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KM200710028021)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新旺王磊任丽敏张静马兰花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湛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成瘾
  • 3篇吗啡
  • 2篇行为敏感化
  • 2篇药物成瘾
  • 1篇胆碱
  • 1篇胆碱能
  • 1篇胆碱能激动剂
  • 1篇胆碱能系统
  • 1篇递质
  • 1篇信号
  • 1篇学习记忆
  • 1篇学习记忆功能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 1篇抑郁
  • 1篇抑郁情绪
  • 1篇应激
  • 1篇应激诱导
  • 1篇神经递质
  • 1篇神经递质含量

机构

  • 7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作者

  • 7篇李新旺
  • 2篇马兰花
  • 2篇任丽敏
  • 2篇张静
  • 2篇王磊
  • 1篇于斌
  • 1篇于萍
  • 1篇焦晶晶
  • 1篇朱小林
  • 1篇王佳
  • 1篇崔睿思
  • 1篇魏曙光

传媒

  • 2篇心理学报
  • 2篇心理科学进展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药物成瘾机制的脑成像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药物成瘾是一种由于长期滥用成瘾性物质所引起的大脑神经细胞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和功能改变的大脑慢性疾病。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为研究药物成瘾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不但可以把人类自身作为研究对象;而且可以在整体、环路、细胞和分子各个水平上对脑的内部结构和生理特点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观察,对全脑的活动过程进行探测分析,有利于发现影响成瘾的特定脑区,还可用于检测不同脑区在成瘾行为中的交互作用。脑成像技术在药物成瘾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深入到分子水平,即检测成瘾过程中脑内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神经递质受体的上调、下调、受体亲和力等;另一个是对神经系统的宏观活动和整体结构的研究,通过测量大脑的血流量或新陈代谢等情况来反映大脑状态。
王磊任丽敏李新旺
关键词:大脑神经细胞成瘾机制脑成像技术神经递质含量神经递质受体
中枢胆碱能系统对吗啡成瘾的影响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08年
介绍了中枢胆碱能系统对吗啡成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吗啡成瘾过程中伏隔核等脑区细胞间乙酰胆碱水平发生了改变;去除伏隔核等脑区胆碱能细胞强化了吗啡成瘾行为;胆碱能激动剂和抑制剂都能干预吗啡成瘾、但机制可能不同——前者可能通过与多巴胺能交互作用来实现,后者可能通过干扰记忆或者加速吗啡代谢而发挥作用;胆碱能受体对吗啡成瘾也具有重要影响。
李新旺于萍
关键词:吗啡成瘾乙酰胆碱胆碱能激动剂
石杉碱甲对应激诱导的吗啡行为敏感化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为探讨石杉碱甲对应激诱导的吗啡行为敏感化表达的影响,将40只动物随机分为5组:盐水组、石杉碱甲组、吗啡组、应激组、石杉碱甲+应激组。实验发现,急性/慢性空瓶应激都能够激发吗啡行为敏感化的表达,而石杉碱甲能够显著抑制空瓶应激的这种激发作用。经过吗啡点燃后,急性空瓶应激并不能显著影响动物的行为敏感化,提示与成瘾性药物的再现相比,空瓶应激对动物的影响力度较小。研究结果表明,石杉碱甲能够抑制急性/慢性空瓶应激诱导的吗啡行为敏感化表达,表明这类胆碱酯酶抑制剂有可能成为治疗药物依赖的潜在药物。
张静李新旺马兰花
关键词:石杉碱甲行为敏感化吗啡应激
二级强化程序在药物成瘾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二级强化程序是一种以物质的强化效应为基础,评价药物的精神依赖性潜力的方法,将其应用到自身给药实验中,即为二级强化自身给药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动物在条件性刺激的影响下按压杠杆以寻求药物的行为反映了其对成瘾性药物的渴求。使用二级强化程序,人们发现:条件性刺激既能够影响觅药行为的获得和保持,也能够影响这种行为的消退;伏隔核的核区、杏仁核基底外侧部和内侧前额皮层等部位在药物相关的条件性刺激诱导动物产生觅药行为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级强化程序的应用为开发治疗药物成瘾的物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张静李新旺马兰花
关键词:药物成瘾
MK-801与环境线索交互作用对吗啡行为敏感化的影响
2007年
为探讨MK-801与环境线索交互作用对吗啡诱导行为敏感化的影响,将4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K-801组,吗啡组(匹配和非匹配)和MK-801+吗啡组(匹配和非匹配)。行为敏感化模型建立分为发展期,戒断期和表达期三个阶段。实验结果发现:同时给予MK-801(0.1mg·kg-1)会促进吗啡(5mg·kg-1)诱导大鼠行为敏感化的发展,而且会使MK-801成为大鼠行为敏感化表达所必需的条件性刺激。MK-801的内部线索作用过强,从而削弱了环境的外部线索作用。研究结果表明:MK-801对吗啡诱导行为敏感化的影响存在状态依赖(state-dependency)现象,提示在NMDA受体与行为敏感化关系的研究中应考虑选择刺激特性更小的药物。
于斌李新旺王佳王磊任丽敏
关键词:吗啡MK-801行为敏感化
信号追踪程序在药物成瘾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神经生物机制被引量:1
2009年
信号追踪行为可以描述为经过条件刺激(CS)与无条件刺激(US)的重复匹配呈现后,动物表现出的指向CS的一系列复杂运动反应。如在给予食丸之前先呈现杠杆,通常大鼠会趋近、接触杠杆,并对杠杆做出抓、舔、咬等反应。而且这种信号追踪行为在可能会导致奖赏延迟获得、甚至没有奖赏的情况下仍然存在,说明这种行为是一种强迫性反应模式,
魏曙光李新旺
关键词:药物成瘾信号
甘丙肽对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09年
近年来研究发现甘丙肽(Galanin,GAL)等神经内分泌肽对啮齿类动物的多种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调节啮齿类的多种学习记忆功能及焦虑和抑郁情绪。在一些和焦虑、抑郁相关的脑区,如蓝斑、中缝背核、下丘脑、海马、终纹床核以及杏仁核中GAL高度表达,这暗示着GAL和焦虑抑郁情绪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联。除此之外,GAL还可以调节阿片类药物的戒断症状。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多种模型研究所揭示的GAL对啮齿类动物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及其相应的神经生理机制。
朱小林李新旺焦晶晶崔睿思
关键词:焦虑抑郁情绪甘丙肽啮齿类动物学习记忆功能GAL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