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SF-2007--06)

作品数:13 被引量:83H指数:6
相关作者:杨丽平朱嘉宋庆慧张万强孔焕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郁结
  • 5篇气郁
  • 5篇结证
  • 5篇肝气
  • 5篇肝气郁结
  • 5篇肝气郁结证
  • 4篇组方
  • 4篇组方规律
  • 3篇数据挖掘
  • 3篇脑功能
  • 3篇脑功能成像
  • 3篇聚类分析
  • 3篇功能成像
  • 3篇方剂
  • 3篇成像
  • 2篇断层显像
  • 2篇腰痛
  • 2篇正电子
  • 2篇正电子发射
  • 2篇正电子发射计...

机构

  • 7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同仁堂中...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澳门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北京市密云县...

作者

  • 6篇张万强
  • 6篇宋庆慧
  • 6篇朱嘉
  • 6篇杨丽平
  • 5篇刘子旺
  • 5篇赵海滨
  • 5篇孔焕宇
  • 5篇张秀静
  • 4篇马渊
  • 3篇贺立娟
  • 2篇单保慈
  • 2篇刘华
  • 1篇王建昌
  • 1篇郑格琳
  • 1篇闫晓霞
  • 1篇刘丽芳
  • 1篇王金洪
  • 1篇郎森艳
  • 1篇闫立
  • 1篇张平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新中医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药性组合模式的3种腰痛方剂聚类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腰痛方剂在"性、味结合归经"层面上的配伍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方法筛选古籍文献中治疗肾虚、寒湿和瘀血腰痛的方剂,信息标准化后建立Access数据库,量化处理每个方剂的性味归经,并以此为变量对每种证型的方剂分别聚类分析。结果每种腰痛方剂聚为5个主类时以性微温或温,味辛甘苦,归肾肝脾为主。药性组合特征:肾虚型:甘-微温-肾肝(63%);辛甘苦-微温-肝脾肾(23%);辛苦-温-肾脾(4%);辛甘-热-肾脾心(4%);苦甘-微寒-肾肝(3%)。寒湿型:苦辛-微温-肾肝(31%);辛甘-温-肾肝(26%);辛苦-温-脾胃(14%);甘-微温-肝肾(12%);甘-温-脾胃(11%)。瘀血型:辛苦-微温-肝(27%);甘苦-微温-肾肝(23%);辛甘-温-肝肾(21%);辛苦-微温-脾肾肝(13%);辛-温-肝脾(7%)。结论方剂的组合药性聚类能够反映治则治法的科学内涵,可为配伍规律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杨丽平宋庆慧朱嘉郎森艳马渊孔焕宇张万强
关键词:聚类分析
电针肝俞、期门对肝气郁结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电针肝俞、期门穴对肝气郁结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肝俞、期门穴),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复制肝气郁结证大鼠模型,分别于实验前后进行开野实验(Open-Field Test)、蔗糖水偏嗜实验,同时于实验前1 d及实验第4、8、12、16、20、24、28天测量各组大鼠体质量及24 h摄食量。【结果】实验14 d后,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加缓慢,摄食量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20 d后,电针组大鼠体质量、摄食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在实验28 d发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Open-Field Test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蔗糖水绝对消耗及偏嗜度均显著减少,电针组上述指标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电针肝俞、期门穴对肝气郁结大鼠行为学改变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赵海滨刘子旺张秀静
关键词:行为学开野实验
肝气郁结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HPA轴相关激素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建立并验证"肝气郁结证"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肝气郁结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相关激素的改变。[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采用慢性应激+孤养方法制备"肝气郁结证"大鼠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蔗糖水偏嗜实验、开野实验评价模型。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对两组大鼠血清进行HPA轴相关激素分析。[结果]肝气郁结模型大鼠表现为躲避、活动减少、大便松散、皮色失去光泽,造模第2周开始生长较对照组缓慢,摄食量减少(P<0.05);28 d造模后,水平得分、垂直得分较正常组均明显降低(P<0.01,P<0.05),血清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从病因学、行为学和症状表现上成功构建了肝郁证大鼠模型,并进一步证实模型大鼠呈HPA轴亢进状态,有助于阐释肝郁证病理改变的本质。
赵海滨刘子旺张秀静
关键词:肝气郁结证HPA轴
肝气郁结模型大鼠正电子发射脑功能成像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肝气郁结证在特定脑区功能的改变。方法 10只Wistar大鼠采用慢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制备肝气郁结证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前后进行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PET正电子扫描,应用SPM2图像分析软件对造模前、造模后数据进行双样本t检验。结果葡萄糖代谢减低脑区(P<0.001)有左侧额叶、顶叶、下丘脑,双侧后扣带回,右侧前扣带回。葡萄糖代谢升高脑区(P<0.001)有左侧海马旁回、岛叶、颞叶、额叶,右侧基底核、丘脑。结论肝气郁结证可引起特定脑区的功能改变。
刘子旺赵海滨张秀静单保慈刘华贺立娟
关键词:肝气郁结证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脑功能
电针肝俞、期门对肝气郁结模型大鼠正电子发射脑功能成像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采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脑功能成像技术,获取电针调控肝气郁结证脑功能受损客观可视性依据,探讨其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2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肝郁模型组、电针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前后进行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PET脑功能成像扫描,应用SPM2图像分析软件对模型组和电针组造模前后数据进行双样本t检验(P<0.001),获得电针调控肝气郁结证脑内葡萄糖代谢变化的区域。结果初步获得了电针调控肝气郁结证脑功能受损的客观可视性依据。电针组较模型组大鼠葡萄糖代谢降低的脑区有:左侧额叶、顶叶、中央旁小叶、胼胝体上回、丘脑、下丘脑;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除左侧额叶、顶叶外,还包括左侧基底核、颞叶,右侧额叶、底丘脑。结论电针肝俞、期门能够影响肝气郁结证不同脑区葡萄糖代谢。
刘子旺赵海滨张秀静单保慈刘华贺立娟
关键词:电针肝气郁结证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痛风、历节和行痹方剂组方规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对比分析古籍文献中治疗痛风、历节和行痹的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方法筛选古籍文献中治疗痛风、历节和行痹的方剂,根据方剂信息建立Access数据库,统计方剂中药物使用频率并应用假设检验与关联规则对前30味高频药物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352首方剂,包括痛风78首、历节173首、行痹101首。3种方剂中均以当归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每种方剂中明显高于其他两类的高频药物是:痛风方剂中的苍术、黄柏和熟地黄,历节方剂中的麻黄和芍药,行痹方剂中的地龙。前30味高频药物主要分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利水化湿药、温里药、熄风通络药、清热药、其他,其中补虚药在痛风和历节中使用最多,活血化瘀药在行痹中使用最多。3种方剂支持度>10%、置信度>70%的药对共有11对。结论补虚、活血化瘀、解表和祛风湿药物在痛风、历节、行痹方剂中使用比例均较高,痛风和历节更注重补虚,行痹更注重活血化瘀,3种方剂用药相互交叉且有各自特点。
杨丽平宋庆慧朱嘉张万强孔焕宇孔繁飞
关键词:痛风历节行痹组方规律方剂
肾气亏虚型OA未病临床诊断试验的初步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骨性关节炎(OA)患者尿液中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血清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其作为OA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指标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OA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同期确诊的健康人的尿液中CTX-Ⅱ和血清中COMP水平。结果:与健康人群组比较,肾气亏虚型OA未病组与肾气亏虚型OA已病组CTX-Ⅱ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气亏虚型OA未病组、肾气亏虚型OA已病组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组COMP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X-Ⅱ和COMP可作为OA辅助检查指标用于OA的早期诊断。
宋庆慧王金洪何丽清杨丽平朱嘉李莉马渊孔焕宇张万强
586例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聚类分析及与中医体质的关系被引量:32
2012年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三家医院586例50-74岁确诊为膝骨关节炎的女性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收集其四诊信息,并采用SPSS11.5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对586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九种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四诊信息经聚类分析后认为可以分为3个证型,即风寒湿痹型(141例),肾气亏虚型(386例)和痰瘀互阻型(59例)。(2)九种中医体质分布:平和质59例(10.1%),偏颇体质527例(89.9%)。偏颇体质中多见的体质为阳虚质160例(27.3%),气虚质157例(26.8%),阴虚质80例(13.7%)。(3)50~74岁女性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型与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显著相关;肾气亏虚型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痰瘀互阻型与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显著相关。结论:50~74岁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3类比较符合临床实际。偏颇体质以阳虚质、气虚质多见。50~74岁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体质以偏颇体质为多,从不同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来看,风寒湿痹型与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显著相关;肾气亏虚型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痰瘀互阻型与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显著相关。
何丽清闫立杨涛李守国邢桂武李丽孔焕宇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聚类分析
基于复杂网络的3种腰痛证组方规律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复杂网络方法挖掘腰痛方剂配伍规律的可行性。方法:筛选古籍中治疗肾虚、外感和瘀血腰痛的方剂,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建立3种腰痛的药物配伍网络,比较分析3个网络的节点距离、群聚系数和中心性,采用MATLAB编程查找支持度>10%的最大派系进行凝聚子群分析。结果:肾虚、外感腰痛的网络群聚系数较大,核心药物较多。3个网络共找到13个凝聚子群,形成7个基本方骨架。杜仲、当归、牛膝和肉桂是所有子群的共享药物。结论:复杂网络方法可用于方剂配伍的数据挖掘,为配伍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杨丽平张万强宋庆慧朱嘉马渊孔焕宇郑格琳
关键词:腰痛复杂网络数据挖掘组方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的鹤膝风方剂组方规律研究
2013年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鹤膝风治疗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筛选古籍文献中治疗鹤膝风的方剂,规范化后对常用药物进行频数分析和关联分析。量化方剂的性味归经,并以此为变量对方剂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76首方剂,以当归和牛膝使用频率最高,前30味高频药中补气补血药使用最多,以辛温归肝脾经为主。关联规则显示常用药对10个,常用药组9个。所有方剂聚为5类时药性组合特征:甘辛苦-微温-肝肾脾(42%)、苦辛甘-平-肝脾胃(24%)、辛苦甘-温-肝脾心(16%)、辛甘酸-微温-大肠肺胃(9%)、甘苦辛-微温-脾肺肾(9%)。结论:多种分析方法结合能够全面地评价鹤膝风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反映了其治则治法的科学内涵。
杨丽平朱嘉张硕伶张万强马渊宋庆慧
关键词:鹤膝风组方规律聚类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