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2001135)

作品数:20 被引量:116H指数:6
相关作者:张连元董淑云张娜门秀丽赵利军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北联合大学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灌注
  • 18篇肢体
  • 17篇再灌注
  • 17篇肢体缺血
  • 15篇灌注损伤
  • 13篇再灌注损伤
  • 13篇肢体缺血再灌...
  • 11篇缺血
  • 10篇大鼠肢体
  • 9篇牛磺
  • 9篇牛磺酸
  • 9篇磺酸
  • 9篇大鼠肢体缺血...
  • 6篇凋亡
  • 6篇预适应
  • 6篇缺血预适应
  • 6篇肌损伤
  • 5篇细胞
  • 5篇细胞凋亡
  • 5篇骨骼肌

机构

  • 17篇华北煤炭医学...
  • 3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唐山职业技术...

作者

  • 20篇张连元
  • 16篇董淑云
  • 8篇张娜
  • 7篇孔小燕
  • 7篇王银环
  • 7篇门秀丽
  • 7篇赵利军
  • 6篇刘燕
  • 4篇李宏杰
  • 3篇赵霞
  • 3篇杨全会
  • 3篇段国贤
  • 3篇要瑞莉
  • 3篇张一兵
  • 2篇刘丽华
  • 2篇孙树勋
  • 2篇高洪波
  • 2篇王保强
  • 2篇张博
  • 1篇彭海兵

传媒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牛磺酸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肝损伤大鼠TNF-α、NF-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给予牛磺酸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mb ischemia-reperfusion,LI/R)后大鼠肝脏损伤及TNFα、NF-κB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Wistar大鼠建立L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C)组,缺血/再灌注(I/R)组,牛磺酸(T)组和牛磺酸+缺血/再灌注(TR)组。比色法测定动物血浆ALT、AST、MDA,肝组织MDA、MPO、DNA裂解率和钙含量,放免法检测血浆及肝组织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I/R和TR组各损伤性指标、TNF-α水平均升高,NF-κB蛋白表达增高(P<0.01);但TR组上述各项指标较I/R组显著降低。结论:牛磺酸预处理可减轻大鼠LI/R所致肝脏损伤,降低TNF-α、NF-κB表达。
张娜张连元王银环董淑云孔小燕赵利军
关键词:牛磺酸
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肝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发生及牛磺酸的保护效应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肝损伤和肝脏细胞凋亡情况及其发生机制,并探讨牛磺酸的保护效应。方法实验采用Wistar大鼠30只,建立大鼠L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牛磺酸+缺血再灌注(TR)组,每组10只。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髓过氧化物酶(MPO)及Ca^2+含量的改变;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梯状条带,利用TUNEL法检测各组肝脏细胞的凋亡情况。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大鼠肝组织MDA、XOD、MPO、Ca^2+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1),肝脏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梯状条带;TUNEL染色结果显示凋亡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与IR组相比,TR组血浆和肝组织中MDA、XOD、Ca^2+含量和MPO反均有所下降(P〈0.01或〈0.05),肝脏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梯状条带不明显;凋亡百分率降低(P〈0.01)。结论细胞凋亡参与了大鼠LIR后肝损伤的发生,而牛磺酸可减轻大鼠LIR所致肝脏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发生。
张娜耿菲刘燕王银环赵霞董淑云张连元
关键词:肝脏损伤细胞凋亡牛磺酸再灌注损伤
牛磺酸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时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9
2004年
目的: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病机制及牛磺酸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损伤动物模型,采用TUNEL法、电泳法、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观察LIR后肺损伤发生过程中,肺泡上皮及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变化以及Fas/FasL系统蛋白质和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大鼠LIR后,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肺组织Fas/FasL mRNA和蛋白质表达明显上调,DNA断链率、组织钙含量和活性氧(ROS)升高,且与肺泡上皮及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增加相一致。结论:肺泡上皮及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以及Fas/FasL系统表达明显上调可能参与LIR后ALI的发生;牛磺酸可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但并非通过影响Fas/FasL基因表达而实现其保护效应。
门秀丽张连元董淑云杨全会张一兵
关键词:牛磺酸呼吸窘迫综合征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基因
缺血预适应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英文)被引量:1
2007年
背景:肢体缺血再灌注作为应激原而引起胃黏膜损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对胃黏膜的损伤,了解肢体缺血再灌注对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及其部分机制,以及短暂多次肢体缺血在胃黏膜损伤发生中的作用。设计: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华北煤炭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2-01/06在华北煤炭医学院病理生理学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成年的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8只。缺血再灌注组:按Rosenthal方法复制模型,乙醚浅麻醉下以橡皮带环绕结扎大鼠双后肢根部,阻断血流4h后松解,恢复血流灌注4h后自腹主动脉放血处死。缺血预适应组:如上法预先阻断双后肢血流5min,然后恢复血流灌注5min,反复4次,其后操作同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操作同缺血再灌注组,但松弛结扎双后肢,不阻断血流。方法:取各组胃黏膜制作切片于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按Guth标准测定各组胃黏膜损伤指数,在721型分光光度计上于650nm波长比色,计算胃结合黏液量,同时测定胃黏膜血流量、胃黏液中磷脂、氨基己糖的含量、血浆和胃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及胃黏膜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主要观察指标:胃黏膜损伤指数、胃结合黏液量、胃黏膜血流量、胃黏液中磷脂、氨基己糖的含量、血浆和胃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及胃黏膜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纳入动物5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胃黏膜损伤严重,光镜下可见黏膜腺体水肿、充血,糜烂、解体,在黏膜基底部及黏膜下层可见炎细胞浸润,即溃疡形成。缺血预适应组胃黏膜较完整,损伤程度较缺血再灌注组轻;电镜下缺血再灌注组胃壁细胞、主细胞细胞器结构不完整,遭到破坏。同样缺血预适应组各类细胞损伤轻于缺血再灌注组[损伤指数分别为18.00±10.71,34.0
要瑞莉张连元董淑云门秀丽杨全会张一兵王保强孙树勋
关键词:缺血缺血预处理胃粘膜
缺血预适应对肢体缺血/再灌注骨骼肌、小肠和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骨骼肌、小肠、肺功能损伤变化,并探讨缺血预适应(IPC)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方法: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对照(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预适应(IPC+I/R)组。分别测定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以及TXB2/6-keto-PGF1α比值的变化;测定骨骼肌、小肠、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肺湿干比(W/D)及小肠组织DAO含量。观察骨骼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IPC+I/R组血浆LDH、CK、ROS、MDA、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低于I/R组,PaO2较I/R组明显升高。IPC+I/R组肺湿干比(W/D),骨骼肌、肺、小肠组织MPO含量明显低于I/R组,而小肠DAO活性升高。骨骼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结论:缺血预适应减轻了缺血/再灌注后骨骼肌、小肠、肺功能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损伤、改善TXB2/6-keto-PGF1α的平衡关系有关。
刘燕彭海兵高洪波张博张连元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骨骼肌小肠
L-硝基精氨酸甲酯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继发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止血带法制作LIR大鼠模型,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组(A组)、L-NAME处理组(B组)、对照组。B组在再灌注前经静脉给予L-NAME 10 mg/kg,A组和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三组心肌组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磷酸激酶(CK)、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NO含量;心脏插管检测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收缩期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 ax)、舒张期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 ax);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A、B组心肌组织MDA、MPO和TNF-α含量增加(P<0.01,<0.05),血浆CK、CK-MB及NO水平升高(P<0.01),MAP、LVS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下降,镜下可见心肌细胞水肿等组织损伤征象。静脉给予L-NAME后,心肌组织MDA、MPO含量增加和血浆CK、CK-MB及TNF-α升高更加明显(P<0.01或P<0.05),NO、DP/DTm ax、-DP/DTm ax显著下降(P<0.01),光镜下心肌组织的损伤性表现加重。结论L-NAME可能通过抑制体内NO生成而加重大鼠LIR继发的心肌损伤。
赵利军门秀丽董淑云段国贤孔小燕张连元
关键词:一氧化氮再灌注损伤心肌
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中的作用及牛磺酸的影响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肺损伤中的作用及牛磺酸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1)对照组(control);(2)LIR组;(3)牛磺酸处理组(LIR+taurine);(4)生理盐水处理组(LIR+saline)。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血气变化及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记方法(Westernblotting)及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观察LIR后肺损伤发生过程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EBP)同源蛋白(CHOP)及活化的转录因子4(ATF4)和X-盒结合蛋白-1(XBP1)基因表达的改变;光镜下观察肺脏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IR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肺组织中MDA水平明显升高,S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数增多,CHOP蛋白表达上调,XBP-1、ATF4和CHOP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牛磺酸能明显减轻LIR后肺损伤;肺呼吸功能明显改善,肺组织MDA的含量减少,SOD和CAT活性增加,细胞凋亡明显减少,CHOP蛋白表达下调,ATF4、XBP1和CHOP基因表达下调。结论: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参与LIR后肺损伤,牛磺酸对LIR后肺组织的保护作用与其减轻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成兰云门秀丽张连元李宏杰孔小燕赵利军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缺血再灌注牛磺酸
L-精氨酸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研究L-精氨酸(L-Arg)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mb ischemia-reperfusion,LIR)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止血带法复制LIR模型,部分动物在再灌注前经静脉给予L-Arg(150mg.kg-1),观察心肌组织MDA、MPO和TNF-α水平和血浆CK、CK-MB及NO的含量;心脏插管观测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收缩期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舒张期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光镜下进行心肌组织的形态学观察。结果LIR后心肌组织MDA、MPO和TNF-α含量增加(P<0.01或P<0.05),血浆CK、CK-MB及NO水平升高(P<0.01),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下降,镜下可见心肌细胞水肿等组织损伤的征象。静脉给予L-Arg后,心肌组织MDA、MPO含量的增加和血浆CK、CK-MB及TNF-α的升高受到一定程度抑制(P<0.01或P<0.05),NO水平升高更明显(P<0.01),光镜下心肌组织的形态学表现有所改善。结论L-Arg可能通过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等途径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发挥保护效应。
赵利军门秀丽董淑云孔小燕段国贤李宏杰张连元
关键词:L-精氨酸再灌注损伤心肌
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骨骼肌细胞凋亡及其BQ123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骨骼肌细胞凋亡情况,探讨内皮素A(ETA)受体拮抗剂BQ123对其的保护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和选择性ETA受体阻断剂BQ123处理组,缺血4 h再灌注4 h后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血栓素B2(TXB2)、前列环素(6-Keto-PGF1α)的含量以及NO/ET-1比值、TXB2/6-Keto-PGF1α比值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腓肠肌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蛋白表达情况,利用原位脱氧核糖核甘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腓肠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再灌注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浆NO、ET-1、TXB2、6-Keto-PGF1α含量均增加,但TXB2/6-Keto-PGF1α比值增大,NO/ET-1比值减小,凋亡指数(AI)明显增高,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较对照组增强,但Bcl-2/Bax比值减小;与再灌注组比较,BQ123处理组血浆NO、6-Keto-PGF1α含量升高,ET-1、TXB2下降,NO/ET-1比值升高,TXB2/6-Keto-PGF1α比值下降;腓肠肌组织Bcl-2/Bax比值升高,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减弱,AI下降。结论 ETA受体拮抗剂BQ123可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骨骼肌细胞凋亡。
刘燕张连元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骨骼肌内皮缩血管肽1
骨骼肌缺血预适应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的远端保护作用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发生在下肢骨骼肌的缺血预适应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心肌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预适应组(IPC+I/R)。测定心肌组织XO、SOD和MDA含量;检测血浆CK、CK-MB及心肌组织MPO水平;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LIR后心肌组织SOD活性降低,MDA、XO含量增加(P<0.01或P<0.05),心肌组织MPO及血浆CK、CK-MB水平均较C组明显升高(P<0.01)。Bcl-2和Bax蛋白表达增多,但Bcl-2/Bax比值降低。镜下可见心肌细胞水肿等组织损伤的征象;在IPC+I/R组,心肌组织SOD的减少和MDA、XO及MPO含量的增加受到一定程度抑制,血浆CK、CK-MB水平有所下降(P<0.01),Bcl-2表达增强而Bax表达减少,Bcl-2/Bax比值升高(P<0.01)。光镜下心肌组织的形态学表现也有所改善。结论大鼠骨骼肌缺血预适应可能通过抗氧化、抑制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的远端保护效应。
赵利军门秀丽董淑云段国贤孔小燕张连元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再灌注损伤心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