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20120133)

作品数:41 被引量:403H指数:11
相关作者:袁慎芳纪晓东钱稼茹谢礼立徐龙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建筑科学
  • 10篇理学
  • 6篇天文地球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3篇结构健康监测
  • 13篇健康监测
  • 5篇地震
  • 5篇网络
  • 5篇传感
  • 4篇地震动
  • 4篇断层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特征灵敏度分...
  • 4篇桥梁
  • 4篇敏度
  • 4篇敏度分析
  • 4篇近断层
  • 4篇光纤
  • 4篇光栅
  • 4篇感器
  • 4篇传感器
  • 3篇断层地震
  • 3篇桥梁结构

机构

  • 20篇南京航空航天...
  • 8篇清华大学
  • 6篇哈尔滨工业大...
  • 5篇同济大学
  • 4篇中国地震局工...
  • 3篇东南大学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连云港师范高...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9篇袁慎芳
  • 8篇钱稼茹
  • 8篇纪晓东
  • 7篇谢礼立
  • 5篇徐龙军
  • 5篇徐龙河
  • 4篇赵鸣
  • 4篇王婷
  • 4篇邱雷
  • 4篇李杰
  • 4篇孙红兵
  • 3篇胡进军
  • 3篇李爱群
  • 3篇周恒保
  • 3篇赵霞
  • 3篇丁幼亮
  • 3篇吴键
  • 3篇王强
  • 2篇缪长青
  • 2篇尚盈

传媒

  • 5篇压电与声光
  • 5篇传感器与微系...
  • 3篇工程力学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航空学报
  • 2篇地震学报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宇航学报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计算力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3篇2008
  • 12篇2007
  • 12篇2006
  • 3篇200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断层基岩强地面运动影响场的显式有限元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06年
基于一个假设的活断层和设定地震以及与之相应的计算模型,采用显式有限元方法结合改进的透射人工边界以及含有高频振动的震源时间函数,预测了该断层在设定地震为矩震级MW=634时的近断层基岩强地面运动.预测结果表明,改进的透射人工边界具有良好的数值稳定性;预测基岩强地面运动的特征与近断层基岩强地面运动特征的现有认识水平有较好的一致性.
张晓志胡进军谢礼立王海云
关键词:数值模拟
基于光纤Bragg光栅和支持向量机的冲击损伤识别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针对常用无损检测的局限性,基于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搭建了冲击损伤实时主动监测系统,结合支持向量机算法对碳纤维飞行器壁板进行了冲击损伤位置及程度的识别研究,并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识别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算法具有较好的函数回归能力,且该系统能实时有效地从冲击前后的信号中识别出冲击损伤的位置及程度,对冲击损伤识别具有较高的精度。
黄红梅袁慎芳常琦
关键词:光纤BRAGG光栅支持向量机
近断层地区抗震设计谱研究
预测近断层地区的抗震设计谱可以为该地区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对28条具有明显方向性效应特征的近断层地震动峰值速度、速度脉冲周期的统计分析,给出了估计近断层方向性效应脉冲地震动峰值速度和脉冲周期的经验关系式.对2...
徐龙军谢礼立
关键词:近断层地震动脉冲
文献传递
国家体育场钢屋盖结构地震损伤诊断模拟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为诊断大跨度空间结构的损伤,提出了三阶段损伤诊断方法,第一阶段确定可能损伤区域,第二阶段确定可能损伤单元,第三阶段确定可能损伤单元的损伤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柔度矩阵差的损伤指标FDI,用于判定可能损伤区域;采用损伤定位向量法确定可能损伤单元;采用二阶特征灵敏度分析确定损伤程度.以国家体育场钢屋盖结构为算例,以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为模拟损伤依据,完成了三种损伤模式的损伤诊断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三阶段损伤诊断法能有效诊断大跨空间结构的损伤.
纪晓东钱稼茹周怡斌
关键词:大跨度空间钢结构
我国大跨度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
本文统计了我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约40座已建和即将建成的大型桥梁的健康监测系统的主要构成和技术指标。在简要回顾近年来大跨度桥梁工程主要病害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大跨度桥梁中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应用、先进的传感传输和系统集成技术以...
孙利民孙智淡丹辉张启伟于刚
关键词:大跨度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文献传递
基于时间反转理论的结构损伤图像表征方法被引量:22
2008年
结构损伤的监测、定位和辨识技术是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也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之一。针对结构损伤监测及表征方法研究的不足,分析了时间反转聚焦和四点圆弧定位法原理,在此基础上对四点圆弧定位实现方法进行了改进和扩展,提出了基于时间反转方法的结构损伤图像表征方法,采用Lamb波主动健康监测技术在铝板结构试件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为简单有效的表征损伤特征和范围,有助于结构健康监测的实用化。
王强袁慎芳邱雷孙亚杰
关键词:结构健康监测
两层钢支撑框架模型损伤定位试验被引量:5
2007年
为研究损伤定位方法,完成了一个单跨两层空间钢支撑框架模型试验。通过拆除斜撑,模拟了单损伤、对称多损伤、非对称多损伤以及多层损伤四种损伤模式。采用模拟环境和力锤进行激励,对采集到的加速度响应信号,利用自然激励技术和特征系统实现算法进行损伤前后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并通过特征灵敏度分析得到质量归一化振型。分别使用损伤指标法和损伤定位向量法进行损伤定位。结果表明,上述基于结构振动特性的损伤定位方法能够有效地判定结构损伤单元的位置。
纪晓东钱稼茹徐龙河
抗震设计谱的发展及相关问题综述被引量:35
2007年
抗震设计谱是地震荷载的表征和工程抗震设计的基础。首先对国内外抗震设计反应谱的发展、演变进行了阐述,指出现今反应谱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抗震设计谱所取得的进展;总结了被广泛使用的各种抗震设计谱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简要介绍了双规准反应谱的概念和统一设计谱的思想;探讨了抗震设计谱的发展趋势以及所涉及的新课题。
徐龙军谢礼立胡进军
关键词:地震动反应谱
红外CT模拟在混凝土板内部缺陷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红外成像技术采用非接触式检测方法,对结构内部缺陷进行实时、快速大面积扫描探测,作为无损检测领域一项新的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技术的主要缺点是只能通过成像技术显示缺陷表面状况,却无法获知缺陷深度和厚度。本文以一维有缺陷混凝土板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混凝土板进行热传导数值模拟分析,获得每一点物体表面温度差与缺陷深度及其厚度的非线性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对混凝土板内部缺陷的三维重构,即红外CT模拟。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同时获得缺陷深度和厚度,并适用于任意形状的缺陷。
王婷赵鸣李杰
关键词:红外成像数值模拟人工神经网络
一种FBG载荷定位的温度补偿方法被引量:3
2007年
在基于神经网络的光纤布喇格光栅(FBG)载荷定位系统中,由于测试区域内各个光栅所处的温度大致相同,如果将载荷定位系统中FBG的波长变化量两两组合,然后按一定的比例相减,将它们的差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则可抵消温度所引起的波长漂移,提高了在温度变化时FBG载荷定位系统的准确度。实验证实该方法可获得较准确的判定结果。
苗苗袁慎芳周国鹏邱雷
关键词:温度补偿神经网络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