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05010210)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3
相关作者:方庆清刘艳美吕庆荣李雁尹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电气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CO
  • 6篇磁性
  • 4篇纳米
  • 3篇纳米晶
  • 2篇溶胶
  • 2篇溶胶-凝胶法
  • 2篇铁氧体
  • 2篇温度特性
  • 2篇SOL-GE...
  • 2篇SOL-GE...
  • 2篇ZN
  • 2篇CO掺杂
  • 2篇FE
  • 2篇掺杂
  • 2篇O
  • 2篇X
  • 1篇摇摆曲线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射线衍射
  • 1篇室温

机构

  • 9篇安徽大学

作者

  • 9篇吕庆荣
  • 9篇刘艳美
  • 9篇方庆清
  • 8篇李雁
  • 5篇尹平
  • 2篇吴明在
  • 2篇周军
  • 1篇宋学平
  • 1篇杨景景
  • 1篇孙兆奇
  • 1篇陈辉
  • 1篇宋学萍
  • 1篇王保明
  • 1篇王翠平
  • 1篇孙侠
  • 1篇李敏

传媒

  • 3篇安徽大学学报...
  • 2篇功能材料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磁性材料及器...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温度及锌含量对钴锌铁氧体薄膜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锌含量x=0.1—0.4的钻锌铁氧体薄膜.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单一的尖晶石结构,样品的晶化温度较低,晶粒尺寸在12~36nm之间.样品的晶格常数随锌含量的不同有少许变化.磁测量显示,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随锌含量的不同变化显著,这是由Zn2+在尖晶石结构中的占位引起的.变温磁测量显示,样品的居里温度随锌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李雁方庆清吕庆荣刘艳美尹平
关键词:磁性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o_(0.7)Fe_(2.3)O_4纳米晶薄膜结构与磁性
2006年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钴铁氧体Co0.7Fe2.3O4纳米晶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对不同热处理温度样品的结构及磁性进行了测量与分析.测量结果表明,退火400℃时样品已生成单一的尖晶石结构,晶粒尺寸变化范围在15—33nm之间,样品的磁性能强烈地依赖于退火温度的变化;550℃时退火样品获得最大矫顽力1475Oe Co0.7Fe2.3O4薄膜还具有平行膜面方向的择优取向.
李雁方庆清刘艳美吕庆荣尹平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磁性
Co^(2+)含量对钴铁氧体薄膜结构及磁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钴铁氧体CoxFe3―xO4(x=0.2~0.8)薄膜。分别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及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磁性和结构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随Co2+含量增加,样品中的尖晶石相衍射峰逐渐增强,至x=0.8时为单一的尖晶石结构。高Co2+含量(x>0.7)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630℃退火Co0.8Fe2.2O4薄膜矫顽力达156kA/m。Co2+含量的增加还可使晶粒细化。当Co2+含量x=0.8时,可同时获得好的磁性能及小的晶粒。
李雁方庆清吕庆荣刘艳美尹平陈辉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晶粒细化
纳米晶Co_(0.8)Fe_(2.2)O_4薄膜的室温和高温结构及磁性
2007年
采用溶胶-凝胶旋转包覆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CO0.8Fe2.2O4薄膜.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和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磁性和结构进行了室温及高温原位测量;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原子力显微镜测量了样品的成分及表面形貌.室温测量结果表明,400%退火时,样品已生成单一的尖晶石相,随退火温度升高衍射峰增高.样品的晶粒尺寸较小(14.2~29.6 nm),有利于降低磁记录材料的晶界噪音.630%退火样品的矫顽力达到1.56 × 10^5A·m^-1.高温原位测量发现,500%高温时线膨胀系数约为1.3 × 10^-5K^-1,显示样品结构的热稳定性非常好,适合于磁光记录过程.随温度升高,样品由亚铁磁性逐渐过渡到顺磁性.
李雁方庆清吕庆荣刘艳美尹平
关键词:磁性
纳米晶Co_(1-x)Zn_xFe_2O_4薄膜的结构、磁性及温度特性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sol-gel方法制备了纳米晶Co1-xZnxFe2O4(x=0-0.3)薄膜。样品的结构、磁性及表面形貌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400℃退火薄膜已生成单一的尖晶石结构,且样品的晶粒尺寸较小,平均晶粒尺寸在35nm以下。Zn^2+离子含量的增加使样品的晶格常数有少许增大。Zn^2+离子含量对样品的磁性能有较强的影响,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在Zn^2+离子含量x=0.2时达极大值(74.3(A·m^2)/kg)。变温测量显示,样品的磁化强度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当Zn^2+含量从零增加到0.3,居里温度从530.0℃降至341.6℃。
李雁方庆清刘艳美吕庆荣
关键词:磁性
退火对sol-gel法制备的Zn_(0.88)Co_(0.12)O薄膜结构和磁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在玻璃衬底上用sol-gel方法制备了具有室温铁磁性的Zn0.88Co0.12O薄膜,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透射谱(UV-vis)证明Co2+替代Zn2+掺入了ZnO的晶格中。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光致发光谱(PL)中紫外发光峰增强,缺陷相关的可见光辐射减弱。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磁性进行了表征。分析表明,薄膜室温铁磁性源于替位的Co离子,而非形成了第二相,其磁性强弱与退火处理制度有关,取决于替位的Co2+和缺陷引起的载流子之间的耦合程度。
刘艳美方庆清李雁吕庆荣周军吴明在宋学萍孙兆奇
关键词:退火透射光谱
Sol-gel法制备Co_xFe_(3-x)O_4薄膜的结构磁性及温度特性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溶胶-凝胶旋转包覆法在SiO_2衬底上制备了Co_xFe_(3-x)O_4(x=0.2~0.8)钴铁氧体薄膜。样品的磁性、结构及表面形貌分别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X射线衍射仪(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测量与分析,并对Co_(0.8)Fe_(2.2)O_4薄膜进行了高温结构和磁性原位测量。室温测量结果表明,随Co^(2+)含量增加,样品中的尖晶石相衍射峰逐渐增强,至x=0.8时样品形成单一的尖晶石结构,同时获得较高的磁性,矫顽力达到1.56×10~5A/m,并且薄膜的晶粒得到细化。高温原位测量结果表明,在500℃高温下样品的线膨胀系数为1.3×10^(-5)K^(-1),表明Co_(0.8)Fe_(2.2)O_4薄膜结构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李雁方庆清吕庆荣刘艳美尹平
关键词:磁性微结构
Co掺杂对ZnO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8
2007年
采用PVA溶胶-凝胶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Zn1-xCoxO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不同Co含量对其微结构的影响.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Zn0.88Co0.12O样品室温下的磁性.采用荧光光谱仪研究了Zn1-xCoxO样品室温下的发光特性,分析掺杂含量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掺杂含量的增加,蓝光发光峰有一定的红移现象.
杨景景方庆清王保明王翠平周军李雁刘艳美吕庆荣
关键词:ZNO掺杂
Co掺杂对ZnO纳米棒阵列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70℃水热反应制备高密度排列的Zn1-xCoxO(x=0.05,0.10和0.15,统记为ZnCoO)纳米棒阵列,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光致发光光谱(PL)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o2+替代Zn2+掺入了ZnO的晶格中,纳米棒沿[0001]方向垂直生长在含ZnO种子层的玻璃上,纳米棒平均直径约为150nm,长4.5μm.ZnO种子层和Co掺杂在ZnCoO纳米棒成核和择优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PL光谱是由宽紫外光带(UV)和可见光(VL)构成.ZnCoO纳米棒阵列UV峰位与纯ZnO的相比发生了蓝移.随着Co含量的增加,UV峰明显宽化并发生红移.文中对紫外峰的宽化和红移起因以及ZnCoO阵列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刘艳美孙侠李敏吕庆荣宋学平吴明在方庆清
关键词:ZNO纳米棒阵列光致发光CO掺杂X射线衍射摇摆曲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