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224)

作品数:14 被引量:102H指数:9
相关作者:张勇慧张锦文张小琼唐菲王燕燕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学成
  • 7篇化学成分
  • 7篇化学成分研究
  • 5篇活性
  • 4篇金线莲
  • 3篇楮头红
  • 3篇活性部位
  • 2篇山茱萸科
  • 2篇羟基
  • 2篇活性部位筛选
  • 1篇血糖
  • 1篇阳虚
  • 1篇药效
  • 1篇药效部位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液相色谱法测...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乙酸

机构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三峡大学第一...
  • 4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嘉应学院

作者

  • 14篇张勇慧
  • 12篇张锦文
  • 8篇张小琼
  • 7篇唐菲
  • 5篇王燕燕
  • 5篇徐江涛
  • 4篇蔡金艳
  • 3篇廖梅
  • 3篇皮慧芳
  • 3篇郭洁茹
  • 3篇阮汉利
  • 2篇姚广民
  • 2篇涂念
  • 1篇杨颖达
  • 1篇陈华栋
  • 1篇罗增伟
  • 1篇宫立孟
  • 1篇张琳

传媒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中草药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中药材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线莲中两个丁酸衍生物葡萄糖苷的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从金线莲中分离到的2个丁酸衍生物葡萄糖苷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两倍稀释法筛选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 2个丁酸衍生物葡萄糖苷Ⅰ(kinsenoside)和Ⅱ(methyl 4-β-D-glucopyranosyl-butanoate)对金葡菌ATCC25923、肺炎链球菌ATCC49619、大肠杆菌ATCC25922、金葡菌8195(对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8220(对红霉素耐药)无显著抑制活性,只对流感杆菌8227有较弱的抑制活性。结论金线莲中2个丁酸衍生物葡萄糖苷的抗菌活性不显著。
蔡金艳张锦文唐菲张小琼徐江涛张勇慧
关键词:金线莲抑菌
楮头红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楮头红(Sarcopyramis nepd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和ODS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和相关文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1),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4-hydroxybenzoate,2),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3-methoxy-4-hydroxybenzal-dehyde,3),胆甾烯基亚油酸酯(cholestery 9,12-octadecadienoate,4),胆甾醇基十七酸酯(cholesteryl hepadecanoate,5),cholesterytrans-cinnamate(6),arjunic acid(7),咖啡酸(3,4-dihydroxycinnamic acid,8),β-谷甾醇(β-sitosterol,9),β-胡萝卜苷(daucosterol,10),aralidioside(11)。结论除化合物9和10外,其余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楮头红中分离得到。
张锦文陈华栋廖梅张勇慧
关键词:楮头红化学成分
大接骨丹干燥树皮抗炎镇痛活性有效部位筛选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初步确定大接骨丹干燥树皮抗炎镇痛活性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动物模型,分别观察大接骨丹干燥树皮的抗炎以及镇痛活性。结果大接骨丹干燥树皮的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炎症和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初步确定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为大接骨丹干燥树皮的抗炎、镇痛药效学活性部位。
陈华栋张锦文张勇慧
关键词:抗炎作用镇痛作用活性部位
金线莲降血糖活性部位的筛选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筛选金线莲降血糖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将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7组,另设对照组,各组给药4周后,测定大鼠血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胰腺组织病变程度。结果金线莲正丁醇部位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使糖尿病大鼠血清中SOD活性升高,减轻链脲佐菌素(STZ)对胰岛及胰腺细胞的损伤,减少细胞凋亡。结论金线莲的正丁醇部位是其降血糖的主要活性部位,其降血糖机制可能与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以及减轻胰岛及胰腺细胞损伤,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唐菲张小琼徐江涛蔡金艳张锦文张勇慧
关键词:金线莲降血糖活性部位筛选抗氧化胰岛素
大接骨丹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研究大接骨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分析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大接骨丹的树皮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7-羟基-3-乙基苯酞(2)、3β-甲氧基-豆甾-7-烯(3)、谷甾烷(4)、(E)-对甲基苯丙烯醛(5)、豆甾-7-烯-3-醇(6)、邻,对-二甲氧基苯甲酸(7)、β-胡萝卜苷(8)、熊果酸(9)、正十八烷酸(10)、二十二烷酸(11)、软脂酸(12)。结论:所有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7、10~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张锦文郭洁茹唐菲张小琼徐江涛姚广民张勇慧
关键词:化学成分
楮头红保肝护肝活性部位筛选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楮头红保肝护肝活性部位。方法对楮头红乙醇提取物采用系统溶剂法进行萃取分离,分成4个极性部位,用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模型筛选楮头红保肝护肝活性部位。结果小鼠灌胃给予楮头红正丁醇部位可明显抑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均P<0.05),与阳性对照药水飞蓟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正丁醇部位为楮头红保肝护肝活性部位。
廖梅张锦文张勇慧
关键词:楮头红保肝护肝活性部位
野生金线莲中两个丁酸苷类化合物的PTP1B抑制活性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对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中分离到的两个丁酸苷类化合物进行PTP1B抑制活性研究。方法:采用比色法间接测定游离磷酸根的量,来评价PTP1B的去磷酸化活性。结果:体外PTP1B抑制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Ⅰ(kinsenoside)对PTP1B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活性明显强于阳性对照和化合物Ⅱ(methyl4-β-D-glucopyranosyl-butanoate)。结论:kinsenoside有望作为潜在的PTP1B抑制剂或活性先导化合物,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和肥胖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蔡金艳张锦文唐菲张小琼徐江涛张勇慧
关键词:金线莲
大接骨丹的化学成分研究(Ⅲ)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研究大接骨丹Torricellia angulata var.intermedia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和ODS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和相关文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树脂酚(1)、豆甾醇(2)、3,4,5,7-四羟基-苯乙酸(3)、豆甾-5,11-二烯-3β-醇(4)、22,23-二氢豆甾醇(5)、β-胡萝卜苷(6)、26,27-dinor-4,4-dimethyl-cholesta-8,14-dien-3-ol(7)、硬脂酸(8)、软脂酸(9)、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10)。结论其中化合物3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2、4、5、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张锦文郭洁茹唐菲张小琼涂念王燕燕张勇慧
关键词:山茱萸科
虎尾轮根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虎尾轮(Uraria crinit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和ODS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和相关文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硬脂酸(octadecanoic acid,2),软脂酸(palmitic acid,3),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4),(24R)-5α-豆甾-7,22(E)-二烯-3α-醇[(24R)-stigmast-7,22(E)-dien-3α-ol,5],2-(乙酰胺基)-苯甲酸甲酯[2-(acetylamino)benzoic acid,methyl ester,6],白桦脂醇(betulin,7),间羟基苯甲酸(m-hydroxybenzoic acid,8),5,7-二羟基-2'-甲氧基-3',4'-亚甲基二氧异黄酮(5,7-dihydroxy-2'-methoxy-3',4'-methylenedioxyisoflavanone,9),蔗糖(sucrose,10),槐二醇(sophoradiol,11),染料木素(genistein,12),染料木苷(genistin,13)和水飞蓟宾(silybin,14)。结论化合物5,6,7,8,9,10,11,13,14为首次从虎尾轮根中得到。
王燕燕张小琼宫立孟阮汉利皮慧芳张勇慧
关键词:化学成分
大接骨丹化学成分研究(Ⅱ)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研究大接骨丹Torricellia angulata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对大接骨丹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进行色谱分离,通过波谱分析或直接与对照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谷甾醇(Ⅰ)、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Ⅱ)、硬脂酸(Ⅲ)、软脂酸(Ⅳ)、syringoylglycerol(Ⅴ)、2H-1-benzopyran-2-one(Ⅵ)、3,5-二甲氧基苯甲醛(Ⅶ)、β-胡萝卜苷(Ⅷ)、9H-pyrano[2,3-f]-1,4-benzodioxin-9-one(Ⅸ)、(E)-对甲基苯丙烯醛(X)、7-羰基-β-胡萝卜苷(Ⅺ)、邻,对-二甲氧基苯甲酸(Ⅻ)、10-griselinosidic acid(ⅩⅢ)。结论化合物Ⅱ、Ⅴ~Ⅶ、Ⅸ~Ⅻ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Ⅵ、Ⅸ为首次从鞘柄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王燕燕涂念张勇慧阮汉利皮慧芳
关键词:山茱萸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