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925023)

作品数:20 被引量:104H指数:5
相关作者:王铸钢顾鸣敏陆振虞范丽安王芳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基因
  • 6篇小鼠
  • 5篇强直
  • 5篇强直性
  • 5篇强直性脊柱炎
  • 5篇转基因
  • 5篇转基因小鼠
  • 5篇脊柱
  • 5篇脊柱炎
  • 4篇易感基因
  • 3篇易感
  • 3篇基因剔除
  • 3篇基因组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易感基因位点
  • 2篇脂联素
  • 2篇鼠胚

机构

  • 15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免疫学...
  • 1篇大理学院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19篇王铸钢
  • 11篇顾鸣敏
  • 9篇陆振虞
  • 4篇王芳
  • 4篇王阳
  • 4篇范丽安
  • 4篇陆顺元
  • 4篇杨珏琴
  • 3篇孙岳平
  • 3篇王龙
  • 3篇谭轶
  • 3篇李西华
  • 2篇费俭
  • 2篇孔辉
  • 2篇项佑贵
  • 2篇张丽君
  • 2篇党素英
  • 2篇陈赛娟
  • 2篇任维华
  • 2篇姚芳娟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Journa...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遗传学会...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9篇2004
  • 5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NA干扰-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被引量:3
2004年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初步完成,生命科学也随之进入后基因组计划的时代。在各种研究基因功能的方法中,RNA水平使目的基因沉默无疑是目前研究的新点和热点,特别是双链RNA(dsRNA)介导的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PTGS),更是快速关闭基因的途径,目前在植物、线虫、果蝇和小鼠早期胚胎中均有发现和证实。这一现象的发现和应用将有助于基因功能及其在信号传导、病毒抵御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并有可能开创基因治疗的新模式。
谭轶费照亮费俭王铸钢
关键词:RNA干扰基因转录基因沉默PTGS基因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易感基因定位的比较研究
2004年
目的:比较分析中国人群与欧美人群在强直性脊柱炎(AS)易感基因定位方面的异同点。方法:采用全基因组扫描法对中国9个AS家系101份DNA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和连锁分析;采用比较分析法对国外3个课题组的基因定位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群均在HLA区域尤其是D6S276附近存在连锁遗传标记;除HLA区域外,中国人群在D3S1292(3q)、D4S1535(4q)和D18S64(18q)处可能存在与AS相连锁的标记,而欧美人群在D1S255(1p)、D3S1300(3p)、D6S441(6q)、D9S1862(9q)、D11S4094(11q)、D16S515(16q)和D19S420(19q)等处存在与AS相连锁的标记。结论:中国人群与欧美人群在HLA区域肯定存在1个或1个以上易感基因或标记;此外,不同人群在非HLA区域的不同部位还存在多个AS易感基因或标记。总之,多个易感基因的协同作用是AS发生的遗传基础。
顾鸣敏袁文涛杨珏琴范丽安黄薇王铸钢
关键词:易感基因强直性脊柱炎HLA
NUP98基因融合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3年
基因融合是白血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涉及多种不同的基因 ,产生多种不同的致癌效应。 NU P98是一种主要参与调节核内外蛋白质和 RNA转运的基因 ,其野生型不具有致癌能力。但当 NU P98与伴侣基因发生融合后 ,其产物具有恶性转化能力 ,目前已发现这类伴侣基因有 13种。本文主要综述 NU P98的生物学特征、NU
顾鸣敏王阳陆振虞王铸钢
关键词:白血病基因融合
BPOZ基因剔除小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4年
BPOZ是在卵巢癌等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的细胞生长抑制基因 ,建立BPOZ基因剔除小鼠模型 ,可以为在体研究BPOZ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创造条件 .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确定小鼠BPOZ基因组序列 ,设计基因剔除策略 ,构建完成了基因剔除载体XpPNT BPOZ .以电穿孔方法将基因剔除载体导入ES细胞 ,用G4 18和Ganciclovoir进行正负筛选 ,获得抵抗克隆 ,PCR和DNA印迹鉴定出正确同源重组的ES细胞克隆 .将同源重组的ES细胞注入小鼠囊胚 ,获得嵌合体小鼠 .嵌合体小鼠与C5 7BL/ 6J小鼠交配后获得Aguoti毛色的小鼠30只 ,其中 15只为BPOZ基因剔除杂合子小鼠 ,阳性率为 5 0 % .在雌雄杂合子交配的后代中获得纯合子小鼠 .初步的表型观察发现BPOZ基因剔除小鼠发育正常 ,有繁殖能力 ,进一步的表型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
项佑贵孙霞王龙严兰珍杨桦刘伟许勇徐国江王一费俭傅继梁王铸钢
关键词:基因剔除
PC-1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其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PC-1基因高表达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构建pcDNA3.1/PC-1转基因质粒,经显微注射的方法获得G0代转基因小鼠;用PCR、Southern印迹、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PC-1转基因小鼠的基因组整合和组织表达;对转基因小鼠进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和胰岛素耐量试验(ITT)。结果测序证明克隆的PC-1cDNA序列与GenBank相应序列相比无误,转基因质粒中PC-1插入方向正确;鼠尾基因组DNA PCR和Southern印迹表明共获得8个PC-1转基因阳性的G0代小鼠,分别与野生型C57BL/6J小鼠交配后获得5个F1代PC-1转基因小鼠系;RT-PCR、Western印迹证实该基因在2个单系的骨骼肌和肝组织中有稳定表达;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转基因阳性小鼠的体重、空腹血糖、IPGTT和ITT结果无明显变化。结论成功构建稳定表达PC-1基因的转基因小鼠系,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相关组织中的高表达不足以触发肥胖、胰岛素抵抗或2型糖尿病的发生。
王毅骆惠均王芳张丽君马志敏孔辉王龙陆振虞王铸钢
关键词:PC-1基因小鼠转基因糖尿病
NUP98-HOXA9融合基因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乙烷亚硝基脲诱变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从整体动物水平阐明NUP98 HOXA9融合蛋白在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有NUP98 HOXA9的转基因质粒 ,经显微注射建立含有该融合基因的转基因小鼠 ,并对其细胞表型进行分析 ;采用PCR、RT PCR等技术进行转基因整合和表达检测 ;对表型正常的转基因小鼠用乙烷亚硝基脲 (ENU)诱变 ,观察转基因小鼠的表型变化。结果 5个单系的转基因小鼠在骨髓细胞中检出NUP98 HOXA9融合基因的稳定表达 ,但血常规、骨髓象及肝、脾等未见异常改变。ENU诱变后部分转基因阳性小鼠出现类似人类慢性髓系白血病的表现。结论NUP98 HOXA9融合基因产物能在转基因小鼠中表达 ,但不足以诱发白血病 ;
陆顺元顾鸣敏王阳谭轶孙岳平王龙孔辉陆振虞王铸钢
关键词:转基因小鼠染色体畸变白血病
NUP98-PMX1转基因小鼠发生髓系白血病样表型
2004年
目的 在整体动物水平研究NUP98 PMX1融合蛋白的致白血病作用。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含有NUP98 PMX1的转基因质粒 ,显微注射法建立转NUP98 PMX1基因的小鼠 ,以PCR、RT PCR方法检测融合基因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细胞表型。结果 转染NUP98 PMX1融合基因的NIH3T3细胞生长加快 ,软琼脂上可形成集落 ,并使裸鼠致瘤。出现病态的 8只NUP98 PMX1转基因小鼠中有 4只发生粒细胞白血病样表型 ,其中 3只表现为人类慢性髓系白血病样表型。结论 NUP98 PMX1融合基因具有致瘤性 ,其表达在髓系白血病的发生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王阳顾鸣敏谭轶陆顺元王龙孔辉孙岳平陆振虞陈赛娟王振义王铸钢
关键词:髓系白血病CML骨髓细胞
多形性腺瘤基因1高表达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克隆人多形性腺瘤基因 1(pleomorphic adenoma gene1,PL AG1)基因 ,构建 PL AG1组织非特异性和特异性表达载体 ,并建立 PL AG1转基因小鼠模型 ,阐明 PL AG1基因的高表达与唾液腺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 取 PL AG1高表达的瘤组织或正常胎盘组织 ,提取总 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获得 PL AG1c DNA全部编码框序列。将PL AG1分别克隆至 p CMV-EGFP和 p MMTV-EGFR-stop载体获得 p CMV-EGFP/PL AG1和 p MMTV-PL AG1表达载体。用 p CMV-EGFP/PL AG1瞬时转染 NIH3 T3细胞以观察融合基因的表达及 PL AG1的细胞内定位。经显微注射分别获得 p CMV-EGFP/PL AG1和 p MMTV-PL AG1转基因小鼠。结果 从不同组织来源的 RNA克隆的 PL AG1c DNA,经测序后发现与 Gen Bank中的 PL AG1基因 (Gen Bank No.U650 0 2 )比较有一个碱基差 ,相应氨基酸由苏氨酸变为脯氨酸。构建的组织非特异性表达载体 p CMV-EGFP/PL AG1和组织特异性表达载体 p MMTV-PL AG1经酶切和测序鉴定 ,证实 PL AG1序列及插入方向正确。用 p CMV-EGFP/PL AG1转染 NIH3 T3细胞 ,在细胞水平证明 PL AG1的表达及其在细胞核的定位。两种表达载体分别经显微注射 ,获得了多个转基因阳性小鼠
赵旭东杨雯珺王龙孔辉任维华张梅费俭张陈平王铸钢
关键词:转基因小鼠基因表达动物模型肿瘤基因突变
脂联素基因剔除小鼠糖代谢和骨代谢的初步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前期建立的脂联素基因剔除小鼠模型在基础状态的葡萄糖代谢及骨代谢状态。方法:采用长期追踪野生型和该基因剔除纯合子小鼠的体重和空腹血糖水平,并进行葡萄糖耐量(GTT)和胰岛素耐量(ITT)试验以评价该小鼠的葡萄糖代谢能力。对骨代谢的初步研究采用检测小鼠骨密度(BMD)的方式。结果:发现该基因剔除小鼠在6w时,出现空腹血糖比对照组显著低下的现象,而随着鼠龄的增长,血糖水平又趋于正常。GTT和ITT试验证明该基因剔除小鼠无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表型。BMD检测亦显示该小鼠在基础状态下无骨密度低下的现象。结论:脂联素基因剔除小鼠在基础状态下并无显著的糖代谢和骨代谢异常。
王芳李西华王铸钢
关键词:脂联素基因剔除空腹血糖糖代谢骨代谢
六种与HLA相关联疾病的易感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3年
选择 6种与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 leucocytic antigen,HL A)相关联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1型糖尿病和银屑病 ,比较分析这些疾病在全基因组扫描寻找易感基因方面的研究现状及特点 ,并对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对策提出见解。
顾鸣敏王铸钢黄薇范丽安
关键词:易感基因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