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07B070900038)

作品数:6 被引量:228H指数:6
相关作者:周春山叶昌东朱孟珏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城市
  • 3篇新区
  • 3篇城市新区
  • 1篇新区开发
  • 1篇连续式
  • 1篇开发区
  • 1篇空间结构
  • 1篇城市空间结构
  • 1篇城市空间形态
  • 1篇城市空间增长
  • 1篇城市新区开发
  • 1篇城市形态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周春山
  • 4篇叶昌东
  • 2篇朱孟珏

传媒

  • 1篇规划师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城市规划
  • 1篇热带地理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5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评述被引量:110
2013年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空间结构面临关键转型,相关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数量不断增多,深度不断加强。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际相关研究的差距。基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统计,将其划分为3个主要的研究时期:①20世纪80-90年代中期,为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引入期及国内实证研究的起步期;②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为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积累期;③21世纪初至今,为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总结及新城市空间现象研究的多元化时期。在对各个时期主要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对比当前国际研究的最新成果,提出未来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点研究领域应当集中于:转型期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式的探讨,新城市空间现象的深入探讨,节约型城市空间增长的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深层机制的分析,中、微观尺度研究领域的开拓,新研究方法的应用等6个方面。
周春山叶昌东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形态
从连续式到跳跃式:转型期我国城市新区空间增长模式被引量:19
2013年
以各类综合性新区、新型产业空间为代表的城市新区在城市外延式空间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879个城市新区为研究对象,对基于空间连续性与跳跃模式下的城市新区空间增长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新区的空间增长模式可以分为边缘连续式、近郊跳跃式与远郊跳跃式;目前城市新区以5~20 km的近郊跳跃式为主,边缘连续式与远郊跳跃式居次;城市新区的跳跃程度同时受到新区自身功能与母城发展条件的双重影响。
朱孟珏周春山
关键词:城市新区
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以2008年全国5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为样本,分析了1990-2008年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形态在形状指数、空间紧凑度和空间破碎度方面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形态趋向带状特征,形状率和圆形率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西北部、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城市;2)空间紧凑度下降,面积-周长紧凑度和面积-轴线紧凑度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西部地区的城市;3)空间破碎度趋于增强,分形维数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西南和东南部地区的城市;4)影响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城市规模的扩大、新型城市空间要素的出现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
叶昌东周春山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
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增长特征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63
2013年
1990年以来是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全面展开的阶段,城市空间增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以全国52个特大城市为样本,利用各城市1990-2008年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拓扑结构图示等方法对城市空间增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0年以来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在规模增长上表现出增长速度快且按人口规模等级顺序依次变缓,在要素增长上表现出新型化、多样化变化,在结构增长上出现带状化、多中心化转变,在形态增长上呈分散化、破碎化变化,城市空间增长方式以轴向式和跳跃式为主导,特别是2000年以来这种变化更加明显。工业化进入中高级阶段之后的快速经济增长、快速城市化以及政府GDP导向的政绩观是导致城市空间增长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后文章针对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增长规模过度超前、结构松散、形态破碎的问题,提出构建以规模控制、结构优化及空间紧凑性为核心的节约型城市空间增长目标。
周春山叶昌东
国内外城市新区发展理论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3年
基于梳理城市新区研究的发展脉络,国外城市新区的研究可分为3个阶段:1)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以功能疏导和社会需求为研究导向,研究领域包括城市新区的功能形态、卫星城开发实践等;2)20世纪50―90年代以功能平衡和经济需求为研究导向,研究领域包括新城开发、新产业区等;3)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政策引导和生态需求为研究导向,研究领域包括生态新城、郊区化与边缘城市、城市新区规划设计、新区产业与社会问题等。与之相比,我国的城市新区研究也大致分为3个阶段,依次是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国外理论借鉴研究,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初期的开发区研究,以及21世纪00年代以来的综合型城市新区研究,相关研究领域包括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交通发展、管理体制、生命周期与转型,以及城市新区开发个案等。国内外研究在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都具有显著差异。此外,文章还展望了我国城市新区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1)城市新区开发对城市空间增长的作用;2)城市新区的演化及其生命周期;3)基于节约理念的城市新区开发模式;4)城市新区开发研究方法的应用。
朱孟珏周春山
关键词:城市新区开发区城市空间增长
城市新区开发的供需关系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从城市新区开发供应的土地、资金、人力三大资本要素出发探讨我国城市新区开发的能力(或限制条件);从城市新区开发需求的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驱动因素出发探讨我国城市新区开发的需求(或必要性);最后从城市新区开发的供需关系出发将我国城市新区开发分为九个类别。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城市新区开发受土地资本限制较大,中部地区受资金资本限制较大,西部地区受人力资本限制较大;东部地区城市新区开发主要受经济因素驱动,中部地区主要受社会、生态因素驱动,西部地区城市对新区开发基本没有需求。东部地区城市新区开发应当走集约化道路;中部地区城市应当采用多渠道的融资手段,积极调动各种资金进行新区开发;西部地区城市的新区开发活动应该受到控制,避免资源浪费。
叶昌东周春山李振
关键词:城市新区开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