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性计划项目(06KJD230211)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文博高以明张扬柯家法吴艳涛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性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疫病
  • 5篇新城疫
  • 5篇新城疫病
  • 5篇新城疫病毒
  • 5篇病毒
  • 2篇遗传发生树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基因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源
  • 1篇毒力
  • 1篇毒力鉴定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生物学特性鉴...
  • 1篇种属

机构

  • 5篇扬州大学
  • 3篇江苏出入境检...
  • 3篇南京出入境检...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刘文博
  • 3篇李超美
  • 3篇王水明
  • 3篇严继宁
  • 3篇任晓进
  • 3篇黄立业
  • 3篇朱雪良
  • 3篇张敬友
  • 3篇吴艳涛
  • 3篇柯家法
  • 3篇张扬
  • 3篇高以明
  • 2篇姚春峰
  • 2篇刘秀梵
  • 1篇曹永忠
  • 1篇薛峰
  • 1篇顾敏
  • 1篇刘慧谋
  • 1篇胡顺林
  • 1篇仇旭升

传媒

  • 2篇中国家禽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病毒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株鸵鸟胚源新城疫病毒生物学特征和遗传发生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从死亡的鸵鸟胚胎中分离到1株新城疫病毒毒株,经毒力检测为强毒株,鸡胚平均死亡时间为45h,IVPI为2.90,IPCI为1.88。RT-PCR扩增出融合蛋白(F)基因,测定核苷酸序列并进行遗传发生分析和酶切位点分析。对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推导,该毒株的蛋白酶裂解激活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K)RQKR↓F117,为强毒特征序列,然而该毒株并未引起该鸵鸟群发病。根据绘制的系统进化发生树和F基因上3种限制性内切酶(RE)位点分布,确定该毒株均为基因Ⅶ型。该病毒与在我国鸡群、鹅群同期流行的毒株有很高的同源性。
焦库华高以明张敬友王水明柯家法李超美朱雪良张扬严继宁黄立业任晓进吴艳涛刘文博
关键词:鸵鸟新城疫病毒遗传发生树
不同动物源新城疫病毒感染不同种属细胞的病变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用10株不同动物源的新城疫病毒F48E8,LaSota、LaSota-GFP、ZJ1、ZJ1-GFP、JS-4-05-Go、GX-1-05-Ch、JS-1-07-Os、JS-1-07-Du、JS-1-07-Pi等毒株分别感染鸡胚、鹅胚、鸭胚成纤维细胞、PK-15、Dulac、FK81、MDCK、Vero、Hela多种不同动物来源的传代细胞系,通过对病毒感染细胞后病变的观察、ZJ1-GFP及LaSota-GFP两个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指示的病变,了解不同的毒株对不同细胞感染性的差别。结果表明,不同毒力、不同动物源的新城疫病毒致不同种属细胞病变的作用不同,产生病变的时间有差异,强毒F48E8等毒株感染细胞后48~72h可以引起几种禽源成纤维细胞全部裂解,而哺乳动物来源的细胞在60~120h细胞发生病变,且病变也不如禽源成纤维细胞严重,出现了细胞的圆缩。弱毒株在胰酶处理后感染细胞,72h以后出现明显细胞病变,引起的哺乳动物细胞病变不明显。受试毒株的动物种属来源与细胞的致病性没有明显相关性。
高以明张敬友王水明柯家法李超美朱雪良张扬严继宁黄立业任晓进吴艳涛刘文博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绿色荧光蛋白
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及F蛋白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通过部分生物学特性鉴定、RT-PCR及F基因的序列测定与遗传进化分析,对2005~2006年从我国江苏省和广西省部分地区的发病鸡群和鹅群中分离到的20株新城疫病毒(NDV)进行了研究。各分离株经典毒力测定结果显示:MDT在45.3h^58.2h之间,ICPI在1.61~2.00之间,均为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特征。血凝解脱及血凝素热稳定性试验显示:各分离株的血凝解脱时间短,血凝素热稳定性较差,符合NDV强毒株的特征。F基因的序列测定表明,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具有79.7%~100%的同源性,与疫苗株LaSota的同源性为78.1%~83.4%;与国内标准强毒株F48E8同源性为80.2%~90.1%。推导其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各分离株的F蛋白的裂解位点氨基酸组成为112R-R-Q-R/K-R-F117,具有NDV强毒株特征,与毒力测定结果相符。根据序列所绘制系统进化发生树,表明20株NDV分离株中有18株为基因Ⅶd型,2株为基因Ⅲ型。
姚春峰刘文博胡顺林马怀良薛峰刘慧谋刘秀梵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生物学特性F基因
2株鸽源新城疫病毒的毒力鉴定和基因型分析
2011年
2008年从临床鸽病例中分离到2株新城疫病毒毒株,经测定,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分别为48h和46h,8周龄SPF鸡静脉接种指数(IVPI)分别为2.88和2.91,一日龄雏鸡脑内接种指数(IPCI)分别为1.88和1.89,按照OIE推荐的标准均为强毒株。RT-PCR扩增出融合蛋白(F)基因片段,测序,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蛋白酶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均符合强毒特征序列。根据F蛋白的部分基因序列绘制的系统进化发生树和F基因片段中3种限制性内切酶(RE)位点分布判定这2个毒株均为基因Ⅶc型。
高以明张敬友王水明柯家法李超美朱雪良张扬严继宁黄立业任晓进吴艳涛刘文博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毒力遗传发生树基因型
新城疫分离毒HN蛋白的抗原性初步分析及分子特性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运用针对NDV囊膜糖蛋白(HN)的单克隆抗体(MAbs),对2005~2006年间自我国江苏和广西部分地区的20株NDV分离株进行排谱试验,初步分析了不同毒株之间HN蛋白的抗原表位差异;并应用RT-PCR技术成功扩增了其HN基因整个编码区,经克隆、测序最终获得13株鸡源NDV与7株鹅源NDV HN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分析测定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并将鹅源NDV与鸡源NDV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单抗排谱试验表明,20株NDV分离株之间HN蛋白的抗原表位存在差异;测序结果表明,测定的HN基因的编码区长度皆为1716nt编码571个氨基酸;分离株中18株基因VⅡ型NDV分离株之间HN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达94.8%~100%;与近几年国内流行的其它基因VⅡ型NDV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2.1%~99.6%。对其推导的HN蛋白一级结构中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及HN蛋白细胞受体结合相关区域的氨基酸序列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单抗排谱差异显著株在部分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突变;同时揭示我国部分地区同期流行的鹅源NDV与鸡源NDV HN基因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姚春峰仇旭升刘文博顾敏吴双曹永忠刘秀梵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单克隆抗体HN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