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4053)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胡友秋孙旭东孙天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球
  • 2篇地球磁层
  • 2篇激波
  • 2篇磁层
  • 1篇电导
  • 1篇电离层
  • 1篇星际
  • 1篇行星
  • 1篇行星际
  • 1篇行星际激波
  • 1篇相互作用
  • 1篇激波相互作用
  • 1篇磁层顶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2篇胡友秋
  • 1篇孙天然
  • 1篇孙旭东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电离层电导对地球磁层顶和舷激波尺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在如下假定下分析电离层电导对地球磁层顶和舷激波尺度的影响:(1)对电离层采用球壳近似,Pedersen电导∑p均匀,Hall电导为零;(2)地磁偶极矩处于正南方向,行星际磁场(IMF)只有南向分量(Bz〈0).磁层顶和舷激波的尺度分别由它们与GSE坐标系三个轴的交点,即日下点、晨昏侧翼点和南北顶点的地心距离表征.对给定的太阳风条件、Bz和∑p,通过三维全球MHD模拟获得系统的准定态.结果表明,在大约1~5s范围内,三,值显著影响磁层顶和舷激波的尺度,而在该范围之外则几乎没有影响.随着三,的增加,磁层顶和舷激波整体向外扩张,前者的扩张程度低于后者,以至磁鞘区的范围扩大.磁层顶的侧翼点的位置随三,的变化与曰:的幅度有关:在弱南向IMF情况下磁层顶的侧翼点随三,的增加向内移动,而在强南向IMF情况下则向外移动.上述结果表明,在构建磁层顶和舷激波的经验模型时,有必要计入电离层电导的影响.
胡友秋孙天然
关键词:地球磁层电离层磁层顶
地球弓激波及其与行星际激波相互作用被引量:3
2006年
给定地球轨道附近的行星际条件和地球弓激波的几何位形,本文分析向阳侧弓激波强度参数沿激波阵面的分布,以及行星际激波与弓激波的相互作用.对于弓激波阵面相对日地连线轴对称的情形,得到如下结论:(1)弓激波强度参数分布相对由行星际磁场和日地连线构成的基准面对称,各激波强度参数的最大值出现在基准面上.磁压比在垂直激波线一侧较大,而气压比在平行激波点一侧较大,导致总压比相对日地连线大致呈轴对称分布.(2)随着行星际磁场与日地连线夹角的增大,弓激波强度参数的最大值有所减小,且位置朝远离日下点方向偏移;但气压比和总压比的分布基本上不受影响.(3)行星际激波透过弓激波之后,切向磁场比更接近于1,但总磁场跳变幅度增大.(4)透过弓激波之后,行星际准垂直激波的总磁场比更接近于1,准平行激波的总磁场比则反之.
胡友秋孙旭东
关键词:地球磁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