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004)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徐生韩志勇陈英勇鹿化煜陈英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下蜀黄土
  • 2篇季风
  • 1篇地磁
  • 1篇地磁场
  • 1篇冬季风
  • 1篇端元
  • 1篇示踪
  • 1篇气候意义
  • 1篇物源示踪
  • 1篇粒度
  • 1篇季风降水
  • 1篇降水
  • 1篇古洪水
  • 1篇古气候
  • 1篇古气候意义
  • 1篇参数化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作者

  • 3篇韩志勇
  • 3篇李徐生
  • 2篇陈英勇
  • 1篇杨达源
  • 1篇陈英勇
  • 1篇鹿化煜
  • 1篇张斌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地磁场相对古强度变化的下蜀黄土年代序列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5
2020年
分布于宁镇地区的下蜀黄土年代标尺研究薄弱.我们以镇江大港钻孔岩芯的下蜀黄土为例,探讨了下蜀黄土记录地磁场相对古强度的可靠性.岩石磁学的实验显示,下蜀黄土大体上符合估计相对古强度对沉积物的要求.以低频磁化率()作为天然剩磁(NRM 300)的归一化因子,我们获得了下蜀黄土记录的地磁场相对古强度变化.通过与邻区和全球的单个及合成曲线的对比,我们发现大港钻孔岩芯的相对古强度记录展现出主要的全球偶极场的变化特征,因而可用于建立下蜀黄土的年代标尺.新的年代标尺表明,大港钻孔的磁化率年代序列与北方黄土无法直接对比,证实了该地点的下蜀黄土磁化率变化机制与北方的不同.大港钻孔下蜀黄土的沉积速率与磁化率相关,低风尘沉积速率对应低磁化率,是降水增加所导致的结果.沉积速率与磁化率年代序列显示,下蜀黄土记录的本区季风变化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阶段Ⅳ(819~700 ka)对应中更新世转型阶段,东亚季风降水较少.阶段Ⅲ(700~412 ka)对应中更新世的大间冰期,东亚季风降水最多.阶段Ⅱ(412~197 ka)时东亚季风降水减少,较阶段Ⅳ略少.阶段Ⅰ(197~34 ka)东亚季风降水最少.因此,中更新世气候转型后,长时间尺度东亚季风降水持续减少,可能受全球温度阶段性降低驱动.
任翌成李徐生韩志勇陈英勇陈英勇刘梦慧潘柔娴鹿化煜
关键词:下蜀黄土地磁场季风降水
下蜀黄土参数化粒度端元分析及其物源示踪被引量:8
2021年
下蜀黄土的物源问题对于理解亚热带东亚季风区干旱化过程至关重要。目前采用的物源示踪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下蜀黄土物源的认识也存在争议。粒度端元分析可定量分解出沉积物中不同动力过程和来源的粒度组分,具有解析风尘沉积物源的较好潜力。本文应用参数化粒度端元分析方法,对镇江大港和九江马垱两个下蜀黄土剖面的物源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下蜀黄土可分离为超细粒(EM1)、细粒(EM2)、中粒(EM3)和粗粒(EM4)4个粒度端元,其中EM1(众数分别为0.7 μm和0.9 μm)源于粉尘沉积后风化成壤作用形成的次生组分,EM2(众数均为6 μm)为长距离搬运的远源组分,EM3(众数分别为25 μm和28 μm)是区域近地面冬季风搬运的近源粉尘,EM4(众数分别为44 μm和45 μm)则来自于沉积区附近的局地源组分。相似的区域风化成壤背景导致两地的EM1含量及变化均十分相似(镇江9.88%,九江9.06%);近源加局地源组分(EM3 + EM4)则构成了两地下蜀黄土的主要来源(镇江51.79%,九江63.35%);西北气流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粉尘输送至长江下游地区形成远源组分(EM2,镇江38.33%,九江27.59%),而在区域近地面东北风的作用下,两剖面间粒度端元的变化序列存在"异元相似"的现象(即大港剖面EM3与马垱剖面的EM2变化曲线相似,大港剖面EM4与马垱剖面EM3变化曲线相似)。因此,下蜀黄土是不同物源组分混合而形成的沉积物,不同区域下蜀黄土的物源既有差异,又存在一定的空间联系。
刘梦慧李徐生韩志勇陈英勇汪雨辰苑晓康任翌成
关键词:物源示踪下蜀黄土冬季风
古洪水重建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3年
古洪水水文学于20世纪80年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其核心就是古洪水重建,即依据古洪水的指示标志,推算古洪水的水文参数,最终确定古洪水的量级与发生频率.简要介绍了古洪水重建的概念及其工程应用;较为系统地综述了古洪水在水位指示标志(洪痕、古洪水滞流沉积、泛滥沉积)和水力指示标志研究和古洪水重建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古洪水洪峰流量重建的水位流量法、比降面积法及水面曲线法-HEC模型和水力重建的2个方程,以及古洪水相对年龄推算和绝对年龄测定的方法;分析了古洪水重建中滞流沉积和洪峰水位确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非基岩河段进行古洪水重建和堰塞古洪水判别的难度;最后对现代河流的滞流沉积及其与水文的关系、规范古洪水辅助指示标志、非基岩河段的古洪水重建的方法和古洪水记录与古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等4个方面进行了展望.
张斌李徐生韩志勇杨达源
关键词:古洪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