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336)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郭美霞巩宗强刘丹李娜赵然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沈阳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土壤
  • 1篇毒性效应
  • 1篇多环芳烃
  • 1篇摇蚊
  • 1篇摇蚊幼虫
  • 1篇生物有效
  • 1篇生物有效性
  • 1篇农田
  • 1篇农田土壤
  • 1篇萃取
  • 1篇蚯蚓
  • 1篇微萃取
  • 1篇污灌
  • 1篇污灌区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特征
  • 1篇慢性毒性
  • 1篇慢性毒性效应
  • 1篇活率
  • 1篇焦化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沈阳工程学院

作者

  • 2篇郭美霞
  • 2篇巩宗强
  • 1篇孙梨宗
  • 1篇李晓军
  • 1篇贾春云
  • 1篇赵然然
  • 1篇刘丹
  • 1篇李娜

传媒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环境保护与循...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辽宁典型污灌区及公路沿线农田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分析辽宁省典型农田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明晰多环芳烃来源,在浑蒲灌区及辽宁中部环线高速沿线部分村镇进行农田土壤样品采集,分析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特点。结果表明,浑蒲灌区细河沿岸村镇农田土壤多环芳烃总含量在0.62~1.04 mg/kg范围内,大部分属于中轻度污染。辽宁中部环线高速沿线村镇农田土壤多环芳烃含量在0.36~1.90 mg/kg范围内,大部分属于中重度污染。F村16个采样点土壤多环芳烃含量具有较高的异质性。浑蒲灌区细河沿岸和沿公路样点多环芳烃来源主要是原油污染和生物质燃烧,F村采样点可能的来源主要为生物质的燃烧,其次为石油燃烧。汽车污染物排放、工业污染及秸秆燃烧等现象是农田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的重要来源。
高昌源刘丹郭美霞
关键词:农田土壤多环芳烃污灌区公路
Tenax-TA提取和固相微萃取预测土壤中PAHs对蚯蚓的生物有效性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准确预测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生物有效性,采用Tenax-TA提取和固相微萃取(SPME)法提取焦化厂土壤中的PAHs,并评价PAHs对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 fetida)的生物有效性,分析PAHs Tenax-TA快速解吸组分提取量和SPME预测量与蚯蚓体内含量的差异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蚯蚓体内蓄积的PAHs浓度与土壤中PAHs浓度、SPME预测浓度、Tenax-TA快速解吸组分提取量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R2分别为0.88、0.55和0.94),但与土壤中孔隙水浓度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SPME预测高估了蚯蚓体内PAHs的浓度,而Tenax-TA快速解吸组分提取与蚯蚓体内浓度的比值接近于1;Tenax-TA快速提取量比SPME纤维丝能更好地预测焦化厂土壤中PAHs对蚯蚓的生物有效性,这为PAHs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评价和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娜郭美霞郭美霞巩宗强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
菲对摇蚊幼虫的急、慢性毒性效应被引量:2
2017年
依照OECD 235和218指导准则,选用溪流摇蚊(Chironomus riparius)幼虫为受试生物,以存活率、羽化时间为评价指标,通过暴露于加标水中(48 h)和加标沉积物中(28 d)两种方式研究菲对摇蚊幼虫的急、慢性毒性。结果表明:对于急性毒性实验,在加标水中菲对摇蚊幼虫的LC50为1.1 mg·L^(-1)(24 h)和337.2μg·L^(-1)(48 h)。对于慢性毒性实验,在加标沉积物中菲对摇蚊幼虫的28 d-LC50为24.9 mg·kg^(-1);孔隙水中菲对摇蚊幼虫的28 dLC50为10.4μg·L^(-1);另外,随沉积物中菲浓度增加,幼虫的平均羽化时间提前,当沉积物中菲浓度达到5 mg·kg^(-1)及以上时,受试幼虫的平均羽化时间比对照组及低浓度组显著提前(P<0.05),在菲浓度为10 mg·kg^(-1)时比对照组提前了3.8 d,而提前时间在大于5mg·kg^(-1)的各浓度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3.7~4.2 d)。
邓万蓉刘志红孙梨宗李晓军巩宗强贾春云
关键词:摇蚊幼虫沉积物存活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