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5093)

作品数:5 被引量:64H指数:3
相关作者:冯茜丹明彩兵李静华吕玄文党志更多>>
相关机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3篇PM
  • 2篇生物有效
  • 2篇生物有效性
  • 2篇化学形态
  • 1篇底泥
  • 1篇电子垃圾
  • 1篇电子垃圾拆解
  • 1篇形态分析
  • 1篇证据权重法
  • 1篇生物可给性
  • 1篇器官
  • 1篇珠三角
  • 1篇微观形貌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特征
  • 1篇粒度
  • 1篇粒度分布
  • 1篇连续提取法

机构

  • 5篇仲恺农业工程...
  • 2篇生态环境部华...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作者

  • 5篇冯茜丹
  • 2篇明彩兵
  • 1篇童英林
  • 1篇郑玫
  • 1篇党志
  • 1篇吕玄文
  • 1篇张远航
  • 1篇李静华
  • 1篇刘晖
  • 1篇叶双

传媒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5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广州河涌底泥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析和生物有效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更好地掌握广州河涌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采用欧共体标准物质局(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BCR)连续提取法对广州河涌底泥样品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就河涌底泥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d以酸溶态和可还原态为主,Mn和Zn以酸溶态为主,Cr以可氧化态和残渣态为主,Pb以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为主,Cu以可氧化态为主,而Al、As、Fe和Ni则以残渣态为主;Cd、Zn和Mn属于潜在生物可利用性元素,Ni、Cu、As、Pb、Fe、Cr和Al属于生物不可利用性元素.
曾海鹏张仲镖余海旋冯茜丹叶双陈运福
关键词:河涌底泥重金属化学形态生物有效性
PM_(10)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估及修正方法比较被引量:4
2022年
通过对华南某电子垃圾拆解区PM_(10)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分析,计算该地区的人群暴露量,评估人群健康风险,并引入靶器官毒性剂量法(TTD)和证据权重法(WOE)对常规评估方法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修正,比较探讨3种方法对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夏,冬季节的非致癌和致癌健康风险均为:儿童>成年女性>成年男性,重金属Ni对人群可能存在致癌风险(ILCR在10^(-6)~10^(-4)之间).其中,Cr,Pb,Cd和As 4种重金属(类金属)对成年男性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值为3.05×10^(-2),经TTD法和WOE法修正后为5.41×10^(-2)和5.4×10^(-1),表明当综合考虑重金属作用的靶器官及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时,PM_(10)中重金属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值高于常规方法.
冯茜丹刘志磊陈启宇陈希超高梓旭王钰钰郑彤刘芸林必桂
关键词: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证据权重法
2011年秋季广州城区大气PM_(2.5)微观形貌和粒度分布被引量:12
2015年
利用高分辨率扫描电镜加能谱仪(SEM-EDX)和图像数据分析技术对2011年秋季广州市中心大气PM2.5的微观形貌和粒度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系统获得3种典型颗粒(矿物、烟尘集合体和燃煤飞灰)和其它未知颗粒的数量-粒度分布和体积-粒度分布数据.结果表明,PM2.5颗粒数量-粒度分布峰值落在0.1~0.2μm之间,属于积聚模态中含有气相反应产物的凝结亚模态.3种典型颗粒对PM2.5的数量和体积贡献均为矿物〉〉烟尘集合体〉飞灰.矿物主要分布在0.1~0.3μm范围内,所占数量百分比为41.97%,其中0.1~0.2μm范围内矿物占比高达26.42%,是影响PM2.5颗粒整体分布的主要因素.不同采样时段(上午、下午、晚上)和下雨前后PM2.5颗粒的粒度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但晚上和下雨后小于0.1μm的颗粒比例有明显减少趋势。
冯茜丹明彩兵刘晖张远航郑玫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PM2.5微观形貌粒度分布
大气PM_(2.5)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被引量:45
2011年
运用多级连续提取法,对广州市不同季节不同采样高度大气PM2.5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PM2.5中各重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学形态分布差异较大,Zn、Cd、As、Mn主要分布在F1(可溶态与可交换态)和F2(碳酸盐态、可氧化态与可还原态),绝大部分的Pb以F2存在,Ni和Mo主要分布在F1和F3(有机质、氧化物与硫化物结合态),Cu主要以F2和F3存在,Cr主要分布在F3和F4(残渣态),Co则4种形态平均分布。采样高度对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影响不大,同一采样期内楼顶与地面样品中同一元素的化学形态分布结果比较一致。两个采样季节重金属的形态百分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2007年春重金属的不稳定态(F1)比例比2006年秋普遍增加,次稳定态(F2、F3)比例减少。在10种重金属中,Cd、Zn、Pb和As的生物有效性系数高(>0.7),属于生物可利用性元素,在环境中的活动性要明显高于其它元素;Mn、Cu、Mo、Co、Ni和Cr元素的生物有效性系数值在0.2~0.6之间,属于潜在生物有效性元素,在环境中比较稳定。
冯茜丹党志吕玄文明彩兵童英林李静华
关键词:重金属连续提取法化学形态生物有效性
珠三角电子垃圾拆解区积尘中重金属的赋存特征、生物可给性及健康风险被引量:2
2021年
为探究电子垃圾拆解区周边积尘中重金属的赋存特征及基于生物可给性的健康风险,对珠三角某电子垃圾拆解区6个点位及对照区3个点位室外积尘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进行分析,并研究基于地累积指数的赋存特征,解析重金属的来源,评估经口摄入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暴露区8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超过当地土壤背景值1.45倍以上,其中Cd和Cu的污染程度较高,与电子垃圾拆解行为相关。此外,重金属在胃模拟阶段的生物可给性略高于胃肠模拟阶段2%。最后,综合分析8种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发现,成人与儿童中Cr的致癌风险指数均>10^(-6),属于不可接受水平。
高梓旭林必桂韩雅静李昇昇李红艳李良忠向明灯于云江冯茜丹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