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645)

作品数:22 被引量:215H指数:9
相关作者:申丽霞李若帆兰印超吕静瑶李婷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玉米
  • 8篇籽粒
  • 7篇氮效率
  • 7篇灌溉
  • 6篇施氮
  • 6篇土壤
  • 6篇籽粒发育
  • 5篇籽粒灌浆
  • 5篇灌浆
  • 4篇地膜
  • 4篇水分
  • 3篇氮肥
  • 3篇玉米籽粒
  • 3篇土壤水
  • 3篇土壤水分
  • 3篇土壤温度
  • 3篇温度
  • 3篇利用效率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型

机构

  • 20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20篇申丽霞
  • 5篇李若帆
  • 4篇兰印超
  • 3篇黄彦凯
  • 3篇李婷
  • 3篇吕静瑶
  • 2篇王璞
  • 2篇郭英姿
  • 2篇尹玉娟
  • 1篇张国祥

传媒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节水灌溉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Agricu...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Journa...
  • 1篇Intern...

年份

  • 1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间距交替微润灌对大棚空心菜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探究交替微润灌溉条件下不同间距处理对大棚空心菜生长的影响,以常规定量灌溉(S0)为对照,设置20 cm(S1)和30 cm(S2)两组不同间距的试验,每种处理重复3次,分析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土壤含水率、植株株高、鲜重、干物质积累量、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交替微润灌溉条件下,灌水量可以降低约21%,土壤含水率高于常规定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常规定量灌溉的4.88倍和4.34倍,植株长势及产量明显优于常规定量灌溉,产量分别为常规定量灌溉的3.87倍和3.44倍;管间距为20 cm处理的植株生长特性及产量高于管间距为30 cm。
尹玉娟申丽霞郭英姿张春一
关键词:空心菜土壤含水率
施氮对不同氮效率玉米干物质形成及籽粒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揭示不同氮效率玉米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籽粒发育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差异,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3个氮素供应水平N0、N1、N2(施纯氮量分别为0、140、210 kg/hm2)下,对6个不同玉米品种(‘屯玉99’(A),‘并单390’(B)、‘郑单958’(C)、‘晋单65’(D)、‘先玉335’(E)、‘潞玉19’(F))干物质的积累变化和籽粒发育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6个品种可以分为3种不同氮效率类型:高氮高效型(‘屯玉99’和‘并单390’);双高效型(‘晋单65’和‘先玉335’);低氮高效型(‘潞玉19’和‘郑单958’)。在N1(140 kg/hm2)水平下氮素能够明显促进玉米营养体干物质的积累,促进籽粒产量的增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高氮高效型和双高效型品种光合碳量增加,为籽粒提供了充足的碳源;高氮高效性品种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增加大于籽粒干物质的积累的增加,而双高效品种籽粒干物质积累增加较快。同时,施氮还可以促进这2种类型玉米顶部籽粒发育,增加产量。而低氮高效品种在氮素作用下,营养体干物质有明显增加,籽粒没有明显变化;施氮会促进营养体干物质的转移;同时过高(N2)或过低(N0)的施氮量都会造成其顶部籽粒发育不完善,影响产量。
李婷申丽霞黄彦凯
关键词:氮肥玉米氮效率干物质籽粒发育
农田土壤残膜的污染现状及应对措施被引量:29
2018年
因普通农用地膜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地膜覆盖的负面效应日趋严重,已严重影响我国土壤再生产能力,并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农田残膜的分布情况,残膜对土壤环境、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残膜污染应对措施——残膜回收再利用和新型环保地膜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环保地膜的开发和地膜覆盖应用过程中地膜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以降低土壤残膜污染。
张雨蒙申丽霞
关键词:农田残膜残膜污染
不同覆膜处理对土壤水分温度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为了研究可降解地膜的农用特性以及对不同种可降解地膜进行择优,试验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一般大田条件下普通地膜,不同可降解地膜以及露地栽培条件下土壤的温度、水分以及产量性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生育前期,各地膜组均可以有效提高地下0~40cm土壤水分含量,地下5~25cm土壤温度,保温作用持续65天,其保水保温作用均表现为普通地膜与可降解地膜1差异不大,可降解地膜2次之,露地处理最差。普通地膜、可降解地膜1、可降解地膜2玉米增产率分别为19.5%,22.0%和13.1%,说明可降解地膜1和普通地膜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且差异不大。由此可得,可降解地膜1代替普通地膜从事农业活动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李若帆申丽霞兰印超
关键词:可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土壤温度玉米产量
基于微润灌不同交替周期对大棚大叶茼蒿生长的影响
2018年
在微润灌溉前提下,为了探究不同交替灌溉的周期对大棚大叶茼蒿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设置1 m压力水头6 d交替灌溉周期(A处理)、1 m压力水头12 d交替灌溉周期(B处理)和普通灌溉(C处理)3个不同处理,每个处理重复试验3次,分析大叶茼蒿的生长状况以及灌溉水分生产率。研究表明:就本试验大叶茼蒿而言微润灌溉处理组的灌水量可以降低约35.6%,灌溉水分生产率分别为普通灌溉组的2.62倍和3.96倍,且大叶茼蒿的生长优势明显;12 d的交替周期更有利于大叶茼蒿生长。
王银花申丽霞梁鹏陈建琦李锦涛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发育和氮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为解决生产中氮肥过度施用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选择适宜的玉米氮高效品种至关重要。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发育及氮效率的差异进行了比较,采用田间试验,对屯玉99(TY)、潞玉19(LY)、先玉335(XY)3个玉米品种在4个施氮水平N0、N1、N2、N3(0,80,160,240 kg/hm2)条件下的籽粒发育和氮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玉米的籽粒干质量与氮含量差异在N3水平下最大,依次表现为N3>N2>N0>N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双高效型先玉335和高氮高效型屯玉99籽粒发育速率加快,籽粒干质量和籽粒氮含量在各生长时期都有明显增加,增施氮肥可以有效提高其氮肥利用率,促进氮在玉米植物体内的转移;低氮高效型潞玉19在低氮(N0、N1)水平下保持较高的产量,但随施氮量的增加,其籽粒干质量和氮含量无明显变化,产量甚至有所降低,导致氮利用效率降低。双高效型先玉335在低氮和高氮条件下都有较好的产量,是适合广泛种植的玉米品种;低氮高效型潞玉19适合在贫瘠土壤和施氮条件不良的条件下种植。
晁晓乐申丽霞吕静瑶
关键词:玉米籽粒发育氮含量氮利用效率
施氮对不同氮效率玉米籽粒灌浆的影响(英文)
2015年
不同的玉米品种在吸收利用氮效率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确定不同品种玉米的氮效率很有必要。玉米施氮后的生长效果可以在籽粒灌浆期表现出来。很多学者在对于相同的施氮条件下不同玉米品种间的灌浆特性差异方面做出了不少研究,然而对于不同施氮条件下的灌浆特性差异却鲜有报道。本试验通过观察玉米灌浆动态,旨在确定不同玉米品种氮效率差异的基础上,比较品种间的灌浆特性差异。试验于2013年5月1日~10月7日进行,在大田条件下,以‘屯玉99’、‘潞玉19’、‘潞玉19’为材料,对不同供氮水平N0、N1、N2(施纯氮量分别为0、140、210 kg/hm2)下春玉米顶部、中下部籽粒的灌浆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屯玉99’籽粒鲜重、干重表现为N2〉N1〉N0,‘潞玉19’表现为N1〉N2〉N0,‘潞玉19’表现为施氮(N1、N2)〉无氮(N0),其中N1、N2间差别不大。N1条件下的‘潞玉19’发育优势最为显著,其次是N2条件下的‘屯玉99’,N1、N2条件下的‘潞玉19’优势最不明显。施氮对顶部籽粒发育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中下部籽粒。
黄彦凯申丽霞李婷
关键词:氮肥玉米氮效率籽粒灌浆籽粒发育
不同基因型玉米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6年
玉米氮效率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不尽一致,导致对玉米基因型不同的分类结果。玉米氮效率研究主要集中于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叶片对氮素的还原同化、氮素在植株体内的积累和分配以及地上部生长势与氮效率的关系方面。以子粒为主要收获对象的玉米,穗、子粒发育状况对玉米产量起着关键作用,有关穗、子粒发育对玉米氮效率贡献率的大小、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穗、子粒发育的差异以及内在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较少。对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子粒发育与氮效率之间关系、子粒发育尤其是顶部子粒的早期发育(决定穗粒数的形成)对氮素的反应、氮高效品种顶部子粒的早期发育是否优于氮低效型、氮素对不同氮效率基因型玉米子粒发育的影响机制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申丽霞王璞
关键词:玉米氮效率基因型根系氮素吸收利用
Effects of degradable films with different degradation cycles on soil temperature,moisture and maize yield被引量:4
2019年
Photo biodegradable film is an ideal degradable mulch film with synergistic effect of photo-degradability and biodegradability.To examine the covering effects of different films,maize was cultivated in the field with three kinds of degradable films(DF)mulching which had different degradation cycles(DF No.1,No.2 and No.3),with common plastic film mulching and no filming mulching(open ground)as comparison.The degradation rates and degrees of degradable films were examined,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ilms on soil temperature,soil moisture,maize yield and relevant characteristics in each treatment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gradable films had good degradability,and the weight loss rate in 100 d for DF No.1,No.2,and No.3 were 22.31%,19.46%,and 15.63%,which were 4.16,3.63,and 2.92 times of the plastic film,respectively.In the early period of maize growth,the degradable films had good warming effects on soil,which were similar with the plastic film.The effect of DF No.2 on soil water conservation was slightly better than that of DF No.1 or No.3,similar with that of the plastic film.The soil water contents in 0-140 cm depth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for DF No.2 than that for the open ground(p<0.05).The degradable films could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ear development of maize,improve the ear characteristics,shorten the bald tip,and increase kernel number per plant(KNP)and 1000-kernel weight(TKW).The grain yields(GYs)for DF No.2,No.1,and No.3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with 35.15%,31.35%,and 30.07%higher than that the open ground respectively(p<0.05).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F and the plastic film,the GY was increased more for DF No.2 than that for DF No.1 and No.3.The degradable films fulfilled successfully all the functions of the plastic film,thus they were recommended as viable option to the plastic film due to their good degradability.
Lixia ShenYumeng ZhangYinchao LanRuofan Li
关键词:MAIZEYIELD
压力水头与土壤容重对微润灌溉水分入渗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为探究微润灌溉条件下水分在不同压力水头、不同容重土壤中的入渗情况,通过室内土箱模拟试验,分别设置h=2.0、1.5、1.0 m的压力水头,土壤容重γ分别为1.20、1.30、1.40 g·cm^(-3),测定累计入渗量、湿润锋及土壤含水率3个指标。结果发现,水分累计入渗量与压力水头为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为负相关关系;微润管在空气和地埋出流情况下的流量与压力水头均为线性增函数关系,相同压力下,微润管的空气出流量明显大于地埋流量,微润灌溉系统更适宜采用地下埋管方式;湿润锋是以微润管为中心的近似圆形,水平运移距离与垂直向下运移距离均大于垂直向上运移距离,重力对微润灌条件下水分运移有一定的作用,但该作用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加逐渐减小;湿润锋运移距离与时间的关系近似为幂函数关系,入渗指数约为0.5;土壤容重越大,水分在土壤中的入渗速率越小,土壤对水分的蓄持能力越弱;经计算,微润灌溉的灌水均匀性符合要求。
张国祥申丽霞郭云梅
关键词:压力水头土壤容重水分入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