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1174)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常正奇许建中张泽华罗飞李力韬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维生素D缺乏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亚群
  • 1篇细胞
  • 1篇细胞亚群
  • 1篇小鼠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 1篇淋巴细胞亚群
  • 1篇结核
  • 1篇结核患者
  • 1篇脊柱
  • 1篇脊柱结核
  • 1篇脊柱结核患者
  • 1篇T淋巴细胞
  • 1篇T淋巴细胞亚...
  • 1篇BALB/C
  • 1篇BALB/C...

机构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张泽华
  • 2篇许建中
  • 2篇常正奇
  • 1篇林得志
  • 1篇杨会峰
  • 1篇罗飞
  • 1篇李力韬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维生素D缺乏对脊柱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25(OH)D3缺乏对脊柱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的获得性免疫的影响,为完善人群结核病防治策略补充依据。[方法]选择2008~2010年间在本院骨科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48例为实验组,39例健康献血者为对照组,ELISA Kit试剂盒测定血清中25(OH)D3水平,流式细胞分析仪(美国BD公司生产)、免疫荧光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分析25(OH)D3与T细胞亚群相关性。[结果]脊柱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25(OH)D3水平普遍下降,其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5(OH)D3与CD4+/CD8+相关性较强(P实验组=0.014,P对照组=0.002),呈正相关关系,且实验组系数比对照组更高。[结论]25(OH)D3缺乏的脊柱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的获得性免疫水平下降,补充25(OH)D3可能成为防治脊柱结核的有效措施。
林得志张泽华李力韬常正奇杨会峰许建中
关键词:维生素D缺乏脊柱结核T淋巴细胞亚群
维生素D缺乏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采用BALB/c小鼠建立维生素D(VD)缺乏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 将BALB/c小鼠分成正常组、VD+组及VD-组,测4~10、12周小鼠体质量,并观察其运动习性,8、12周期间饮食消耗;12周时测血浆VD、清蛋白水平;将VD缺乏老鼠10只分为组Ⅰ继续遮光加正常饮食,组Ⅱ正常环境加正常饮食,6周后测VD水平.结果 正常组与VD+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组与VD-组8周时日平均消耗饲料,有差异,12周时无差异;正常组、VD+组、VD-组血浆清蛋白分别为(33.2±1.04)、(32.4±0.53)、(32.8±0.67)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与VD+组血浆VD水平无显著差异,VD-组血浆VD水平下降到正常的20%以下;6周后,组Ⅰ、组Ⅱ VD水平分别为(18.46±1.53)、(58.46±5.53)nmol/L(P<0.001).结论 通过控制维生素来源建立维生素D缺乏BALB/c小鼠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常正奇张泽华罗飞许建中
关键词:维生素D缺乏BALB/C小鼠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