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13)

作品数:56 被引量:390H指数:11
相关作者:郭平任俊杰王新海程林松桂志先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长江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4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主题

  • 23篇油藏
  • 22篇低渗
  • 18篇低渗透
  • 14篇油田
  • 12篇低渗透油藏
  • 9篇渗流
  • 8篇动压力
  • 8篇压力梯度
  • 8篇压裂
  • 8篇启动压力梯度
  • 8篇气藏
  • 6篇数学模型
  • 6篇水平井
  • 6篇特低渗
  • 6篇盆地
  • 6篇平井
  • 5篇应力敏感
  • 5篇试井
  • 5篇特低渗透
  • 5篇特低渗透油藏

机构

  • 2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7篇长江大学
  • 17篇西南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国石油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江苏油田试采...
  • 1篇辽河油田分公...
  • 1篇辽河油田公司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7篇郭平
  • 5篇王新海
  • 5篇任俊杰
  • 4篇桂志先
  • 4篇程林松
  • 4篇杨正明
  • 3篇唐海
  • 3篇汪周华
  • 3篇汪金如
  • 2篇曾保全
  • 2篇陈洁
  • 2篇姜瑞忠
  • 2篇程文
  • 2篇薛永超
  • 2篇卓红
  • 2篇白登相
  • 2篇蒋廷学
  • 2篇吕栋梁
  • 2篇才博
  • 2篇王宁

传媒

  • 10篇石油天然气学...
  • 5篇重庆科技学院...
  • 4篇特种油气藏
  • 3篇水动力学研究...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石油学报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天然气与石油
  • 2篇地下水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油气井测试

年份

  • 2篇2014
  • 6篇2013
  • 16篇2012
  • 21篇2011
  • 11篇2010
  • 3篇2009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重介质油藏斜井压力动态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针对裂缝与井筒连通,同时存在溶洞和裂缝、基岩和裂缝之间发生拟稳态窜流的三重介质,建立了这类三重介质油藏的斜井试井解释模型,采用汇源叠加等方法求得顶底封闭无限大三重介质油藏斜井在拉氏空间中的井底压力响应,绘制了相应的典型无因次压力曲线版图,分析了顶底封闭无限大三重介质油藏斜井的渗流规律,对其压力特征曲线进行了流动阶段的划分,并讨论了影响压力特征曲线的各种因素。所得的结果有利于提高对三重介质油藏斜井渗流规律的认识,为合理地运用斜井开发三重介质油藏提供理论依据。
任俊杰郭平汪周华
关键词:三重介质斜井试井数学模型
低渗透油藏压裂井产量递减规律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后形成的有限导流垂直裂缝,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低渗透油藏垂直裂缝井产量递减分析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求解,绘制了相应典型曲线,分析了曲线特征,并对参数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对实例井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低渗透油藏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产量比不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时递减更快,这种差别在生产中后期尤为显著。实例分析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油藏压裂后产能影响较大,不应被忽略。
梁利平蔡明金贾永禄
关键词:低渗透启动压力梯度有限导流
准噶尔盆地百口泉油田八道湾组三段辫状河三角洲的识别与沉积特征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前人提出准噶尔盆地百口泉地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段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的观点,根据碎屑岩的结构、沉积构造及砂体的空间展布等特征,认为八道湾组三段是在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牵引流沉积的产物,其沉积环境属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通过对研究区沉积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该区辫状河三角洲发育3种亚相和6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河漫沼泽,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辫状河三角洲前三角洲泥。并分析了其展布特征与演化过程,推测该区八道湾组三段沉积早期,湖平面下降,研究区内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平原沉积;八道湾组三段沉积晚期,湖平面继续下降,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西北部哈拉阿拉特山—德仑山及扎伊尔山物源体系是其主要物源区。
邱安南王林生高炎王智忠郭守波吴爱成范君程文
关键词:辫状河三角洲
有利于储层保护的射孔工艺技术被引量:5
2010年
常规射孔工艺在射孔过程中射孔液、压实作用、射孔压差对储层造成了一定程度伤害,为此,总结了低伤害射孔液的性能要求,对比分析了正压射孔与负压诱喷联作、氮气正压射孔、超压酸处理—TCP联作、射孔与高能气体压裂复合等射孔技术的技术优势。分析认为,可将多种工艺相结合,发挥协同效应,最大限度地沟通井筒和地层,发挥气井产能。提出了复杂气井射孔工艺的难点及发展方向,并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对射孔液等射孔材料的研发,改进现有射孔工艺技术,研究新型射孔工艺技术,满足复杂类型气田的开发需要。
王云刘瑞莹佘治成黎强
关键词:射孔射孔液高能气体压裂储层保护
新型低伤害压裂改造技术的研究与试验——在松辽盆地南部深层复杂气藏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致密气藏具有岩性多变、低孔、特低渗、埋藏深、杨氏模量高、压力高、温度高等特点,压裂改造加砂规模小、施工砂液比低且易发生早期脱砂现象。为此,研究了一种新的低伤害压裂技术,力求实现低伤害、深穿透、高导流的目标。其要点包括压前储层精细评价、耐高温耐剪切的低伤害压裂液体系、小粒径为主的高强度组合粒径支撑剂、压裂多级优化设计、螺旋式及段塞式加砂程序设计、新型压裂施工配套技术(如CO2增能助排、三变压裂液技术、多级高强度支撑剂段塞技术、前置阶段两次瞬时停泵压力测试、支撑剖面优化及控制、考虑应力敏感和循环应力载荷条件下的压后返排控制方法)等。经过两年来9井次的现场试验,成功率与有效率大幅提高,加砂规模及施工砂液比等也屡创历史新高,打开了松辽盆地南部深层致密气藏的勘探局面,为经济有效地开发该区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蒋廷学才博翁定为
关键词:松辽盆地气藏低伤害深穿透导流能力压裂
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效应对低渗透油藏直井产能的影响被引量:49
2012年
由于低渗透油藏普遍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导致其油水渗流存在非线性和流态的多变性,使得流体的渗流不再符合经典的达西定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基于岩石本体有效应力理论的应力敏感效应的综合影响,推导出修正的低渗透油藏直井产能方程。以某低渗透油藏为例,研究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效应对其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渗透油井中启动压力梯度比应力敏感对产能的影响大,建议进行产能预测时充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张楠王晓琴徐锋贾莎冉艳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产能方程
大庆外围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周期注水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大庆外围某特低渗透试验井区平面非均质性严重,周期注水利于驱动低渗透区原油。由于特低渗透油藏压力敏感性强,文中根据非线性渗流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优化周期注水方式。采用矿场实际数据,选取矩形五点井网,建立平面非均质模型,分析"增注—减注"方式与"增注—停注"方式的含水率、采出程度、有效驱动体系的建立及地层压力保持情况。结果表明,"增注—减注"方式比"增注—停注"方式采出程度高、驱油波及系数大、低渗区非线性及储层伤害影响小。分析结果对低/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王玫珠杨正明王学武陈玥于荣泽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周期注水注水方式数值模拟
特低渗透油藏CO2微观驱油机理研究
本文利用核磁共振仪、原油气相色谱仪、细管实验和特低渗透岩心物理模拟实验,对细管实验的CO2非混相驱和混相驱驱替原油过程中的原油产出物和残余油进行取样分析,并结合特低渗透岩心物理模拟实验中核磁共振实验分析结果,得到特低渗透...
杨正明唐立根张硕刘淑波段景杰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田混相气驱
文献传递
玄马-南梁地区长4+5-长3成藏规律研究
2013年
随着石油勘探的不断深入,玄马-南梁地区长4+5-长3不断有新的发现(T86、T88、T58、T49等井长4+5均获得高产工业油流),预测含油面积不断扩大。对该区延长组长4+5-长3油藏沉积相、砂体展布,油气成因分析、烃源岩发育对比、储层分布及评价等进行分析研究,掌握长4+5-长3石油成藏地质条件﹑成藏规律﹑控制因素及长4+5-长3油藏富集规律,研究认为长4+5-长3油层组为河流三角洲前缘沉积,油层组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沉积区为储层砂体的有利发育区和分布区,储层砂体的物性,总体上长3物性好于长4+5。认为原油形成于弱还原环境和淡水环境;成油母质为菌藻类和高等植物;原油均为成熟原油,起源于延长组烃源岩。
马春林周忠福陈旭峰王轶平
关键词:砂体展布成藏分析
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2
2012年
由于页岩气在储层中存在解吸、扩散和渗流相互作用,使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与常规气藏压裂水平井在渗流特征及产能递减规律方面有较大差异.综合考虑页岩气解吸、扩散和渗流特征,建立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应用Laplace变换和Duhamel原理,结合Stehfest数值反演求解产能模型,绘制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递减曲线,分析解吸系数、无因次储容系数、无因次解吸时间、无因次人工裂缝间距、人工裂缝条数和裂缝表皮系数对产能递减曲线的影响.该结果对认识页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递减规律、评价预测产能及优化压裂裂缝提供参考.
任俊杰郭平王德龙汪周华
关键词:页岩气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解吸产能影响因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