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927-1949)
- 作品数:27 被引量:27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红旗魏本权曾耀荣陈钊冯兵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大学嘉应学院临沂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陈立夫与西北联大的改组被引量:3
- 2015年
-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是卢沟桥事变后教育部设立的两所国字号联合大学之一,设立的初衷是收容平津流亡师生,恢复大学教学秩序。随着战事的常态化,教育部长陈立夫开始考虑高等教育的地域平衡问题,改组西北联大之意遂起。改组过程中,面对来自校内外如潮的反对声浪,陈立夫凭借其强固的权力基础和铁腕手段,一一化解,一举奠定今日西北、特别是陕西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
- 陈钊
- 论许广平的性别平等意识
- 2020年
- 基于敏锐的女性立场和女性意识,许广平一直关注着妇女的命运:她发现了专制制度和旧礼教下女性的低等地位;她看到了男权、夫权强化的结果是导致严重的性别不平等和社会资源过度集中在男性身上,导致女性在家庭生活、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领域的待遇低下和权利缺失。“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女性解放运动、现代化浪潮尤其是民国法律规定使得性别平等成为可能。她主张新女性不仅要与男权至上主义者和男权中心主义思想进行苦斗,更要争取进步男性、开明家庭、社会组织乃至政府力量的大力支持,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男女性别平等。许广平的性别平等思想具有一定的前卫性、前瞻性和超越性。
- 陈红旗
- 关键词:性别平等女性解放专制制度
- 民间互助·合作运动·革命策略:中央苏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再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作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开端,中央苏区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是改造并利用中国传统社会广泛存在着的约定成俗的民间互助行为、创新并发展马列主义合作理论的结果,是作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动员与经济动员策略而在苏区发展起来的。就苏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与革命战争、经济建设、资源动员的关系而言,苏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成功地利用了赣南闽西地区乡村既有的民间互助习惯与行为,有效地动员起中央苏区民众投身农业生产与商品流通,充分调动了苏区民众参与革命、支持革命的积极性,有效集约地动员了苏区颇为紧缺的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
- 魏本权曾耀荣
- 关键词:中央苏区
- 媒介视域下左翼文艺界与新月派的论战与辩难——“左联”刊物与现代文坛纷争之二
- 2022年
- “左联”成立后,左翼文艺界与新月派的矛盾不但没有缓解,双方的冲突反而扩展到更多领域,于是有了更多的论战和辩难。新月派挑起翻译问题之争,否定了无产阶级文艺的存在可能性和文学阶级性的存在合理性,否定了左翼文艺界的创作成绩和争自由的合理诉求,这招致了左翼文艺界的迅猛反击、激烈驳斥和严厉批判。新月派推动国民党对左翼文艺界进行“文化围剿”,令他们不可避免地走向“左联”的对立面,乃至成为“阶级敌人”,这并非历史的误会,而是验证了某种历史必然性。
- 陈红旗
- 关键词:新月派文艺论争文艺观
- 鲁迅与木刻讲习会里的客籍青年及艺术光影
- 2021年
- 为了推动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发展,1931年鲁迅在"左联"和"美联"的支持下举办了一次木刻讲习会,在十三位学员中有五位是来自兴宁的客籍青年,即陈广、陈铁耕、黄山定、钟步清、邓起帆。他们不仅因此成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者,还将新兴木刻传播到了广东等地,并与其他木刻家一起开辟了木刻版画的新道路和新格局。他们的木刻作品表现出了革命的艺术精神和"借镜之助"的鲜明特点,进而令实绩并不突出的新兴木刻在现代美术领域留下了自己的历史光影。
- 陈红旗
- 关键词:木刻讲习会
- 广州体验、“名士”流风与鲁迅的“革命政治学”被引量:1
- 2019年
- 讨论鲁迅与革命文学乃至左翼文艺运动之间的关系,须考虑到的一个因素是鲁迅在广州经历过的“革命政治”给予他的“血”“泪”洗礼。或者说,就重构鲁迅创作与20世纪20年代革命文艺运动的关联性而言,“广州体验”更接近于齐泽克所说的“不可思议的幽灵的补充”之于“现实的圆周”①的意义所在。
- 陈红旗
- 关键词:革命文学鲁迅创作政治学左翼文艺运动名士
- 顾颉刚何时成为国民党党员
- 2015年
- 顾颉刚在民国学界纵横捭阖二十余年,创下无数基业,时人戏称其为"顾老板",这与顾身为国民党党员,从而得到众多国民党要员的支持分不开。关于顾的入党日期,有1934年、1936年两个版本。但这两个版本依据顾的自述、回忆均不可靠。根据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录,顾颉刚在1931年即已成为国民党党员。之所以出现已入党而不自知的现象,与顾通过"特许入党办法"管道被推荐入党不无关系。
- 陈钊
- 左翼文艺界对“三民主义文艺”和“民族主义文艺”的消解——“左联”刊物与现代文坛纷争之三
- 2023年
- 国民党意图倡导三民主义文艺运动来与左翼文艺运动进行对抗,但这并未对左翼文艺界构成任何威胁。针对民族主义文艺派的创作和主张,“左联”通过《文学导报》《文学月报》等机关刊物登载了瞿秋白、茅盾、鲁迅、冯雪峰等的评论,揭露了民族主义文艺麻醉民众和鼓动法西斯主义的反动本质。尽管三民主义文艺和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带来了一些文坛喧嚣与噪音,但其并未对左翼文艺界带来太大的冲击,而真正对“左联”乃至整个左翼文艺界构成严重威胁和致命伤害的是国民党御用文人话语攻击之后对文艺查禁政策的推动、制定及实施。
- 陈红旗
- 关键词:文艺论争
- 1927-1930年间"革命文学"的未来意指与异在化
- 2023年
- 1927-1930年间的革命文学作品充溢着丰盈的现实元素和未来意指,其关涉革命、爱情、未来的描写和叙述构成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学想象.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政治可以视为一种"先锋政治",而左翼文艺界对这一"先锋政治"的文学想象和理论表述,也是一种真正意义的马列主义革命现代性在中国的继承与践行.早期左翼文学的艺术贡献不应简单归结为建构了革命浪漫主义或者革命现实主义体系,而是建构了一种与当时依然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对抗的"革命美学".
- 陈红旗
- 关键词:革命文学革命现代性
- 左翼文学的“应然性”与语言张力(1930-1937)
- 2023年
- 在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话语中,反帝反封建和阶级革命的语义学成分随处可见。左翼文艺界有效地将文学创作、文化运动与革命/政治结合起来,实现了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革命/政治语言的有机融合,跨越了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革命/政治语言之间的鸿沟,这不仅带来了一场文学的历史性变革,还令左翼文学话语能够在他者那里汲取到更多的力量和真理。在左翼作家的笔下,流氓无产者、罢工工人、暴动农民和抗日士兵的对话交谈创造了一个最具颠覆性的话语天地,他们往往以看似恶毒的骂语宣告自己的政治立场、反抗态度和破坏本能。无论是从民间交往、市井对话还是从工农俗语、士兵詈骂中,左翼作家总是能领悟到劳苦大众反抗剥削压迫和求索民间正义的强烈诉求,尤其是急切要求改变现状、摆脱现存秩序的心声,这些应然性因素是他们能够持续对革命想象过程加以叙述的重要原因。
- 陈红旗
- 关键词:左翼文学应然性语言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