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9-G3-02)
- 作品数:8 被引量:84H指数:5
- 相关作者:陈红卫赵钢生吴立军赵胜春张根福更多>>
- 相关机构:义乌市中心医院温州医学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义乌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胫骨平台后外侧临床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对膝关节外后方的主要神经血管结构进行解剖测量,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20具成人下肢标本,解剖并测量与膝关节后外侧入路相关的主要血管、神经的走形特点。结果:膝关节后外侧主要神经有腓总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和腓肠肌外侧头肌支,主要血管有膝下外侧血管、胫前动脉和腓动脉。结论:膝关节后外侧入路临床解剖学为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提供了应用解剖学基础。
- 陈红卫赵钢生杨新东潘俊吴立军
- 关键词:胫骨平台手术径路解剖学
- 手术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6例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男4例,女2例;年龄20~58岁,平均38.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例,高处坠落伤2例,跌伤1例。其中后外侧骨折2例,后内侧骨折1例。结果本组6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7.2个月。无切口感染,无术中血管神经损伤,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无骨不愈合,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骨折再移位。术后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定评分标准:优1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66.7%。结论手术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 陈红卫赵钢生赵胜春
- 关键词:胫骨平台陈旧性骨折
-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治疗进展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前临床上没有一种理想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分型系统,有待于临床工作者进一步完善。由于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特殊性,目前手术入路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用传统的手术技术和手术入路很难达到满意的复位和固定。经改良的后侧入路手术治疗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在临床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各种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本文拟就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分型、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等方面作一综述。
- 陈红卫赵钢生潘骏吴立军
-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科手术
- 螺旋CT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56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行X线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分析CT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结果:本组56例,CT分型:Ⅰ型10例(17.8%);Ⅱ型,后外髁劈裂骨折5例(8.9%);Ⅲ型,后外髁塌陷骨折16例(28.6%);Ⅳ型,后外髁劈裂塌陷骨折2例(3.6%);Ⅴ型,后内髁劈裂及后外髁塌陷骨折23例(41.1%)。经X线片做出诊断47例,漏诊2例(3.6%),可疑4例(7.1%),3例X线提示裂纹骨折,CT扫描和三维重建显示粉碎骨折(5.4%)。结论:螺旋CT检查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诊断、骨折分型、显示骨折移位程度和骨折碎骨片方面,均优于X线检查。
- 陈红卫王向明吴国森赵钢生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
- 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CT分型与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根据CT分型应用适宜方法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共收治胫骨平台后髁骨折12例,CT分型Ⅰ型2例,Ⅱ型1例,Ⅲ型1例,Ⅳ型5例,V型3例.根据分型分别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12例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膝关节屈曲95°~140°,中位数123.4°,伸直0°~7°,中位数3.4°.膝关节Hss评分82 ~100分,中位数94.8分,效果满意.结论: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根据CT分型指导临床治疗,骨折复位好,功能恢复满意.
- 莫文海陈红卫
- 关键词:胫骨平台后髁骨折CT分型
- 扩展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扩展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扩展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3~70岁,平均(38.4±7.7)岁。左膝7例,右膝8例。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高处坠落伤7例,平地跌倒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4 d,平均5.6 d。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9.7个月。术后行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和CT扫描示14例解剖复位,1例有3 mm的台阶。骨折愈合时间8~14周,平均9.6周。无伤口并发症、骨不愈合、钢板松动或断裂、膝关节外翻畸形和骨折再移位,无腓总神经和血管损伤。在最终的随访时,膝关节伸直(2.1±2.1)°和屈曲(120.6±18.9)°。膝关节Rasmussen功能总评分25.0±2.8,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扩展的前外侧入路可充分显露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块,有利于复位,与传统的前外侧入路相比可更安全有效地偏后放置外侧支撑钢板。
- 陈红卫王子阳李军赵胜春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前外侧入路
- 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行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4周。无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骨折再移位,无腓总神经损伤。1例后外侧粉碎骨折脱位者,行走后疼痛和活动受限,其余均达解剖复位。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价:优10例,良5例,可1例。结论改良的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陈红卫赵钢生张根福潘俊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5
- 2011年
-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获得随访的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8~68岁,平均39.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3例,高处坠落伤8例.按Khan骨折分型:后内侧骨折7例,后外侧骨折8例,同时累及后内及后外侧骨折6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采用胫骨平台后内侧入路7例,胫骨平台后外侧入路8例,后内外联合人路6例.结果 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2个月.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骨折均愈合,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骨折再移位.术后Rasmussen膝关节功能为13~30分,平均24.2分,其中优1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0.5%;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0~18分,平均15.6分,其中优13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术后1例膝关节伸屈活动明显受限,经二期关节镜下松解并行功能锻炼后改善;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经向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及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后疼痛缓解.结论 膝关节后内侧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有利于平台后侧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具有暴露清楚、内固定安放方便、创伤小及临床疗效好等优点.运用合适的内固定和恰当的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陈红卫赵钢生张根福潘骏吴立军陈旭宏金国华陈欣赵胜春鲍丰
- 关键词:胫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