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328)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陆正齐鲍健张雷张丙俊陈素芹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细胞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血性
  • 1篇药物
  • 1篇右侧
  • 1篇中动脉
  • 1篇他汀
  • 1篇他汀类
  • 1篇他汀类药
  • 1篇他汀类药物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卒中
  • 1篇细胞变化
  • 1篇免疫
  • 1篇免疫调节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篇陆正齐
  • 2篇鲍健
  • 1篇张炳俊
  • 1篇陈素芹
  • 1篇王炎强
  • 1篇张丙俊
  • 1篇张雷
  • 1篇林银谣

传媒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左右侧大脑中动脉急性脑梗死后白细胞变化及预后的比较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 探讨不同侧大脑中动脉(MCA)急性脑梗死对免疫系统的不同影响. 方法 选择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99例急性MCA大面积梗死患者,按梗死部位分为左侧脑梗死组(n=51)和右侧脑梗死组(n=48),分别对2组患者起病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各分类白细胞比例、1周内肺部感染情况、1周内体温、1个月或出院时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评分等进行比较. 结果 2组患者肺炎感染率、1周内体温情况、1月内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按肺炎分层时2组患者白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肺炎分层后,2组无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1周内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不同. 结论 未感染肺炎的左侧和右侧MCA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白细胞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提示不同侧MCA脑梗死引起免疫抑制的机制可能不同.
鲍健陈素芹张丙俊张雷陆正齐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脑梗死免疫抑制白细胞右侧
调节性T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一种导致伤残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神经系统疾病[1],其引起的病理生理级联反应可在数分钟内导致缺血核心区不可逆的神经组织功能损伤.既往研究[2,3]证实,脑卒中发生后,机体的“免疫平衡内环境”改变,免疫机制与卒中相关性脑损伤及继发性进展性脑梗死密切相关,改变了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特权”的传统观念,“免疫性脑卒中”获得广泛认可.在此过程中,系统性与局灶性的炎症参与了其病变的发生、发展,T淋巴细胞(特别是CD4+T细胞)的炎性免疫调节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受到关注[4].近来对IS动物模型的研究[5-7]发现,调节性T细胞(Tregs)是脑缺血后的炎症性脑损伤的重要保护调节器,通过对多种炎症通路的介导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现对Tregs在IS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王炎强陆正齐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调节性T细胞发病机制CD4+T细胞进展性脑梗死免疫调节机制
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合并HBV感染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合并HBV携带者的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8例脑梗死患者按有无HBV感染分为脑梗死组(160例)及HBV组(88例),所有患者均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用药前、发病后1、3个月的血脂及肝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脂、转氨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3个月的治疗,两组的血脂、ALT、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il)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不会引起合并HBV感染的脑梗死患者的明显肝损害。
鲍健张炳俊林银谣陆正齐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脑梗死HBV肝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