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435)

作品数:14 被引量:66H指数:5
相关作者:马存明廖海黎李明水喻梅王凯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建筑科学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风洞
  • 9篇风洞试验
  • 3篇气弹
  • 3篇气弹模型
  • 3篇桥梁
  • 2篇道桥
  • 2篇抖振
  • 2篇断面
  • 2篇悬索
  • 2篇悬索桥
  • 2篇管道桥
  • 2篇风致
  • 2篇大跨度
  • 1篇弹簧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响应
  • 1篇动力特性
  • 1篇抖振力
  • 1篇抖振响应
  • 1篇独塔

机构

  • 12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西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重庆交通科研...
  • 1篇中铁第一勘察...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四川省铁路产...

作者

  • 8篇马存明
  • 7篇廖海黎
  • 5篇李明水
  • 4篇喻梅
  • 3篇王凯
  • 3篇罗楠
  • 2篇曾要争
  • 2篇刘明
  • 1篇秦浩
  • 1篇倪燕平
  • 1篇李少鹏
  • 1篇洪浩
  • 1篇潘毅
  • 1篇贾宏宇
  • 1篇左雷斌
  • 1篇刘君
  • 1篇杨圣春
  • 1篇郑史雄
  • 1篇段青松
  • 1篇胡国辉

传媒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工业建筑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建筑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公路交通技术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 1篇公路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风洞试验测量技术被引量:3
2013年
以风洞试验中的气动弹性模型表面的标记点为载体,运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对CCD摄像机高频采集的灰度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标记点在时间序列下的位移值,从而得到待测结构的振动响应。通过介绍数字图像相关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风洞试验中的应用,并将其与激光位移计进行对比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优越性。
何能廖海黎马存明王凯曾要争曾力
关键词:数字图像相关风致振动风洞试验非接触
宽幅分体箱梁涡振性能及其抑振措施被引量:10
2019年
为研究宽幅分体箱梁桥梁涡激振动特性及其相应振动抑制方法,以某主梁总宽度为64.1 m的分体箱梁大跨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在均匀流场下对1∶70缩尺比节段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首先研究了主梁成桥态在0°、±3°和±5°五种不同来流攻角下的涡激振动特性;其次,考察了单一气动措施(包括设置水平气动翼板、封闭中央开槽、隔涡网以及检修车轨道导流板),以及各种组合措施对主梁涡激振动的影响,检验了这些措施对主梁颤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宽幅分体式双箱梁在5个风攻角下均发生了竖向自由度涡激共振,其中最不利攻角为3°,竖向振幅最大值为0.69 m,超过《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限值的70%;设置隔涡网和采用组合气动措施后,较原始主梁,涡振振幅下降50.7%~98.6%;尽管抑振措施使主梁颤振临界风速降低6%~15%,但仍满足抗风设计要求.
马存明王俊鑫罗楠李泓玖廖海黎
关键词:气动措施涡激共振风洞试验悬索桥
大跨管道悬索桥抗风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大跨度管道悬索桥,由于没有桥面板,其抗风特性与普通悬索桥具有一定的差异,目前没有专门的管道桥抗风规范,抗风问题已成为管道桥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文章以某大跨度管道悬索桥为工程背景,总结山区峡谷管道桥设计风参数的选取方法,得到管道桥桥面高度处的设计风速。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获取了管道桥的气动力系数,为桥梁的抗风设计提供重要参数。通过节段段模型动力试验,详细研究了该桥的气动性能。最后给出了管道桥的全桥气弹模型试验的风致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跨度不超过300 m的管道悬索桥具有很好的抗风安全性,为以后管道桥抗风规范的编写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王凯张光举曹平辉
关键词:管道桥悬索桥节段模型气弹模型风洞试验
大跨度桥梁斜风作用下抖振响应现场实测及风洞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基于现场实测和全桥气弹模型风洞实验,对大跨度桥梁在斜风作用下的抖振响应进行了研究。在西堠门大桥上安装了GPS位移测量系统和加速度传感器,对桥梁在施工和成桥阶段的风速、风压和抖振响应进行了同步现场实测。然后设计1∶124的全桥气弹模型,进行了该桥在正交风与斜向风作用下的抖振响应风洞试验。对现场实测数据和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测数据与风洞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度桥梁在斜风作用下的抖振响应幅值可能达到甚至超过同等风速正交风作用下的响应值。因此,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分析中考虑斜风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本桥在斜风作用下抖振响应的现场实测和全桥风洞试验结果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关于斜风作用下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的有益结论。
喻梅廖海黎李明水马存明刘明
关键词: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风洞试验全桥气弹模型
西堠门大桥桥位处风场特性实测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安装在西堠门大桥上的超声风速仪和螺旋桨式风速仪对西堠门大桥桥址区风场特性进行了长期连续现场观测。基于现场实测结果,对季风气候下桥位处的脉动风湍流强度、阵风因子、湍流积分尺度、脉动风速功率谱密度、平均风速剖面以及脉动风速空间相关性等参数进行了分析。这些观测结果可为我国沿海地区风场特性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并为其他相似大跨度桥梁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喻梅倪燕平廖海黎李明水刘明马存明
关键词:风场特性风速谱
矩形断面抖振力展向相关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研究紊流作用下钝体的非定常气动力(抖振力),以矩形断面为例,通过测压试验研究不同紊流积分尺度下的非定常气动力的分布特性,并结合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现有导纳识别方法的缺陷,进而提出基于三维统计理论的两波数三维导纳初步识别方法。结果表明:对于矩形这类钝体断面,其在紊流下的抖振力特性与流线型箱梁(桥梁主梁)接近,即抖振力的相关性高于脉动风速的相关性,且与紊流积分尺度成正比。另外,理论分析结果与实测数据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进一步表明传统的二维导纳函数无法反映真实的非定常气动力展向分布情况,而两波数的三维导纳则可揭示展向不同尺度漩涡都对抖振力的贡献。
李少鹏李明水马存明
关键词:抖振力风洞试验
四川稻城亚丁机场航站楼风洞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四川稻城亚丁机场航站楼造型独特,处于高海拔地区,对风荷载作用较为敏感。现采用1∶100的刚性测压模型进行风洞试验,取得了24个风向角下结构表面测压点的分区体型系数、平均风压系数和位移风振系数,并详细研究了不同风向角下位移风振系数和风荷载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任意风向角下,结构各区域的平均风压系数大多为负值,风荷载以负压为主;结构的位移风振系数较稳定,只有顶盖中心等区域,平均风压系数和位移风振系数均较大,其等效风荷载较大,需进行受力校核。
潘毅李玲娇马存明罗楠
关键词:风洞试验风向角体型系数平均风压系数位移风振系数
“释能法”加固石拱桥结构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旧老石拱桥承载力不足、常规加固方法工程代价大的问题,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采用"释能法"加固对提高无铰石拱桥承载力的影响,得出了释能拱在不同荷载等级作用下的P—ε曲线。分析表明,采用释能法只是改变石拱桥拱脚的约束形式,能够改变无铰拱的受力形态,改善拱圈结构的内力分布,即能实现提高拱桥承载力的目的。表明,采用"释能法"加固石拱桥提高其承载力是可行的。
杨圣春胡国辉
关键词:释能法石拱桥拱脚
山区峡谷大跨钢桁梁桥抗风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山区气象条件非常复杂,对跨越山区峡谷的大跨桥梁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山区大跨桥梁的抗风问题已成为山区大跨桥梁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针对桥梁抗风特性,首先介绍了山区峡谷桥梁设计风参数的选取方法和结果,其次介绍了两座钢桁梁桥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的过程和结果,然后针对主梁出现的风致振动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优化试验,最后对优化试验的各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出抗风特性最优的抑振措施,满足了桥梁抗风设计的要求,为以后类似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王凯廖海黎刘君
关键词:钢桁梁风洞试验颤振
山区高墩桥梁的多点激励随机响应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研究山区高墩桥梁在地震动作用下的特殊抗震性能,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研究了场地效应、相干效应及行波效应对高墩桥梁在强地震多点激励下的随机响应规律,及墩高变化对高墩桥梁地震响应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场地效应对高墩桥梁地震响应影响明显,软场地墩的位移值约为硬场地的12倍,行波效应的影响次之,相干效应的影响最小。场地效应对桥梁的影响大小取决于场地卓越频率是否接近于桥梁自振频率;行波效应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场地时桥墩最小的位移值约为最大值的30%,软场地时最小值约为最大值的60%;与场地效应和行波效应相比,部分相干效应对桥墩顺桥向位移影响较小。对于山区高墩桥梁随机地震响应分析,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的多点激励分析是必要的。应对有可能的桥型(不同墩高和墩高差)进行分析,以确定地震力最小的桥型并注意桥梁截面抗力的提升和附加减震措施。
喻梅贾宏宇洪浩郑史雄罗楠
关键词:桥梁工程高墩桥梁多点激励地震响应相干效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