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091189)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吴承亮谢健叶福生李清林尹华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髓核
  • 2篇细胞
  • 2篇骨痹
  • 2篇病证
  • 2篇病证结合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 1篇代谢组学技术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信号转导通路
  • 1篇氧化应激
  • 1篇氧化应激诱导
  • 1篇生物学
  • 1篇衰老
  • 1篇衰老过程
  • 1篇髓核细胞
  • 1篇通路
  • 1篇强直
  • 1篇强直畸形

机构

  • 5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作者

  • 4篇吴承亮
  • 2篇谢健
  • 2篇叶福生
  • 1篇毛强
  • 1篇王玲
  • 1篇尹华
  • 1篇单乐天
  • 1篇李清林
  • 1篇金红婷
  • 1篇廖菲
  • 1篇童培建
  • 1篇肖鲁伟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氧化应激诱导兔髓核细胞衰老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氧化应激诱导兔髓核细胞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3月龄新西兰雌性大白兔10只,无菌条件下酶消化法分离其髓核细胞。原代培养兔髓核细胞传第一代,将生长良好的髓核细胞制成细胞悬液,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阻断组。空白组为正常髓核细胞;模型组以浓度为0.36mmo.lL-1过氧化氢作用1h,造成髓核细胞的氧化应激模型;阻断组以p38MAPK抑制剂预处理髓核细胞30min后,再按照模型组造成氧化应激模型。各组经上述处理后继续培养48h,进行髓核细胞形态学观察,同时检测髓核细胞增殖率、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活性及细胞周期,最后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各组髓核细胞形态未出现显著变化,但模型组和阻断组的细胞分布密度较稀疏、并有典型衰老改变,主要表现为:细胞增殖减慢、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蓝染率增加、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等(与空白组相比P<0.05)。其中模型组衰老程度最为严重,阻断组则抑制了部分衰老改变(与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是介导氧化应激诱导兔髓核细胞衰老和凋亡过程的关键通路之一。
吴承亮谢健廖菲
关键词:髓核细胞氧化应激信号转导P38MAPK细胞衰老
兔髓核与纤维环细胞生物学特性差异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同时建立兔髓核细胞与纤维环细胞体外培养模型,比较两者生物学特性差异。方法:新西兰大白兔5只(2~3kg,雌雄不限),无菌条件下分离髓核及纤维环,酶消化法联合组织块法含15%FBS的DMEM/F12(1∶1)培养液培养,当细胞90%融合后进行传代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测细胞形态,台盼蓝染色测定细胞活力,甲苯胺蓝和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分析比较髓核细胞与纤维环细胞形态、活力、增殖的差异。结果:原代及第1代髓核细胞和纤维环细胞形态上无明显差异,第2代髓核细胞开始有空泡出现。髓核细胞较纤维环细胞贴壁时间晚、细胞活力低;原代髓核细胞从第9天开始增殖速度较纤维环细胞慢(P<0.05)。结论:纤维环细胞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髓核细胞。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可能是由髓核发生衰退引起,从而局部生物力学改变,导致纤维环破裂等组织结构的改变及功能的丢失。
谢健童培建肖鲁伟金红婷吴承亮单乐天毛强潘佳菲
关键词:椎间盘细胞培养
骨痹病证结合研究进展
"骨痹"属于五体痹之一,是指由六淫之邪侵扰人体筋骨关节,闭阻经脉气血,出现肢体沉重、关节剧痛,甚至发生肢体拘挛屈曲,或强直畸形。关于骨痹的最早记载见于《内经》。《素问·长刺节论》曰:"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
叶福生吴承亮
文献传递
骨痹病证结合研究的若干进展被引量:13
2012年
“骨痹”属于五体痹之一,是指由六淫之邪侵扰人体筋骨关节,闭阻经脉气血,出现肢体沉重、关节剧痛,甚至发生肢体拘挛屈曲,或强直畸形。关于骨痹的最早记载见于《内经》。
叶福生吴承亮
关键词:病证结合骨痹关节剧痛强直畸形骨关节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医药现代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代谢组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后基因时代的全新组学技术。代谢组学技术在方法学上具有融整体、动态、综合、分析于一体的特点,符合中医治疗疾病和中药作用的整体性原则,给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在评价中药的疗效、安全性,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中药作用模型的鉴别和确证,新药的筛选和开发、以及疾病的诊断等领域展示了其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随着代谢组学的应用,必将大大加速中医药研究的现代化进程。
李清林王玲尹华
关键词:代谢组学中医药现代研究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