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12KY15)

作品数:3 被引量:58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明王延让刘晓婷杨德一齐秀英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凋亡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凋亡
  • 1篇代谢
  • 1篇乙苯
  • 1篇异氰酸
  • 1篇异氰酸酯
  • 1篇肾小管
  • 1篇肾小管上皮
  • 1篇肾小管上皮细...
  • 1篇鼠肾
  • 1篇氰酸
  • 1篇氰酸酯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介导
  • 1篇线粒体跨膜电...
  • 1篇小管
  • 1篇小管上皮细胞
  • 1篇膜电位
  • 1篇介导

机构

  • 3篇天津市疾病预...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医药科...

作者

  • 3篇王延让
  • 3篇张明
  • 2篇杨德一
  • 2篇刘晓婷
  • 1篇赵欣
  • 1篇刘辉
  • 1篇王倩
  • 1篇乔丽杰
  • 1篇赵淑岚
  • 1篇刘保峰
  • 1篇张万超
  • 1篇况丹
  • 1篇李建国
  • 1篇杨雪莹
  • 1篇齐秀英

传媒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乙苯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乙苯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的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NRK-52e细胞暴露于30、60、90、120μmol/L的乙苯24h后,观察NRK-52e细胞形态和存活情况,用M1Tr法测定NRK-52e细胞的存活率,检测NRK-52e细胞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力变化,并应用PI荧光活性染色检测乙苯致NRK-52e细胞的凋亡率。结果30μmol/L染毒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形态学改变无明显差异,60μmol/L及90μmol/L染毒剂量组细胞轮廓逐渐清晰,细胞折光度增强,细胞逐渐变小变圆,皱缩成球形,部分细胞破裂;120Ixmol/L染毒剂量组细胞大量死亡,悬浮细胞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60μmol/L、90μmol/L及120μmol/L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及SOD活力、GSH含量、CAT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μmol/L及120μmol/L剂量组细胞内MDA含量及GSH-Px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苯可能通过降低NRK-52e细胞内CAT、GSH-Px和SOD的酶活力及GSH含量引起细胞的氧化损伤。
刘晓婷杨德一王延让王倩况丹张明乔丽杰李建国杨雪莹赵淑岚
关键词:乙苯细胞凋亡
线粒体介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4
2013年
线粒体在调节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过度开放,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还会导致一些相关的促凋亡因子,如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B细胞淋巴瘤-2(Bcl-2)家族以及膜间隙中的caspase前体蛋白(pro-caspase)等从线粒体释放到胞质中,同时线粒体内的Bcl-2家族对细胞凋亡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研究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对于研究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笔者以线粒体及细胞凋亡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基础,对线粒体在介导细胞凋亡中的关键性作用进行综述。
刘晓婷王延让张明
关键词:线粒体细胞凋亡线粒体跨膜电位
甲苯二异氰酸酯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在大鼠尿中代谢产物甲苯二胺(TDA)含量的变化及TDI染毒对大鼠血清肝肾功能的影响及其剂量-反应关系。方法将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高(49.87±5.40mg/m^3)、中(12.16±2.28mg/m^3)、低(3.67±1.09mg/m^3)浓度TDI染毒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TDI动态吸入染毒5d,每天4h,监测染毒柜中TDI雾化蒸汽浓度,各组每个时段染毒后收集20h尿液,检测尿中TDA浓度,并用尿肌酐校正。末次染毒后次日眼眶取血,进行肝肾功能的测定。结果经过酸化水浴8h处理后,空白对照组尿样未检出TDA,而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检出TDA,染毒第5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尿中TDA含量分别为(303.91±39.74)、(415.42±48.69)和(640.43±92.02)μmol/molCr,高剂量组染毒第1—5天大鼠尿中TDA含量分别为(366.38±67.84)、(515.18±103.73)、(574.26±88.40)、(585.90±85.45)和(640.43±92.02)μmol/molCr,在各染毒时段内,鼠尿中TDA浓度随着TDI染毒浓度增高而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随染毒时间延长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染毒浓度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碱性磷酸酶(ALP)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暴露TDI后,大鼠尿中不存在游离的TDI和游离的TDA,而是作为TDA-蛋白螯合物存在;鼠尿中TDA浓度与TDI染毒浓度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且对大鼠肝脏产生损伤,尿中TDA可能是TDI接触水平比较敏感的牛物标志物。
刘辉王延让杨德一刘保峰张明赵欣张万超齐秀英
关键词:甲苯二异氰酸酯甲苯二胺剂量-反应关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