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B43B00)

作品数:17 被引量:74H指数:6
相关作者:刘文元刘羽张术根邱小平杜晓娟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矿床
  • 6篇矿物
  • 4篇铜矿
  • 4篇成矿
  • 3篇热液
  • 3篇紫金山
  • 3篇硫化物
  • 3篇金矿
  • 3篇矿物学
  • 3篇
  • 2篇低温热液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铜金
  • 2篇铜金矿
  • 2篇铜金矿床
  • 2篇盆地
  • 2篇铅锌矿
  • 2篇铅锌矿床
  • 2篇紫金山铜金矿...

机构

  • 6篇福州大学
  • 6篇吉林大学
  • 5篇中南大学
  • 2篇首钢地质勘查...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6篇刘文元
  • 5篇张术根
  • 5篇刘羽
  • 4篇杜晓娟
  • 4篇邱小平
  • 3篇姚翠霞
  • 2篇苏超
  • 2篇马国庆
  • 2篇王超
  • 2篇王少怀
  • 2篇李文成
  • 2篇王凤刚
  • 2篇王超
  • 1篇黎敦朋
  • 1篇刘贤红
  • 1篇周文纳
  • 1篇张文慧
  • 1篇许家姝
  • 1篇刘银萍
  • 1篇栗学磊

传媒

  • 5篇矿物学报
  • 4篇中国有色金属...
  • 3篇世界地质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工程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梯度反褶积法及其在矿产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梯度探测技术以其信息量大、精度高、干扰小等优点在地球物理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现今针对梯度数据的反演方法还比较少。笔者提出一种新的梯度数据解释方法——梯度反褶积法,该方法以梯度数据为基础获得场源体的位置信息,在计算公式中消除了构造指数,避免了因构造指数选取不当引起的误差。通过理论模型试验证明,梯度反褶积法能有效地完成目标体的反演工作,反演结果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小于5%,且相对于常规欧拉反褶积法更加稳定、准确。将梯度反褶积法应用于实测航磁梯度异常的解释,获得了地下铁矿的分布状态。
马国庆杜晓娟李丽丽李文成王凤刚
关键词:反褶积勘探
重力资料聚焦反演成像改进及其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聚焦反演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两个问题需要及时解决:成像的趋肤效应和异常体的过度聚合。利用指数深度加权函数来约束聚焦反演可以克服趋肤效应。结果表明,深度加权可以很好地限制过多异常源在地表的聚合。对于异常体的过度聚合,本文提出了异常源外扩方法,该方法将超出限制的异常源进行向异常体外的迭代式扩充。实验表明,异常体外扩方法成像效果优于常规的异常源截除方法。
栗学磊李文成王凤刚王俊山刘蒙恩
2.5D重力双重加权聚焦反演及其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聚焦反演方法在实测数据应用中存在的趋肤效应和反演结果发散问题,设计应用深度加权和数据加权的双重加权系数灵敏度矩阵,进行核函数处理。通过反演拟合理论正演模型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将双重加权系数运用到山东某矿区的实测数据,反演结果清晰地反映出地下异常体的边界和深度,与剖面电阻率结果比较,两者异常位置接近,该方法可反应实际异常情况。
孙瑞雪杜晓娟梁全有
曲仁盆地北缘凡口式铅锌硫化物矿床稀土元素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为探究曲仁盆地北缘以凡口为代表的铅锌硫化物矿床的矿床成因,对该区矿石及与矿化有关的岩体做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黄铁矿矿石和铅锌黄铁矿矿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均为富轻稀土右倾型,但大部分铅锌黄铁矿矿石重稀土段曲线右倾程度明显较低,说明黄铁矿矿化和铅锌矿化系具有不同的成矿过程,但存在物源继承关系;Eu在铅锌矿床矿石中呈正异常,在黄铁矿矿床矿石中呈低负异常,推测有偏酸性热液参与铅锌成矿作用;∑REE在燕山期侵入岩中最高,在区域寒武系地层中次之,在铅锌黄铁矿矿石中最低,推断铅锌成矿构造热事件或岩浆热事件引发了稀土元素活化迁移;矿石稀土元素的赋矿围岩灰岩、燕山一期花岗岩和中基性脉岩标准化配分曲线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平坦化,反映铅锌成矿物质有多个来源;矿石与其他地质体的REEQ型聚类结果表明赋矿碳酸盐岩层是黄铁矿矿化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虽燕山一期花岗质岩浆为铅锌矿化提供成矿物质,但盆地基底碎屑岩层是主要成矿物质来源,燕山中晚期中基性岩脉则参与了晚期铅锌成矿作用。
张术根姚翠霞
关键词:配分模式Q型聚类分析
硫钼锡铜矿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及矿物学特征被引量:11
2012年
紫金山铜金矿床发现的硫钼锡铜矿的分子式为Cu6.03Sn0.95Fe0.14Mo0.97S8.0,接近于理想的分子式Cu6SnMoS8,其与硫钨锡铜矿、硫铁锡铜矿一同出现在铜矿石中的现象是全球独有的。首次得出硫钼锡铜矿和硫钨锡铜矿的拉曼光谱位移主要出现在262、294、348、413、658、826 cm-1和256、291、345、430、654、860 cm-1等位置。这些含钨钼锡矿物组合的出现指示着强酸性、高氧逸度和高硫逸度的成矿环境,并预示深部的斑岩型矿床的存在。
刘文元刘羽邱小平
关键词:斑岩型矿床
粤北曲仁盆地北缘凡口式MVT铅锌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4
2013年
粤北曲仁碳酸盐岩盆地北缘聚集的铅锌硫化物矿床地质矿化特征相比于其他MVT矿床,具有成矿特殊性。为了确定该类矿床成矿流体和物质的来源以及成矿作用过程,对研究区矿床地层、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硫铅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地层、构造以及稀土元素研究结果显示该类铅锌硫化物矿床经历了黄铁矿矿化与铅锌矿化两个成矿作用过程,前者与赋矿层灰岩的物源联系更紧密,后者的成矿金属物质并非直接来自赋矿层灰岩,而是由通过北东、北西向断裂向上运移的盆地深部流体提供,且局部受到中基性岩浆侵入活动轻微改造;矿石及相关地质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铅主要来自盆地基底碎屑岩层,部分来自盆地深部壳源重熔型花岗质岩浆,少部分来自盆地碳酸盐岩层,而硫主要为地层硫,小部分为壳源岩浆硫;闪锌矿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盐度和温度结果显示铅锌热液成矿期古地热高异常,盆地基底碎屑岩含水系统及燕山期岩浆热液参与铅锌成矿。综合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可知,粤北曲仁盆地北缘凡口式MVT铅锌矿床属于两期热液叠加改造热液型铅锌矿床。
姚翠霞张术根王超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
辽源煤矿采空区重力异常解释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地下采空区对于城市安全是一个潜在的地质灾害,因此需探明其具体的位置、深度和分布范围,为煤矿采空区的土地综合规划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辽源煤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其煤层开采殆尽,遗留下大量的采空区,且大多分布于市区范围内。煤矿采空区的密度小于围岩的密度,因此会产生一定的负重力异常。针对该区微重力测量结果,首先采用小子域滤波法进行场分离,然后采用边界识别和聚焦反演方法获得采空区的分布。结果表明,微重力测量结合有效的处理与解释方法,可实现采空区具体分布范围的圈定。
张旭杜晓娟苏超黄航
关键词:采空区
宜章县长城岭燕山期两类岩浆岩的岩石学及构造背景被引量:6
2015年
长城岭铅锌锑多金属矿区位于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中段,区内发育多组燕山期硅铝质岩墙群及少量镁铁质岩瘤、岩墙。这两类岩浆岩的产出均受区域性北东向断裂带控制,空间分布交织,同属燕山期,但玄武岩形成于燕山早期第一阶段,辉绿玢岩形成于燕山早期第二阶段,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形成于燕山早期第三阶段,辉长岩可能形成于燕山晚期,因而其研究对探讨南岭地区燕山期岩浆演化、岩石成因及成岩构造环境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试图系统分析这两类岩浆岩成因、岩石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其成岩构造环境及动力学背景。研究表明:本区硅铝质岩富硅、铝、钾,为钙碱性,强过铝质,∑REE低,稀土配分模式具四分组效应,属S型岩浆岩、石英斑岩;镁铁质岩富SiO2、贫碱,为钙碱性,过铝质,∑REE偏高,属壳幔混染型岩浆岩。相较而言,从玄武岩到辉绿玢岩再到辉长岩,Mg~#值、zr/Hf值依次增大,玄武岩、辉绿玢岩及辉长岩的稀土配分曲线均为右倾型,以辉绿玢岩曲线更陡,而辉长岩曲线平坦。基于壳体构造理论与两类岩浆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本区岩浆岩是燕山期陆内活化产物。随着燕山期地幔蠕动和热能聚集强度与方式的有规律变化,其动力学环境相应变化,岩浆源区深度、壳幔相互作用程度及物质组成也有规律变化,因而上述岩浆岩无论成因、岩石学或地球化学特征都随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阶段而明显变化。
张术根刘贤红朱书林
关键词:镁铁质岩岩石地球化学
福建紫金山金铜矿钨锡钼硫化物的发现被引量:3
2011年
笔者最近在对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的矿物学研究中发现了一系列罕见的含W-Sn-Mo的硫化物,包括硫钨锡铜矿(Kiddcreekite)、硫钼锡铜矿(Hemusite)、硫钒锡砷铜矿(Colusite)、硫铁锡铜矿(Mawsonite)等,其中硫钼锡铜矿在中国是首次发现,并且硫钼锡铜矿与硫钨锡铜矿一同出现在该地区,二者共同产出的现象是在全球其他地方绝无仅有的。
刘文元刘羽邱小平
关键词:硫化物黄铜矿紫金山铜金矿床金铜矿矿物学研究
湘南粤北铅锌矿床闪锌矿的标型特征及指示意义被引量:5
2016年
湘南粤北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是我国最重要的铅锌矿集区之一。本文选取湘南粤北地区MVT和岩浆热液型两类铅锌矿床的闪锌矿样品,对闪锌矿的形态、结构、化学成分、硫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成分等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其成矿温度、硫的来源和成矿流体特征,为揭示成矿作用提供可靠依据。研究结果表明:MVT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发生在中低温、氧化-弱还原、较低压力环境,硫主要来源于容矿地层,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热卤水和沉积物变质脱水;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发生在中高温、弱还原、较高压力条件下,硫源主要以岩浆硫为主,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晚期为混合流体。结合矿体与岩体的形成时间、空间分布、大地构造背景,认为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由燕山早期(180~150 Ma)古太平洋向大陆俯冲、岩石圈加厚,爆发大规模花岗质岩浆岩侵位,导致铅锌成矿;MVT铅锌矿床由燕山晚期(130~90 Ma)欧亚大陆岩石圈伸展减薄产生的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泥盆系的原始矿源层形成。
徐接标张术根左亚飞冯雨周卢敏晨
关键词:闪锌矿标型特征铅锌矿床成矿作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