • 1篇ADULTS
  • 1篇CHI
  • 1篇步行道
  • 1篇车道
  • 1篇成年居民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
  • 3篇杭州市疾病预...
  • 3篇苏州市疾病预...
  • 2篇江苏省疾病预...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青岛市疾病预...

作者

  • 10篇吕筠
  • 9篇李立明
  • 5篇苏萌
  • 3篇任艳军
  • 3篇杜宇坤
  • 3篇刘庆敏
  • 2篇谭亚运
  • 2篇曹承建
  • 1篇俞敏
  • 1篇高文静
  • 1篇汪韶洁
  • 1篇余灿清
  • 1篇秦晨曦
  • 1篇陆艳
  • 1篇曹卫华
  • 1篇梁明斌
  • 1篇何平平
  • 1篇周金意
  • 1篇吴先萍
  • 1篇田小草

传媒

  • 9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Biomed...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城市成年人主观感知建成环境与休闲性体力活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4城市社区成年居民主观感知的建成环境与休闲性体力活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杭州、苏州、成都和青岛市25~64岁成年人,使用社区环境步行适宜性量表简版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长版评估建成环境和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主观感知的建成环境与休闲性体力活动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有效样本3789份。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公共服务可及性(OR=1.34,95%CI:1.02~1.75)和美观度(OR=1.37,95%CI:1.09~1.73)与居民自报过去一周有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可能性呈正相关;类似地,居民进行休闲性步行的可能性与这2个维度也呈正相关。街道连通性与居民休闲性步行水平呈正相关[exp(β)=1.09,95%CI:1.00~1.19];居住密度[exp(β)=1.0004,95%CI:1.0000~1.0008]越高、体力活动场所可及性[exp(β)=1.09,95%CI:1.00~1.19]越好,美观度[exp(β)=1.11,95%CI:1.00~1.22]越好,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水平越高,达标的可能性也越高。结论改善社区某些建成环境维度,有望增加居民进行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可能性及相应的水平。
段银娟杨淞淳韩雨廷樊俊宁汪韶洁吴先萍俞敏周金意田小草胥馨尹梁明斌华钰洁陈璐余灿清高文静曹卫华吕筠李立明
关键词:成年人建成环境
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中体力活动水平的计算方法被引量:293
2014年
介绍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长卷和短卷的结构、数据清理原则、体力活动水平计算方法和分组标准.通过实例分析,示范IPAQ长卷的具体计算过程.
樊萌语吕筠何平平
城市体力活动相关建成环境客观评价工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在杭州市6个社区中研究城市体力活动相关建成环境评价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在杭州市按公共建筑开发功能区选取6个社区共205个路段,2名调查员同时独立进行调查评价调查者间信度,间隔7 d重复调查约一半路段(104个)评价调查者内信度。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检验结构效度。结果问卷调查者间信度Kappa值大部分在0.8以上;调查者内信度低于调查者间信度,Kappa值大部分在0.4以上。问卷表面效度良好。结构效度研究提取了6个因子,符合问卷的初始题目设计,因子负荷矩阵显示问卷结构效度良好。结论此建成环境评价量表的信度、效度较好,适合在杭州使用。
杜宇坤苏萌刘庆敏任艳军李立明吕筠
关键词:问卷调查
城市体力活动相关建成环境评价工具信度和效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水平是影响个体健康重要的、可干预的因素之一。个体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水平能够有效降低诸多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发病风险。建成环境(built environment)指人为建设改造的各种建筑物、场所,尤其指那些可以通过政策、
杜宇坤苏萌吕筠李立明
关键词:建成环境信度
中国12个城市中心城区步行道设置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了解中国12个城市中心城区步行道配备、维护情况及其与城市经济水平、区域居住密度和街道繁荣程度间的关联。方法 以北京、天津、上海、青岛、杭州、绍兴、苏州、南通、镇江、成都、西宁、哈尔滨共12个城市的54个中心城区333个调查点内所有的道路为调查对象,于2012年采用观察法调查道路两侧步行道的配备及维护情况。结果 共有4 255条路段纳入分析,其中有71.1%的路段配有步行道。12个城市中配备步行道的路段比例最高的城市为青岛(91.9%)和哈尔滨(90.6%),最低的是苏州(48.6%)和绍兴(52.6%)。12个城市在步行道配备及维护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经济水平城市的步行道配备和路面维护情况较好、阻碍较少,但步行道隔离连续性较差、划线停车较多。相比低居住密度区域,高居住密度区域的步行道隔离连续性较差、步行道较窄,同时划线停车和阻碍较多。道路繁荣度越高,步行道配备和步行道宽度的情况越好,但隔离连续性、路面维护状况越差,划线停车和阻碍也更多。结论 12个城市步行道配备及维护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个城市步行道的配备情况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建议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时,结合当地人口密度和实际的交通需求,合理配备步行道;同时加强城市管理,减少步行道上的阻碍。
谭亚运梁宝婧吴超群吕筠李立明
关键词:建成环境步行道
杭州市城区成年居民步行时间与建成环境主观感知的关联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了解杭州市城区成年居民步行与建成环境主观感知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2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杭州市城区25~59岁居民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长版(IPAQ-L)和社区步行环境量表简版(NEWS-A)评价居民过去1周交通出行相关步行时间、休闲性步行时间以及建成环境主观感知.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步行与建成环境主观感知得分的关联性.结果 杭州市城区成年居民过去1周总体力活动得分M=2 766 met·min-1·week-1,平均1周休闲相关步行时间为90 min,平均1周交通相关步行时间则为100 min.控制年龄、BMI、婚姻状况、工作状态、文化程度、居住社区类型、总体力活动水平后,男性(OR=0.764,95% CI:0.588 ~ 0.992)和女性(OR=0.633,95%CI:0.481 ~ 0.833)的休闲性步行时间均与场所设施可及性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女性休闲性步行时间还与住宅密度维度得分呈负相关(OR=0.997,95%CI:0.996 ~ 0.999),女性交通出行相关步行时间则与步行道/自行车道维度得分呈正相关(OR=1.537,95%CI:1.138 ~ 2.075).男性交通出行相关步行时间与建成环境主观感知各维度得分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通过改善步行道/自行车道等建成环境促进成年居民的交通相关步行时间,开展成年人步行的环境干预时需要考虑性别差异.
刘庆敏任艳军曹承建苏萌吕筠李立明
关键词:建成环境
杭州市城区不同特征人群对体力活动相关建成环境的主观感知评价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了解杭州市城区不同特征人群的体力活动相关建成环境主观感知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杭州市城区抽取25 ~ 59岁常住居民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社区步行环境量表简版(NEWS-A)用于评价居民对社区内住宅密度、场所设施多样性、公共服务可及性、街道连通性、步行道和自行车道适宜性、美观舒适度、交通安全、治安8个建成环境维度的主观感知.采用两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人口学特征和BMI等个体因素对居民建成环境主观感知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1 362例常住居民,性别、婚姻状况、是否有工作与建成环境主观感知各维度得分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调整其他因素影响后,年龄45~59岁与街道连通性感知得分呈正相关(OR=2.02,95%CI:1.30 ~ 3.1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与人口密度感知得分存在正相关(OR=1.97,95%CI:1.29 ~ 3.00),与场所设施多样性感知得分呈负相关(OR=0.65,95%CI:0.43 ~ 0.97).超重肥胖与步行道/自行车道(OR=0.67,95%CI:0.48 ~ 0.95)和社区治安得分(OR=0.75,95%CI:0.57 ~ 0.99)均呈负相关.相对于Ⅰ类区域,Ⅲ类区域居民对场所设施多样性(OR=0.11,95%CI:0.04 ~ 0.30)、公共服务可及性(OR=0.33,95%CI:0.11 ~0.95)、街道连通性(OR=0.30,95%CI:0.11 ~0.86)、交通安全(OR=0.39,95%CI:0.17 ~ 0.91)的主观感知得分更低.结论 杭州市城区居民对体力活动相关的建成环境主观感知与年龄、文化程度、BMI和居住区域存在相关性,开展人群体力活动的环境干预时需要考虑个体特征.
任艳军刘庆敏曹承建苏萌吕筠李立明
关键词:建成环境感知
城市体力活动相关建成环境的评价工具进展被引量:10
2011年
体力活动水平是影响个体健康重要的、可干预的因素之一。经常进行体力活动能够有效减少诸多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发病风险。建成环境(built environment)指人为建设改造的各种建筑物、场所,尤其指那些可以通过政策、人为行为改变的环境。近年来,国外研究者越来越多关注建成(物理)环境对个体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
苏萌杜宇坤吕筠李立明
关键词:建成环境
Validation of the Simplified Chinese-character Ver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Long Form in Urban Community-dwelling Adults: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Hangzhou,China被引量:4
2017年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and criterion validity of the Simplified Chinese-character ver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Long form(IPAQ-L) in urban community-dwelling adults in Hanghzou,China.Methods A total of 158 eligible participants aged 25-59 years from 6 neighbourhoods in two central districts of Hangzhou completed the IPAQ-L questionnaire twice within a 7-day interval.Half of the subjects wore pedometers during the first 7 days.Test-retest reliability was examined by comparing the first(Day 1) and the second(Day 9) survey of IPAQ-L.Criterion validity was assessed by comparing IPAQ-L with pedometer data.Results Modest to good test-retest reliability was found with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0.67 for total PA,0.37 to 0.73 for specific dimensions,and 0.56 to 0.71 for different intensities of PA.Total PA measured by IPAQ-L was moderately correlated with exercise levels(partial r = 0.27,P = 0.020) and walking distance(partial r = 0.31,P = 0.007),which were measured by a pedometer,after adjusting for gender,age,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employment status.Conclusio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PAQ-L is a reliable and validated measure for assessing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in this population and possibly the adult population in other mainland Chinese cities.
REN Yan JunSU MengLIU Qing MinTAN Ya YunDU Yu KunLI Li MingLYU Jun
关键词:IPAQ计步器
中国12城市自行车道设置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中国12城市中心城区自行车道配备、维护情况及其与城市经济水平、区域居住密度、街道繁荣程度问的关联。方法以北京、天津、上海、青岛、杭州、绍兴、苏州、南通、镇江、成都、西宁、哈尔滨12个城市的54个中心城区333个调查点内所有的道路为调查对象,采用观察法了解道路两侧自行车道的配备及维护情况。结果共纳入分析4202条路段,其中有32.6%的路段配有自行车道。12城市中,配有自行车道比例最高的是南通(46.5%),其次是天津(39.6%)和上海(39.4%),西宁(2.0%)、青岛(5.4%)和哈尔滨(27.1%)配有自行车道的道路比例相对较低。高经济水平城市的自行车道配备相对完善,但自行车道宽度及隔离状况相对较差。高居住密度区域的自行车道配备及维护情况均相对较差。结论我国12城市自行车配备及维护情况具有显著性差异。现有自行车道配备水平仍有改进空间。建议在完善自行车道配备的同时要重视自行车道的隔离方式,并结合城市人口分布及交通需求,合理配备自行车道。
谭亚运秦晨曦梁宝婧吴超群吕筠李立明
关键词:自行车道建成环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