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925035)

作品数:92 被引量:430H指数:12
相关作者:孔维佳刘波王彦君张松胡钰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1篇前庭
  • 27篇细胞
  • 13篇耳蜗
  • 12篇受体
  • 10篇眩晕
  • 10篇毛细胞
  • 9篇蛋白
  • 9篇前庭代偿
  • 8篇肿瘤
  • 8篇内耳
  • 8篇基因
  • 8篇氨基丁酸
  • 7篇前庭内侧核
  • 7篇膜片
  • 7篇膜片钳
  • 7篇Γ-氨基丁酸...
  • 6篇突变
  • 6篇线粒体
  • 5篇血管
  • 5篇缘细胞

机构

  • 92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浙江省中医院
  • 2篇广州市儿童医...
  • 2篇解放军第45...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香港大学
  • 1篇湖北省新华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93篇孔维佳
  • 22篇刘波
  • 16篇王彦君
  • 12篇胡钰娟
  • 12篇张松
  • 12篇郭长凯
  • 8篇韩月臣
  • 8篇刘俊
  • 6篇李擎天
  • 6篇杨阳
  • 6篇李隽
  • 5篇彭炜
  • 5篇陈雄
  • 5篇乐建新
  • 5篇王琼
  • 5篇王莹
  • 5篇赖嫦芹
  • 5篇邹宇
  • 4篇张丹
  • 4篇钟毅

传媒

  • 16篇临床耳鼻咽喉...
  • 1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0篇中华耳科学杂...
  • 5篇中华耳鼻咽喉...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癌症
  • 2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耳...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2篇2009
  • 22篇2008
  • 12篇2007
  • 17篇2006
  • 13篇2005
  • 1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摇头刺激对健康青年人前庭脊髓反射功能的影响
2008年
目的:定量分析健康青年人摇头后静态姿势稳定性的变化,初步探讨摇头刺激对人体前庭脊髓反射功能的影响。方法:28例健康青年人进行静止头位和摇头后的静态姿势描记,计有4种测试条件:①头部直立,睁眼(T1);②头部直立,闭眼(T2);③摇头后,睁眼(T3);④摇头后,睁眼(T4),每种测试条件均静态直立30s。摇头的方法为:头部向下倾30°,以左右方向30°做水平面摇头20 s,频率2 Hz。摇头结束后,头置于正中水平位,分别记录睁眼和闭眼的姿势稳定性。静态姿势描记仪记录不同测试条件下身体直立时足底压力中心晃动的平均速度(sway velocity,SV)为研究参数。结果:本组受试者均未在摇头后发生倾倒。①分析摇头刺激对姿势平衡的影响:睁眼时摇头前后,即T3与T1比较SV增加了(4.60±6.36)%;而闭眼时摇头前后,即T4与T2比较SV增加了(8.86±8.27)%,这两增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9,P<0.01)。②分析视觉在静态和动态头位下维持平衡中的作用:静止头位下,T2与T1比较SV增加了(9.83±5.10)%;摇头后,即T4与T3比较SV增加了(14.05±6.89)%,增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2,P<0.01)。结论:摇头刺激可干扰前庭觉信息传入,影响健康人体的前庭脊髓反射功能,导致静态姿势平衡功能降低,且当视觉同时受到干扰时对姿势平衡的影响更为显著。人体为维持摇头后直立平衡,存在对感觉信息的重新整合机制。
刘波孔维佳赖嫦芹吴媛媛冷杨名
关键词:前庭脊髓反射健康人
GATA-3和T细胞相关性染色质重塑被引量:2
2009年
吴丽莎王彦君孔维佳
关键词:T细胞染色质重塑
复位治疗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姿势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耳石复位治疗(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CRP)对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SC-BPPV)患者姿势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5例PSC-BPPV患者在CRP前、后进行4种站立条件下的姿势稳定性测试,①坚硬平板、睁眼(T1);②坚硬平板、闭眼(T2);③海绵垫、睁眼(T3);④海绵垫、闭眼(T4)。以配对的25名正常人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身体直立时足底压力中心的平均晃动速度(sway velocity,SV)为研究参数。结果①CRP前患者SV均较健康对照组增加,T1时有显著性差异(t=2.442,P=0.022);T2~T4有极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3.529、5.799和4.312,P<0.01);②CRP后除T1外(t=1.808,P=0.083),T2~T4时,患者身体晃动SV较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2.487、2.248和2.897,P<0.05);③CRP后患者姿势稳定性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1和T2时SV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分别为1.388和2.022,P>0.05);T3和T4时SV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分别为1.488和2.327,P<0.05)。结论CRP可提高PSC-BPPV患者姿势稳定性,但与正常人仍有一定差异,提示PSC-BPPV患者可结合CRP和前庭康复治疗提高姿势平衡能力。
刘波孔维佳
关键词:耳石膜体位半规管眩晕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植入电极的影像学检查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 探讨建立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观察人工耳蜗植入电极方法 ,并比较X线摄片方法与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方法的耳蜗内电极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8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全部作术后X线摄片检查。其中 9例用经眼眶前后位摄片 ,9例采用侧斜位 6 0°摄片。 3例患者施行术后螺旋CT扫描及内耳三维重建方法。结果  2种投射头位的X线摄片均可显示电极形态及单个电极对 ,可间接判断电极在耳蜗内的植入深度。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图可直观地显示耳蜗形态、电极形态及其在耳蜗内植入的深度 ,可清晰识别单个电极对。结论 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方法可直观观察植入电极的形态及位置 ,可准确判断电极在耳蜗内植入的深度 。
孔维佳马辉韩萍乐建新熊新高朱立新戴陈凯
关键词: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植入影像学检查
前庭代偿过程中I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在前庭内侧核中的变化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前庭内侧核(medialvestibular nuclei,MVN)内I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group I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GluR1)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8只,分为迷路破坏组(20只)和对照组(8只),前者破坏单侧迷路,对照组手术方式相同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破坏术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2h、36h、7d、30d)两组动物MVN内mGluR1的表达变化。结果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可诱导同侧MVN区I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mGluR1减少,术后12h最少,术后36h开始增加,至术后7d和30d后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侧和术侧的变化趋势相同。结论单侧迷路破坏术后可诱导MVN区I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mGluR1减少。初级前庭传入或中枢前庭神经元的静息放电降低可能与I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亚型mGluR1减少有关,但其在前庭代偿中的作用尚有待研究。
张亚民孔维佳刘俊胡钰娟
关键词:前庭代偿代谢性谷氨酸受体
不同病毒载体感染内耳组织的比较研究
2009年
目的通过血清5型重组腺病毒和血清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感染大鼠内耳组织的比较研究,筛选出更适合内耳基因治疗的病毒载体。方法一定体积的血清5型重组腺病毒液和血清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液经圆窗膜注入鼓阶外淋巴液,通过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免疫组化、Western免疫印迹及听性脑干反应等方法对两种载体所携带报告基因的表达部位、表达时程以及两种病毒本身对内耳组织细胞生活状态的影响加以比较。结果血清5型重组腺病毒和血清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所携带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均可在前庭膜、血管纹、基底膜、盖膜、螺旋神经节区及转染对侧耳表达。rAAV2携带的EGFP蛋白第14天表达开始明显增多,第60天仍可检测到高表达。rAd5携带的EGFP蛋自在耳蜗组织内的表达高峰维持在第1~21天,在30天时表达明显减弱。结论腺病毒的优势在于其基因表达的迅速和高效,而腺相关病毒载体以其长的表达时程,低组织细胞毒性在内耳基因转染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杨阳孔维佳胡钰娟钟毅赵学艳彭炜
关键词:腺病毒腺相关病毒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内耳
单侧前庭功能低下患者计时平衡试验及静态姿势描记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观察单侧前庭功能低下(unilateral vestibular hypofunetion,UVH)患者的计时平衡试验和静态姿势描记,探讨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5例 UVH 患者和9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如下静态直立试验:①标准 Romberg 试验;②双脚平行分开直立试验;③强化 Romberg 试验(踵趾足位站立);④单足直立试验。每种测试条件下分别睁眼和闭眼站立,用秒表记录①~④试验中维持平衡的时间,同时用静态姿势描记记录①、②条件下的身体晃动平均速度。结果①计时平衡试验:UVH 组采取踵趾位和单足站立时,维持平衡时间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01);②静态姿势描记:采用标准 Romberg 位和双脚分开站立,UVH 组和对照组相比,睁眼时2组身体晃动平均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分别是0.118和0.110)。而闭眼时 UVH 组身体晃动平均速度较对照组增加,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01);③对于 UVH 组和对照组,无论睁眼或闭眼,采用双脚分开站立时,身体晃动平均速度均较标准 Romberg 位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0.05或<0.001);④踵趾位和单足站立时的各计时结果与其标准 Romberg 站立和双足分开站立时的各身体晃动平均速度间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评估 UVH 患者平衡功能时,踵趾位和单足直立计时平衡试验是对静态姿势描记试验的补充,两种方法可在临床中结合应用;进行静态姿势描记试验时,应考虑足位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刘波孔维佳赖嫦芹胡钰娟
关键词:肌肉骨骼平衡眩晕前庭疾病
人鼻咽癌CNE细胞摄取^(99m)TcN(NOEt)_2与^(99m)Tc-MIBI动力学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99mTc-氮-二{(N-乙基-N-乙氧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N(NOEt)2]}和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在人鼻咽癌CNE细胞中的摄取动力学。方法: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研究人鼻咽癌CNE细胞在37℃和22℃时对99mTcN(NOEt)2和99mTc-MIBI的摄取动力学规律。结果:37℃和22℃时CNE细胞对99mTcN(NOEt)2的摄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mTc-MIBI摄取则呈温度依赖性。37℃时CNE细胞对99mTcN(NOEt)2摄取峰值为43.15%,99mTc-MIBI为11.08%(P<0.01);5min时CNE细胞摄取99mTcN(NOEt)2为峰值的63%,99mTc-MIBI为48%(P<0.05);60min时99mTcN(NOEt)2在CNE细胞中的滞留率为63.92%,99mTc-MIBI为53.97%(P<0.05)。结论:99mTcN(NOEt)2可能较99mTc-MIBI更适用于鼻咽癌显像,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彦君曹卫孔维佳陈雄张松孙大为孙宇姚琪董继华
关键词:鼻咽肿瘤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5-杂氮-2'-脱氧胞苷抑制人喉癌裸鼠移植瘤的机制探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5-杂氮-2′-脱氧胞苷对Hep-2人喉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寻找喉癌治疗的新靶点。方法:建立喉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用5-杂氮-2′-脱氧胞苷处理裸鼠,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并绘制其生长曲线。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proteinkinaseDAPK)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5-杂氮-2′-脱氧胞苷对人喉癌裸鼠移植瘤处理后用药组和对照组之间裸鼠的体重无明显差异(t=0.011,P>0.05),而移植瘤的体积用药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小,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t=10.11,P<0.01)。在喉癌移植瘤组织中,对照组DAPK均不表达,而用药组出现表达。结论:5-杂氮-2′-脱氧胞苷在体内能使因甲基化而失活的抑癌基因再转录,诱导其表达,进而抑制喉癌移植瘤的生长。
张松孔维佳郭长凯王彦君韩月臣
关键词:HEP-2细胞系裸鼠模型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大鼠内耳拟老化模型对卡那霉素耳毒性的易感性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大鼠内耳拟老化模型对卡那霉素的易感性。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4组,A组(半乳糖组,14只)5%D-半乳糖颈部皮下注射(150mg·kg^-1·d^-1),共8周,继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0d;B组(半乳糖加卡那霉素组,14只)皮下注射半乳糖同A组,8周后,腹腔注射硫酸卡那霉素(500mg·kg^-1·d^-1)10d;C组(卡那霉素组,12只)前8周用生理盐水代替半乳糖,后10d注射卡那霉素同B组;D组(空白对照组,10只)仅给予生理盐水注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es,ABR)检测各组大鼠反应阈,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膜迷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内耳组织线粒体DNA 4834 bp缺失突变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A组大鼠线粒体DNA 4834 bp缺失突变发生率为100%(28耳/28耳),B组为92.86%(26耳/28耳),C组和D组均无线粒体DNA 4834 bp缺失突变检出。A组GSH—PX活性为(59.07±8.70)U(-↑x±s,下同),B组(63.29±12.40)U,C组(136.67±9.53)U,D组(142.10±7.02)U;A组和D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A组和B组、C组和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07和0.151)。ABR阈值(峰值等效声压级)A组平均提高(5.36±3.08)dB,B组为(61.79±11.20)dB,C组为(34.17±4.69)dB,D组为(6.50±3.37)dB;A组和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8),B组和D组、B组和C组、C组和D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结论D-半乳糖可以诱导大鼠内耳拟老化模型,内耳组织中线粒体DNA 4834 bp缺失突变率极高,该模型对卡那霉素耳毒性的易感性增强。
胡钰娟孔维佳王琼许黎王莹韩月臣孔雯
关键词:半乳糖基因缺失卡那霉素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