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395)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永定胡春香兰书斌张德禄王高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结皮
  • 2篇生物结皮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A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有机溶剂
  • 1篇雨型
  • 1篇溶剂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吸收
  • 1篇萃取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活力
  • 1篇净光合
  • 1篇净光合速率
  • 1篇荒漠
  • 1篇光合活性
  • 1篇光合色素
  • 1篇光合速率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胡春香
  • 3篇刘永定
  • 2篇兰书斌
  • 2篇张德禄
  • 1篇徐娟娟
  • 1篇吴丽
  • 1篇吴国樵
  • 1篇王高鸿
  • 1篇饶本强

传媒

  • 1篇中国沙漠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有机溶剂萃取生物结皮中叶绿素a效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参照水体中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萃取测定方法,运用丙酮、乙醇、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4种有机溶剂对不同土质不同发育阶段自然和人工生物结皮中叶绿素a的萃取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有机溶剂从生物结皮中萃取叶绿素a的效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而乙醇法的离散度最低;取样量对萃取效率总体上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在具体的测定中与萃取效率之间存在负相关。4种方法中,DMSO法对藻类占优势的结皮萃取率最高,DMF法对自然结皮的萃取率仅次于DMSO法,在人工结皮中最低;乙醇法和丙酮法的萃取效率普遍较低,而且与结皮属性之间没有明显规律。
兰书斌刘永定胡春香
关键词:有机溶剂萃取生物结皮叶绿素A
风力胁迫对具鞘微鞘藻结皮光合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抵抗风力胁迫是荒漠藻类适应干旱区环境的重要生物学机制,也是藻结皮能够拓殖流沙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有关藻类对风力胁迫的响应机理国内外尚无研究报道。以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 Gom.)人工结皮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强度风力吹蚀对结皮含水量、藻类活力、生物量、及其光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低于当地起沙风(3m/s)还是高于起沙风(5m/s和7m/s)的风力吹蚀,结皮中藻类生物量均明显下降,而且结皮生物量的变化与风速大小和吹蚀时间呈线性关系(y=14.78+0.035a-1.48b,a风速,b时间,r2=0.79)。进一步分析发现,风力吹蚀后结皮中藻类活力并没有降低但主要光合色素和天线色素的含量普遍降低,叶绿素荧光(Fv/Fm)、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净光合速率(Pn)明显下降,并且风速越大,降幅越大。这些结果说明风力胁迫对藻结皮生长和光合活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光合色素代谢合成和电子传递速率引起的,对其生命力没有明显影响。
徐娟娟张德禄吴国樵王高鸿刘永定胡春香
关键词:光合色素细胞活力叶绿素荧光净光合速率
人工藻结皮形成过程中表土非降雨型水分吸收的变化情况被引量:5
2010年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土非降雨型水分吸收对于植物、生物结皮以及一些小型动物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库布齐沙漠中各种水分吸收类型进行了调查,并对人工结皮形成过程中水分吸收的变化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发现,在实验区,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占表土水分吸收量的25.07%~39.83%,其主要是通过水汽吸附机制进行.相比之下,表土从深层土壤吸收的水分更多,大约占到水分吸收量的60.17%~74.93%.人工结皮的形成促进了表土水分的吸收,但吸收水分的增加并非在接种后或结皮形成后立即表现出来,而是在结皮形成后,结皮结构有了一定变化后,表土吸收的水分才出现增加.实验中表土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在接种15天后出现增加;表土持水量的增加则出现在接种后第20天.推测藻丝及其分泌物是结皮增加水分吸收量和保持量的主要贡献者,而且当藻体经历干燥时期死亡之后,它们对水分的吸收以及保持仍具有一定的作用.
兰书斌胡春香饶本强吴丽张德禄刘永定
关键词:生物结皮水分吸收表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