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938)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李丹丹阚云超刘晓黄蕾江千令更多>>
相关机构:南阳师范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基因
  • 3篇家蚕
  • 2篇细胞
  • 2篇寡核苷酸
  • 2篇核苷酸
  • 2篇反义
  • 2篇反义寡核苷酸
  • 2篇非编码
  • 2篇非编码RNA
  • 2篇SNORNA
  • 2篇BM
  • 2篇表达谱
  • 1篇豆蚜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在家
  • 1篇溶酶
  • 1篇溶酶体
  • 1篇受体
  • 1篇受体基因

机构

  • 6篇南阳师范学院
  • 2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

  • 6篇李丹丹
  • 5篇阚云超
  • 1篇刘晓
  • 1篇江千令
  • 1篇黄蕾

传媒

  • 4篇昆虫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蚕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反义寡核苷酸干涉家蚕非编码RNA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反义寡核苷酸干涉家蚕非编码RNA表达的情况。[方法]构建Bm-15的反义寡核苷酸探针,通过脂质体转染昆虫Sf9细胞干涉Bm-15的表达。[结果]转染后细胞中Bm-15的表达量下降了63%,差异达显著水平,表明反义寡核苷酸探针对Bm-15基因表达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非编码RNA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刘宗才黄蕾阚云超李丹丹
关键词:家蚕反义寡核苷酸非编码RNA
家蚕Notch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研究
2013年
[目的]研究家蚕Notch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在实验室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用特异引物对家蚕的Notch信号通路上下游基因进行克隆,并对这些基因在家蚕5龄幼虫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这些基因在各组织的表达量不同,其中fringe和groucho在家蚕头部表达量较多,在丝腺、精巢、卵巢中的表达量较少;notch在家蚕尾部表达量较少,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无明显差别。[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家蚕Notch信号通路奠定了基础。
李丹丹黄蕾王立方刘宗才
关键词:家蚕NOTCH信号通路基因表达谱
有翅和无翅豌豆蚜中翅型分化信号通路相关微小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差异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孤雌蚜有翅和无翅个体中存在很多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这些miRNA在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中发挥作用的发育阶段,探索miRNA调控孤雌蚜翅两型性分化的机制。【方法】选择在麦长管蚜有翅蚜和无翅蚜中显著差异表达,且靶基因为蜕皮激素、胰岛素信号通路及翅型发育关键基因的5个miRNA(Let-7,miR-92a,miR-92b,miR-92a-1-p5和miR-277),利用qPCR检测这些miRNA及其靶标基因在豌豆蚜3-4龄若蚜和成虫有翅和无翅个体中的表达谱;同时利用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法对上述miRNA的靶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达谱分析发现,这5个miRNA在豌豆蚜成虫中表达量均高于其在若蚜中的表达量,而其预测的靶基因在4龄若蚜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其在成虫中的表达量,表明miRNA对其靶基因的调控作用可能集中在成虫阶段。分析豌豆蚜有翅和无翅个体中5个miRNA的表达情况发现,在成虫有翅个体中5个miRNA的表达量均高于无翅个体中的,其中miR-277表达差异最显著,成虫有翅个体中的表达量是无翅个体中表达量的7.5倍;其次为Let-7,表达差异达3倍。而Let-7在3龄有翅若蚜和无翅若蚜中表达差异最显著,有翅个体中的表达量是无翅个体中的37.8倍;其次为miR-277,表达差异达7.6倍。比较5个miRNA与其靶基因在豌豆蚜3-4龄若蚜及成虫有翅和无翅个体中的表达发现,miRNA Let-7和miR-92b的表达趋势分别与其靶基因abrupt和Foxo的基本相反。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Let-7的真实靶标为abrupt,共转染Let-7模拟物后与对照相比,荧光素酶活性下降53%,达极显著水平。其他miRNA与靶标基因的互作不显著。【结论】首次发现miRNA对豌豆蚜孤雌蚜翅型分化相关基因的调控可能发生在成虫阶段。Let-7可能通过调控abrupt基因参与孤雌蚜翅型分化。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miRNA参与�
杨宗霖王艺马田田霍春月刘晓阚云超李丹丹
关键词:豌豆蚜孤雌生殖翅型分化靶基因表达谱
草地贪夜蛾Sf9细胞中snoRNA Bm-15反义寡核苷酸的定位及其对Bm-15的干涉效率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利用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干涉昆虫核仁小RNA(small nucleolar RNA,snoRNA)Bm-15的表达,并探索ASO进入细胞后的代谢途径。【方法】利用脂质体携带Cy5标记的、2'-O核糖甲基化修饰和硫代磷酸骨架修饰的Bm-15 ASO转染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f9细胞,然后通过Cy5标记与溶酶体及线粒体免疫荧光探针共定位研究Bm-15 ASO在细胞内的转运机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Bm-15 ASO的Sf9细胞中Bm-15的表达量,分析ASO对snoRNA Bm-15的干涉效果。【结果】Bm-15 ASO转染草地贪夜蛾Sf9细胞48 h后,ASO荧光信号充斥整个细胞和位于细胞边缘的比例分别为34%和66%,说明ASO进入细胞后可能分布在不同的亚细胞器中;进一步对Bm-15 ASO和溶酶体及线粒体进行共定位发现,位于细胞边缘的ASO大多被运输至溶酶体而不会存在于线粒体等细胞器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转染Bm-15 ASO的Sf9细胞中Bm-15表达量下降了47%。【结论】即使经过多种化学修饰,ASO仍然逃避不了细胞内源降解机器的识别,这有效解释了某些情况下利用ASO干涉基因表达时靶标基因干涉效率较低的现象。
李新梅邱妩洁崔斌杨宗霖申雅文路一平阚云超李丹丹
关键词:昆虫反义寡核苷酸SNORNA溶酶体
利用体腔显微注射法实现非编码RNA在家蚕头部稳定过表达
2019年
【目的】通过体腔显微注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过表达载体,研究注射后ncRNA在家蚕Bombyx mori幼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索研究家蚕ncRNA功能的便捷方法。【方法】利用显微注射仪(玻璃显微注射针)在家蚕5龄第3天幼虫第7-8腹节褶皱处分别注射家蚕ncRNA Bm-15和Bm-152过表达载体piggyBac[A3-EGFP-A3-Bm-15]和piggyBac[A3-EGFP-A3-Bm-152],注射48 h后提取家蚕幼虫头、胸、尾部、腹部背板、腹部腹板和丝腺总RNA,荧光定量PCR检测Bm-15和Bm-152在家蚕幼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采用玻璃显微注射针造成的创伤面小,注射后家蚕出现感染和死亡的比例低于10%。注射ncRNA Bm-15过表达载体后,在家蚕幼虫头部和尾部都检测到Bm-15的显著性过表达,头部中Bm-15表达量较注射piggyBac[A3-EGFP]空载体时上升了17倍,在其他4个组织中Bm-15表达量与正常饲养组家蚕对照相比变化不显著。注射Bm-152过表达载体后,同样在家蚕幼虫头部和尾部都检测到Bm-152的显著过表达,其中头部中的表达量较注射piggyBac[A3-EGFP]空载体时上升了6.6倍。腹部背板和丝腺中Bm-152过表达效果也较明显,分别是注射piggyBac[A3-EGFP]空载体时表达量的3.4和4.5倍。【结论】体腔显微注射ncRNA过表达载体可以实现ncRNA在家蚕头部中稳定过表达。本研究为后续研究神经相关ncRNA的功能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和方法。
路一平霍春月马田田杨宗霖申雅文阚云超李丹丹
关键词:非编码RNA
家蚕BmN细胞S期同步化体系建立被引量:2
2014年
细胞S期为DNA复制期,探索细胞S期的同步化将为研究各种调控因子对DNA复制、细胞分裂和增殖的影响奠定基础。本研究以家蚕BmN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脱氧胸苷(TdR)双阻断、脱氧胸苷-诺考达唑(TdR-Nocodazole)双阻断及羟基脲(HU)法,探索BmN细胞S期同步化的最佳体系。结果发现,TdR双阻断法处理对BmN细胞S期的同步化效率为67.2%,TdR-Nocodazole双阻断法处理为69.7%,HU处理对S期同步化效果最好,达90%以上。进一步对HU处理后不同释放时间点的细胞进行研究发现,1 mmol/mL HU处理后释放7 h时BmN细胞S期同步化效率最高,达94.9%。通过不同处理方法研究家蚕BmN细胞的S期同步化效果,发现1 mmol/mL的HU处理16 h,然后于正常培养基中释放7 h,可有效的将BmN细胞同步化在S期,且该处理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黄蕾江千令阚云超李丹丹
关键词:细胞同步化S期羟基脲
家蚕snoRNA Bm-15的细胞定位及与类Notch受体基因的互作关系
2019年
【目的】前期研究中发现的一个家蚕Bombyx mori C/D box snoRNA Bm-15能够与类Notch受体基因(Notch-like receptor gene,NLR)发生体外互作。本研究旨在了解家蚕中snoRNA Bm-15与NLR的互作机制。【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noRNA Bm-15和NLR在家蚕幼虫、蛹及成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谱;利用原位杂交鉴定snoRNA Bm-15与NLR在BmN4细胞中的定位,以探索两者之间的互作机制。【结果】表达谱分析发现,snoRNA Bm-15及NLR在家蚕幼虫期的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龄幼虫中表达量最低。在家蚕化蛹过程中,snoRNA Bm-15表达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到处女蛾时表达量最低。而NLR在雌虫化蛹后第1天表达量最低,处女蛾中表达量最高。利用原位杂交进行细胞定位发现,snoRNA Bm-15不仅存在于BmN4细胞核中,在细胞质中也有分布;而NLR则大部分分布于细胞核中,与Bm-15在核内有位置重叠。【结论】首次在鳞翅目昆虫中发现一个snoRNA Bm-15同时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与其互作的基因NLR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与Bm-15有位置重叠。二者在家蚕幼虫阶段存在一致的表达模式,在化蛹及化蛾过程中存在相反的表达模式,提示snoRNA Bm-15与NLR在家蚕不同发育阶段可能存在不同的互作模式。
申雅文马田田霍春月杨宗霖路一平阚云超李丹丹
关键词:家蚕SNORNA细胞定位
鳞翅目核仁小RNA Sf-15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2019年
核仁小RNA(small nucleolar RNA,snoRNA)除了能够指导rRNA修饰外,在肿瘤发生及生物响应逆境胁迫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一个家蚕C/D box snoRNA Bm-15在鳞翅目昆虫中高度保守,在草地贪夜蛾细胞Sf9中干涉此snoRNA同源序列Sf-15后,细胞出现凋亡现象,与逆境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显著。为了进一步研究该snoRNA的功能,对Sf9细胞施加非生物胁迫紫外线照射(ultraviolet,UV)和生物胁迫病毒感染,检测snoRNA Sf-15在胁迫条件下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发现,UV处理后Sf9细胞中snoRNA Sf-15迅速响应,处理后4 h表达即上调,至8 h达高峰,随后其表达量逐渐下降;而且随着UV剂量的增大,snoRNA Sf-15的诱导表达量逐渐升高。Sf9细胞被AcMNPV病毒感染后,snoRNA Sf-15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感染后48 h表达量最高,病毒感染组48 h后Sf-15表达量整体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snoRNA Sf-15在细胞响应非生物及生物胁迫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在鳞翅目昆虫中发现snoRNA可以参与细胞的逆境胁迫反应,为探索昆虫snoRNA的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邱妩洁庞佳林马田田霍春月杨宗霖申雅文李丹丹
关键词:鳞翅目逆境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