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P06012)

作品数:8 被引量:103H指数:6
相关作者:宋国奇王学军陈涛蒋有录赵乐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油气
  • 4篇成藏
  • 3篇地质
  • 2篇断陷
  • 2篇断陷盆地
  • 2篇运聚
  • 2篇运移
  • 2篇盆地
  • 2篇孔隙
  • 2篇发育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油藏
  • 1篇地质模型
  • 1篇地质特征
  • 1篇地质意义
  • 1篇油藏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成藏条件
  • 1篇油气地质
  • 1篇油气地质意义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兰...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3篇宋国奇
  • 3篇王学军
  • 2篇蒋有录
  • 2篇赵乐强
  • 2篇陈涛
  • 2篇杨长春
  • 1篇马中良
  • 1篇向立宏
  • 1篇郑伦举
  • 1篇曾溅辉
  • 1篇隋风贵
  • 1篇苏永进
  • 1篇时丕同
  • 1篇张金亮
  • 1篇宁方兴
  • 1篇李晓燕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沉积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油气藏运聚成藏模式被引量:18
2008年
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油气藏平面上主要位于盆缘地层超剥带内的大型鼻状构造和凸起的翼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一级不整合面附近。根据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风化程度及其保存状况,将第三系不整合体划分为3种结构类型:Ⅰ型、Ⅱ型和Ⅲ型。不同的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输导/遮挡能力。第三系不整合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可概括为古地貌、输导体系和遮挡层。根据圈闭发育的构造位置、储层产状和油气运移的方向,建立了斜坡正向运聚和凸起侧向运聚两种不整合油气藏运聚成藏模式。两种成藏模式通常均可发育近源遮挡油气藏和远源超覆油气藏,不整合体结构中的"渗透天窗"是两类油气藏的转折点。
宋国奇卓勤功孙莉
关键词:成藏主控因素成藏模式
济阳坳陷不整合结构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被引量:26
2008年
对济阳坳陷不整合取心井的岩心观察以及矿物、元素的微观研究表明,济阳坳陷完整的地层不整合包括风化黏土层、半风化岩石和未风化岩石3部分。风化黏土层完全被风化,母岩原生构造及层理完全消失,岩石中长石、方解石完全蚀变;黏土矿物含量高,Si、Fe、Al元素富集,Ca、Mg元素淋失;受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孔隙性、渗透性变差。半风化岩石未被完全风化,残留部分方解石、长石;发育次生黏土矿物,元素富集及淋失程度低于风化黏土层;可见网膜状构造、裂缝充填构造,溶孔、裂缝发育,孔隙性、渗透性较好。两者在空间上构成良好的储、盖配置关系,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场所。
陈涛蒋有录宋国奇苏永进赵乐强时丕同
关键词:孔隙度渗透率油气成藏
古风化壳孔隙与裂缝发育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35
2010年
通过总结前人研究结果,利用数据整理、薄片观察等方法对古风化壳中孔隙和裂缝的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古风化壳结构的油气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发育完全的古风化壳具有风化黏土层和半风化岩石的分层结构;半风化岩石中部孔隙和裂缝较发育,向上向下规模逐渐减小,至风化黏土层大孔隙和裂缝不发育。通过实例汇总认为,影响半风化岩石孔缝系统发育程度的主要因素包括风化基岩的岩性、风化的时间和强度、风化壳形成时期的剥蚀厚度和古风化壳的埋藏深度以及裂缝孔隙的充填特征。风化黏土层岩性致密,对油气的保存具有建设性作用;半风化岩层中部的孔缝连通体,既为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也可作为油气聚集的有效储层。
李晓燕蒋有录陈涛
关键词:古风化壳孔隙封盖层运移通道
断陷盆地不整合结构定量预测地质模型
2010年
探讨地层不整合结构的定量预测问题。通过对济阳拗陷古近系不整合发育特征的研究,将不整合结构划分为3种类型,并进一步明确了不整合结构发育的4种主要控制因素;综合地质和岩心分析测试研究成果,应用模糊判识的方法,确定了评价因素集、权重因素集和隶属函数,建立了用于表征不整合结构特征的模糊识别模型;结合样品分析测试结果,确定了地质模型定量预测不整合结构类型的评价标准。研究表明,断陷盆地不整合结构定量预测地质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王学军杨长春
关键词:断陷盆地模糊识别济阳拗陷
义和庄凸起东区前第三系顶部风化壳结构发育模式及对油气运聚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基于地质综合研究,系统分析了济阳坳陷义和庄凸起东部地区前第三系顶部风化壳结构特征,深入剖析了其形成主控因素,建立了该区风化壳结构发育模式,并探讨了风化壳结构对油气运聚的影响。研究认为,义和庄凸起东区前第三系顶部风化壳中,风化粘土层厚度薄,分布地区局限,物性差;半风化岩石全区发育,岩石类型多样,除部分半风化碳酸盐岩顶部存在一层致密"硬壳"外,物性多得到明显改善。风化壳结构形成受控于岩相、气候、时间、古地形、构造、后期保存程度等6大因素;多种因素相互耦合,决定了风化壳结构的空间发育;风化粘土层、半风化岩石顶部"硬壳"对油气起遮挡、封盖作用,顶部无"硬壳"的半风化岩石则可大大提高前第三系岩层的储集性能和不同层系之间的横向连通性。
赵乐强张金亮宋国奇隋风贵王学军向立宏卓勤功
关键词:前第三系发育模式油气运聚
济阳坳陷地层油藏成藏机制与差异性被引量:7
2015年
通过统计分析济阳坳陷17个油田69个区块、典型解剖5个地区,明确了研究区地层油藏的成藏机制,并对地层油藏成藏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源断层启闭性控制油气运移方向,正向构造背景控制地层油藏的富集,不整合结构控制地层油藏类型,成藏动力控制地层圈闭含油性。济阳坳陷盆缘地层圈闭油源断层的油气输导方式以侧向、垂向为主,走向为辅;不同输导方式的地层油藏规模存在差异。不同地层油藏类型、分布层位储量规模存在差异,地层油藏以新近系馆陶组储量规模最大;油藏类型以地层超覆油藏储量规模最大。不同凹陷同类构造带、相同凹陷不同构造带地层油藏成藏均存在差异性,缓坡带地层超覆油藏和不整合遮挡油藏储量规模都较大而且两者相差无几,陡坡带以地层超覆油藏为主。
宁方兴
关键词:地层油藏成藏机制
稳态充注下输导层交汇处油气运移路径的选择性被引量:13
2012年
输导层的孔、渗特性和产状对于油气的运移、聚集具有重要的影响。以东部断陷盆地输导格架为例,开展了稳态充注条件下输导层物性和倾角变化对输导层交汇处油气运移路径影响的二维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油气运移至两输导层的交汇处时优势通道的选择取决于各砂层物性和倾角的综合作用,输导层物性和倾角对油气优势通道形成具有互补性,倾角大、物性好的输导层更容易成为油气优先选择的运移通道。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得出了输导层交汇处油气运移通道发生变化的不同倾角比条件下的临界物性比,物性比等于该临界值时,两输导层均可成为运移通道,小于或大于该临界值,只有一条优势运移通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输导层交汇处油气运移路径的判别模版,为预测不同输导格架下油气优势运移方向提供了实验参考。
马中良曾溅辉郑伦举
关键词:油气运移成藏机理
断陷盆地覆盖区不整合结构量化判识新方法——以济阳坳陷古近系不整合为例被引量:1
2010年
地层不整合结构的量化判识是油气藏,特别是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成藏研究的关键问题。针对断陷盆地覆盖区不整合结构研究相对局限、量化判识不够的现状,研究了济阳坳陷第三系不整合纵向结构的发育特征,将不整合结构划分为Ⅰ1,Ⅰ2和Ⅱ三种类型,它们可通过实验室岩芯样品的分析测试量化判识。由于不整合各层结构在测井曲线上都有一定的响应,因而根据多种测井曲线构建了综合分层曲线,并用最优分割法确定了地层中不整合面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根据GR,AC和SP曲线建立了主成分曲线,并综合岩芯地质和分析测试研究成果,提出了量化判识不整合结构的量化标准图版。该方法应用于济阳坳陷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勘探中,取得良好效果。
王学军杨长春
关键词:断陷盆地主成分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