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11ZY00299)

作品数:8 被引量:117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定堃杨明韩丽秦春凤邹文铨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四川厚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药
  • 3篇粉体学
  • 3篇粉体学性质
  • 3篇超微
  • 3篇超微粉
  • 3篇超微粉碎
  • 2篇粉体
  • 2篇粉体改性
  • 2篇改性
  • 2篇改性技术
  • 1篇掩味
  • 1篇掩味技术
  • 1篇饮片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正交设计优化
  • 1篇制法
  • 1篇中成药
  • 1篇溶出
  • 1篇溶出速率

机构

  • 8篇成都中医药大...
  • 8篇江西中医药大...
  • 5篇四川厚德医药...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四川大学

作者

  • 8篇杨明
  • 8篇张定堃
  • 6篇韩丽
  • 3篇邹文铨
  • 3篇秦春凤
  • 2篇王念明
  • 2篇韩雪
  • 1篇段渠
  • 1篇柯刚
  • 1篇刘剑云
  • 1篇傅超美
  • 1篇杨金辉
  • 1篇苏柘僮
  • 1篇郑全福
  • 1篇张芳

传媒

  • 3篇中草药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药涩味的形成原理及掩蔽技术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6
2014年
涩味是中药的真实滋味之一,普遍存在于中药材与中成药中。由于受到五味理论的限制,中药学对于涩味一直缺乏深入的认识。初步梳理了本草文献中涩味的含义,统计了涩味的普遍性,深入阐释了涩味形成的原理与影响因素,总结了涩味随制剂过程链的传递规律;归纳了涩味的掩蔽方法,并对适合中药口含片特点的涩味掩蔽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深化对中药涩味的理解,促进适宜于中药特性的涩味掩蔽技术与特色辅料的发展。
林俊芝张定堃段渠杨明
关键词:涩味中药中成药掩味技术
超微粉碎对黄芩粉体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6
2013年
目的:研究黄芩药材不同粒径的粉体学差异,为黄芩超微粉体的直接使用和作为中药制剂原料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制备4种不同粒径的黄芩粉体,从粒度及分布、比表面积与孔隙度、润湿性、休止角与松密度、吸湿性、微观形态、红外光谱、HPLC指纹图谱等方面评价4种粉体的粉体学差异。结果:随着黄芩药材粒径的减小,粉体粒度、松密度减小,比表面积与孔隙度、接触角增大,休止角先增后减,吸湿性增强;红外光谱与HPLC指纹图谱显示在一定时间内,超微粉碎黄芩药材并未引起化学组成成分与分子结构的改变。结论:不同粒径的黄芩药材,具有不同的性质,综合评价选择微粉Ⅲ为较优粒径。
王念明张定堃杨明秦春凤韩丽苏柘僮郭治平
关键词:黄芩超微粉碎粉体学性质
粒子设计对口腔溃疡散粉体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采用粒子设计技术制备口腔溃疡散,并与常规粉碎、超微粉碎比较对口腔溃疡散粉体学性质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上述3种方法制备口腔溃疡散,从外观性状、粒径分布、比表面积与孔隙度、接触角、微观形貌特征、冰片稳定性评价3种散剂粉体学性质的差异。结果:与普通散剂比较,超微散与粒子设计散在外观性状上颜色均匀性提高,酸涩味降低,粒子设计散几乎闻不到冰片的气味;粒径分布明显小于普通散(P<0.01),但超微散与粒子设计散粒径分布相当;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均明显大于普通散(P<0.01),超微散最大;接触角明显大于普通散(P<0.01),粒子设计散最大;普通散表面较为光滑,有较少小粒子松散附着,超微散表面被小粒子部分包覆,粒子设计散表面几乎完全被微粒包覆,三者在微观形貌及表面附着上存在差异;经过10 d的加速稳定性试验,普通散、超微散、粒子设计散分别损失冰片90.13%,66.48%,40.57%,粒子设计散的稳定性最高,其次为超微散,普通散最低。结论:制备工艺可通过改变散剂微观结构形态,影响散剂的粉体学性质;通过粒子设计技术调控微观结构的形成,可以实现散剂宏观性质的设计。
张定堃秦春凤韩丽林俊芝王念明郭治平杨明
关键词:口腔溃疡散超微粉碎粉体学性质
粉体改性技术用于亲水性青黛饮片的制备及其原理被引量:18
2013年
普通青黛饮片(normal decoction pieces,NDP)亲水性差,不适于汤剂给药,不能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本文运用粉体改性技术,在振动磨中加入适量的青黛与乙醇共研磨,制备了亲水性饮片(hydrophilic decoctionpieces,HDP)。与普通饮片、微粉饮片(ultrafine decoction pieces,UDP)的性质对比发现:微粉饮片的亲水性略有改善,亲水性饮片接触角显著降低,亲水性明显增强。3批次来源的青黛被分别制成亲水性饮片,其接触角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原料的批次差异不是影响亲水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亲水性饮片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及微观形态介于普通饮片与微粉饮片之间;3种饮片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一致,其中5种难溶性无机物种类一致。结果说明,物理状态、有机物或无机物的质与量变化不是引起亲水性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红外光谱中3 356与1 461cm 1处特征峰的识别,可以鉴别亲水性青黛中-OH、-CH2-、-CH3的存在,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亲水性青黛中乙醇含量为0.67%,加热处理发现亲水性饮片在40℃条件下储存相对稳定。上述研究提示,乙醇是引起青黛亲水性变化的主要因素,青黛表面靛蓝等有机物与乙醇形成的分子间作用力使乙醇固定于青黛表面,可能是青黛实现亲水性改性的基本原理。
张定堃林俊芝刘剑云秦春凤郭治平韩丽杨明
关键词:青黛亲水性粉体改性接触角
中药散剂的制法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散剂是中成药的基本剂型之一,也是固体制剂制备的基础,研究中药散剂的制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初步总结了散剂制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阐释了各种制法的特点,介绍了散剂制备的新技术与新形式,同时,结合自身经验与体会,对现代散剂生产与科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提升散剂的制造水平,促进中药传统剂型的传承与发展。
张定堃杨明林俊芝韩丽杨金辉
关键词:中药散剂
正交设计优化精制冠心颗粒的破壁提取工艺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针对传统回流提取易导致有效成分降解的弊端,研究破壁浸提精制冠心颗粒的最优工艺。方法:以芍药苷、阿魏酸与丹酚酸B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考察溶媒用量、浸提次数、浸提温度与浸提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至d0.5为14μm左右,加入8倍量水,在60℃条件下浸提3次,每次10 min。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能在提取环节显著增加有效成分的提取量,可代替传统的回流工艺。
韩雪林俊芝郭治平邹文铨韩丽杨明张定堃
关键词:正交设计
微粉化对蒸附片粉体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微粉化对蒸附片粉体学性质的影响,为其制剂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微粉碎机制备3种不同粉碎时间的蒸附片粉末,检测其粒径分布、比表面积与孔隙度、流动性、微观结构、红外光谱、吸湿性及溶出速率等性质,再对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随着粉碎时间的增加,中粉、微粉I与微粉II的粒径逐渐减小,形态及结构趋于均匀化,但粒子易黏附聚集;同时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增大;压缩度增大,休止角增大;红外光谱无明显变化;吸湿性无显著差异;溶出速率加快。结论综合蒸附片粉体学特征及溶出速率,蒸附片入丸散剂粉末超微粉碎时间宜控制在25 min左右,粒径d0.9宜在100.46μm左右。
韩雪张定堃杨明郑全福郭治平柯刚邹文铨傅超美
关键词:超微粉碎粉体学性质溶出速率孔隙度微粉化
适宜中药特性的粉体改性技术方法研究被引量:26
2013年
粉体是中药固体制剂制备的基础,粉体的性质深刻影响着后续的制剂工艺与质量评价。中药粉体由于其理化性质复杂而特殊,如何有效地改变粉体的性质,是中药药剂学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近10年来,药剂学工作者对适宜中药特性的粉体改性技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中药粉体改性技术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以期抛砖引玉,推动中药粉体改性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韩丽张定堃林俊芝张芳杨明邹文铨
关键词:改性原理改性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