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925039)

作品数:46 被引量:597H指数:14
相关作者:张志荣黄园刘文胜于波涛吴芳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8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药物
  • 8篇靶向
  • 7篇前体
  • 7篇前体药
  • 7篇前体药物
  • 7篇肿瘤
  • 6篇嘧啶
  • 6篇稳定性
  • 6篇米托蒽醌
  • 6篇抗肿瘤
  • 6篇给药
  • 5篇色谱
  • 5篇色谱法
  • 5篇肿瘤药
  • 5篇相色谱
  • 5篇抗肿瘤药
  • 5篇给药系统
  • 4篇液相色谱
  • 4篇液相色谱法
  • 4篇尿嘧啶

机构

  • 43篇四川大学
  • 4篇华西医科大学
  • 3篇上海市中药研...
  • 3篇成都军区总医...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国家食品药品...

作者

  • 47篇张志荣
  • 11篇黄园
  • 9篇刘文胜
  • 7篇于波涛
  • 6篇吴芳
  • 4篇付劼
  • 4篇蒋煜
  • 3篇王建新
  • 3篇罗维早
  • 3篇段逸松
  • 3篇曾仁杰
  • 3篇郑玲利
  • 3篇张彦
  • 2篇孙逊
  • 2篇龚涛
  • 2篇丁洪
  • 2篇杨婷
  • 2篇庞其捷
  • 2篇张莉
  • 2篇蔡勤

传媒

  • 13篇药学学报
  • 8篇华西药学杂志
  • 6篇生物医学工程...
  • 4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成药
  • 1篇中草药
  • 1篇国外医学(药...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年份

  • 4篇2006
  • 6篇2005
  • 12篇2004
  • 7篇2003
  • 8篇2002
  • 8篇2001
  • 2篇200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靶向3′,5′-二辛酰基-5-氟脲嘧啶脱氧核苷药质体研究被引量:21
2001年
目的 为提高氟苷的脑靶向性 ,以增强疗效 ,降低毒副作用 ,制备其前体药物 3′ ,5′ 二辛酰基 氟苷的药质体。方法 用薄膜 超声分散法制备药质体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制备工艺 ,反向动态透析法测定体外释药情况 ,HPLC法测定小鼠iv后在体内各组织的分布。结果 药质体平均粒径为 76nm ,载药量为 2 9 0 2 % ,包封率为 96 6 2 % ;体外释药过程符合双指数方程 ;以氟苷注射液为对照 ,药物在小鼠脑中靶向指数为对照液的 10 97倍 ;并可显著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结论 氟苷酯化前体药物的药质体在体内有良好的脑靶向性 。
张志荣王建新
关键词:药质体脑靶向给药系统
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释药包衣片在狗体内的靶向性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考察自制的口服 5 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释药包衣片在体内的结肠靶向性。方法 用γ射线显影法考察结肠定位释放包衣片在狗体内的释药部位与释药时间。结果  5 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释药片剂在狗的升结肠崩解释药。结论  5 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释药片具有结肠靶向性。
张宣吴芳张志荣
关键词:5-氨基水杨酸靶向性
pH敏感性薄膜包衣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制备pH4.0左右敏感的包衣材料,并研究其相关特性。方法用偏苯三酸酐和顺丁烯二酸酐对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进行化学修饰,并对产物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顺丁烯二酸酯(HPMCAM)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偏苯三甲酸酯(HPMCT)的性质(如pH敏感值、膜的透湿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两类pH敏感的高分子材料成膜性良好,并具备药剂学薄膜衣材料的有关性质。HPMCT的pH敏感值为3.8~4.2,HPMCAM的pH敏感值为3.4~4.2。体外释放实验发现,HPMCAM与HPMCT制得的包衣片在人工胃液中2h未见药物释放,在pH4.0~4.2可迅速释药。结论HPMCAM与HPMCT可作为小肠上端十二指肠部位的药物定位释放包衣材料。
郑玲利黄园张志荣陈浮
关键词:PH敏感性体外释放实验人工胃液HPMC薄膜衣包衣片
硝苯地平脉冲片的研制及其体外释药特性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制备硝苯地平脉冲片 ,考察处方及释放条件对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 ,解析其释放机理。方法 混合粉末直接压片 ,滚转包衣锅法分别双层包衣 (溶胀层和释放衣层 )。通过测定释放度研究脉冲片的制剂学特征。结果 双层包衣片以脉冲形式释放 ,释药时滞随释放衣层厚度增加而延长 ,释药速率减小 ;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溶胀层可提高快速释放期的释药速率。释放介质 p H值和搅拌速度对释药行为无影响。释药机理包括扩散、溶胀和渗透泵机理。结论 调整释放衣膜厚度和组成可获得理想的脉冲释药行为。本给药系统设计可推广应用于水不溶性药物的脉冲给药系统研究。
张彦张志荣
关键词:硝苯地平脉冲释药
米托蒽醌-胰岛素偶联物的制备及其性质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以胰岛素为抗癌药物导向载体的米托蒽醌 -胰岛素偶联物的合成与体外稳定性。方法 通过间隔基连接米托蒽醌和胰岛素 ;用核磁共振氢谱 (1 H NMR)、红外图谱 (IR)、质谱 (MS)、紫外图谱 (U V)等鉴定反应中间产物及偶联产物 ;考察偶联物在 37℃下不同 p H值缓冲液中及小鼠血浆中的降解情况。结果 偶联物药物结合率为 11.6 8% ,其在 37℃下 p H 2~ 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小鼠血浆中稳定。结论 得到了稳定的米托蒽醌-胰岛素偶联物 。
刘文胜张志荣黄园李炎
关键词:胰岛素米托蒽醌稳定性
新型十二指肠定位释放包衣材料—纤维素衍生物的研究
用顺丁烯二酸酐和偏苯三酸酐对HPMC进行化学修饰,用以得到可定位于十二指肠的pH敏感材料。对HPMCAM和HPMCT的性质如成膜性、酸值、pH敏感值、膜的透湿性、抗拉强度、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初步探讨。两类pH敏感的高分...
郑玲利张志荣黄园
关键词:PH敏感性
文献传递
肝靶向去甲斑蝥素微乳的研究被引量:72
2004年
目的 考察去甲斑蝥素 (NCTD)微乳的形态、粒径分布及生物安全性 ,研究去甲斑蝥素微乳及其注射液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和体外药效学。方法 用气相法测定小鼠体内去甲斑蝥素含量。数据用 3P87处理 ,得到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体外细胞毒性和体内全身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评价去甲斑蝥素微乳的抗肿瘤活性及其生物安全性。结果 微乳平均粒径为 (4 4± 9)nm。血浆中成分及制剂中辅料不干扰去甲斑蝥素测定。小鼠静脉注射去甲斑蝥素微乳及其去甲斑蝥素注射液后的药 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去甲斑蝥素微乳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 ,在同剂量条件下 ,NCTD微乳可在体内较长时间保持较高浓度 ,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体内循环时间 ;微乳及注射液的AUC ,MRT ,T1 2 分别为 (2 9 7± 0 9) ,(9 2 5± 0 0 9)mg·h·L- 1 ,(110± 11) ,(86 7± 0 8) ,(10 3± 12 ) ,(4 2±4 )h ,NCTD微乳改变NCTD注射剂在小鼠体内的药时曲线和血药浓度的高低 ,其消除T1 2 和MRT比其注射剂分别增加了 2 4 8和 1 2 7倍 ,AUC增加了 3 2 1倍 ;NCTD微乳在肝、肾中的靶向指数分别为 0 4 3和 0 12。去甲斑蝥素微乳的生物安全性与其市售注射液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去甲斑蝥素微乳较去甲斑蝥素注射液增强了药物的肝靶?
张莉向东洪诤张志荣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微乳粒径分布生物安全性药代动力学
硫酸特布他林脉冲控释片的制备与释放机理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制备硫酸特布他林双层包衣脉冲片 ,考察处方及释放条件对体外释药行为的影响 ,解析其释放机理。方法 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含渗透活性物质的片芯 ,滚转包衣锅法分别包溶胀层和控释衣层。通过测定释放度研究脉冲片的制剂学特征 ,并研究脉冲片的吸水动力学和膨胀行为。结果 双层包衣片以脉冲形式释放 ,释药时滞随控释衣层厚度增加而延长 ,释药速度减小 ;渗透活性物质和溶胀层可提高快速释放期的释药速率。溶出介质pH值和搅拌速度对释药行为无影响。释药机理包括扩散、溶胀和渗透泵原理。结论 调整控释衣膜厚度和组成可获得理想的脉冲释药行为 。
张彦张志荣
关键词:硫酸特布他林渗透泵扩散
地尔硫口服生物粘附缓释胶囊的制备被引量:3
2003年
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考察卡波姆 934、丙烯酸树脂 II、硬脂酸对盐酸地尔硫释放的影响 ,通过调整各辅料的用量比例 ,制备在不同溶出介质中具有相同释药曲线且能维持 2 4 h释药的地尔硫粘附胶囊。根据各个释放模型拟合的 AIC值、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来研究其释药规律。根据 Peppas方程特征参数判断其释药机制主要为药物扩散。
付劼蒋煜孙逊张志荣
关键词:盐酸地尔硫ZHUO缓释胶囊多元线性回归
盐酸他克林前体药物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制备盐酸他克林 (THA)的酰化前体药物以提高其透过血脑屏障 (BBB)的能力。方法 THA和酸酐反应制得N 酰化 THA系列前体药物 ;考察了前体药物在不同介质中的降解情况 ,并以N 单丁酰 他克林 (BTHA)为模型药物 ,考察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降解情况。结果 合成的化合物经1 HNMR ,MS和IR鉴定为目标化合物。前体药物在不同介质中均较稳定。与原药相比 ,前药的脂水分布系数增大。BTHA主要分布于脑、血浆和肝脏中 (最高浓度分别为 17 5 72 5 ,13 14 0 0和 2 2 82 79mg·L- 1 ) ,在肺和心中的分布浓度很低 (最高浓度分别为 4 94 75和 4 4 92 5mg·L- 1 )。BTHA在脑内的降解速率较慢 ,给药 12h后仍有较高浓度 (2 4 15 9mg·L- 1 )。结论 N 羧酰 THA系列前体药物提高了THA透过BBB的能力 ,有望成为脑内定向给药的有效途径。
蒋煜张彦张志荣
关键词:血脑屏障给药系统前体药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