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BS2013SF010)

作品数:8 被引量:78H指数:8
相关作者:王美萍张文新纪林芹曹衍淼曹丛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少年
  • 4篇亲子
  • 4篇青少年
  • 3篇抑郁
  • 3篇易感
  • 3篇易感性
  • 2篇少年期
  • 2篇青少年期
  • 2篇基因
  • 2篇基因-环境交...
  • 2篇5-HTR
  • 1篇性别
  • 1篇性生活
  • 1篇中介
  • 1篇中介作用
  • 1篇社会
  • 1篇社会适应
  • 1篇亲子冲突

机构

  • 8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王美萍
  • 4篇张文新
  • 1篇刘莉
  • 1篇纪林芹
  • 1篇曹丛
  • 1篇曹衍淼

传媒

  • 3篇心理学报
  • 2篇中国特殊教育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年份

  • 4篇2015
  • 4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5-HTR1A基因rs6295多态性与父母教养行为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不同易感性模型的验证被引量:15
2015年
以"不同易感性模型"为理论基础,1323名青少年为被试(初次测评时M=11.31岁;SD=0.49),考察了5-HTR1A基因rs6295多态性与父母教养行为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当父母积极教养行为水平较高时,携带CC基因型的女青少年抑郁水平显著低于G等位基因携带者,当父母积极教养行为水平较低时,携带不同基因型的女青少年的抑郁水平无显著差异,但rs6295多态性与父母教养行为对男青少年的抑郁无显著交互作用。此外,rs6295多态性对男女青少年早期抑郁均无显著主效应。研究结果提示,rs6295多态性与父母教养行为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部分支持不同易感性模型观点,且存在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于女青少年群体中。本研究发现能够为基因-环境交互作用设计研究提供一定启示,同时亦能推进有关抑郁发生机制的研究。
王美萍张文新陈欣银
关键词:抑郁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理论模型及其检验方法被引量:11
2015年
素质-压力模型、不同易感性模型和优势敏感性模型是当前有关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三种代表性理论模型。素质-压力模型认为"近墨者黑"或"出淤泥而不染",优势反应敏感性模型认为"近朱者赤",而不同易感性模型则兼收并蓄,认为某些个体近墨则黑,近朱则赤。检验上述模型的现实有效性是当前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概观而言,分组回归和分层回归是常用的传统检验方法,显著性区域分析法和新参数回归模型法则是新近兴起的。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三种模型的领域特殊性、种族差异等问题,检验这些模型的方法也有待改善。
王美萍
关键词: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中学生亲子三角关系的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被引量:9
2014年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505名中学生为被试,运用亲子三角关系量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S-D)、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和青少年行为自评量表(YSR)攻击行为分量表,考察中学生亲子三角关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男生比女生更易以替罪羊的形式卷入亲子三角关系,与初一学生相比,初二和初三的学生更易与父母形成跨代联盟;(2)被父母当作替罪羊以及与父母形成跨代联盟的中学生更倾向于社会适应不良,而亲职化则与中学生的积极社会适应显著关联。
王美萍王赵娜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适应
初中生亲子三角关系与抑郁:自尊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考察自尊在亲子三角关系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亲子三角关系量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S-D)、Rosenberg自尊量表(SES)测量267名初中生。结果:1替罪羊和跨代联盟与自尊显著负相关,与抑郁显著正相关;2亲职化与自尊显著正相关,与抑郁显著负相关;3替罪羊与跨代联盟的运作使子女自尊水平降低,进而导致子女抑郁水平升高;4亲职化提高了子女的自尊水平,进而导致抑郁水平降低。结论:亲子三角关系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抑郁,也可以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抑郁。
王赵娜王美萍
关键词:抑郁自尊
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青少年期亲子亲合与冲突的关系:性别与父母教养行为的调节作用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采用基因-环境设计,以208名初中生为被试,系统考察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青少年期亲子亲合与冲突的关系,以及性别与父母教养行为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rs6267多态性对亲子关系无显著主效应,但其与亲子亲合、母子情绪冲突的关联模式在男女青少年群体中相反;rs6267多态性与父母积极教养行为对亲子关系无显著交互作用,但其与母亲消极教养行为对母子冲突具有交互作用趋势。
王美萍张文新
关键词:亲子冲突COMT基因多态性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青少年期亲子和谐特点及与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825名中学生为被试,运用自编青少年期亲子和谐量表为研究工具,考察了青少年期亲子和谐的特点及与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1)青少年期亲子和谐量表包括亲睦与支持、融合与尊重、消极交往三个维度,且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2)母子和谐程度显著高于父子和谐;亲子间的亲睦与支持、融合与尊重随年级增长而下降,但消极交往随年级增长而上升;女生与母亲的消极交往显著低于男生;(3)父子和谐能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内外化问题行为,母子和谐仅能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
刘莉王美萍曹丛曹衍淼
关键词:青少年
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与同伴关系对男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以683名男青少年为被试(初次测评时M=13.35岁;SD=0.51),综合运用传统回归分析和新兴显著性区域检验,考察了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及其表现形式。结果表明:当同伴接纳水平较低时,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抑郁水平表现出高于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趋势,当同伴接纳水平较高时,G型基因携带者的抑郁水平显著低于T等位基因携带者;同伴接纳可以显著预测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抑郁,但对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抑郁无显著预测作用;rs6323多态性与同伴拒绝的交互作用亦不显著。研究结果提示,同伴关系对MAOA基因与男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关联起调节作用,且其作用形式部分支持不同易感性模型观点。
王美萍纪林芹张文新
关键词:抑郁
5-HTR1A基因rs6295多态性、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关系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考察5-HTR1A基因rs6295多态性、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chenbach青少年行为自评量表对715名初中生进行测量,并筛选出高、低攻击组被试共153名进行DNA分型。结果:rs6295多态性主效应不显著,负性生活事件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攻击行为,二者存在交互作用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负性生活事件是青少年攻击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其与rs6295多态性的交互效应尚有待进一步验证。
王美萍张文新
关键词:负性生活事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