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2011B-0402)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2
相关作者:崔京钢冯佳睿高志勇郭美丽赵雪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盆地
  • 2篇前陆
  • 2篇前陆盆地
  • 2篇陆盆
  • 2篇储层
  • 1篇压实作用
  • 1篇砂岩
  • 1篇砂岩储层
  • 1篇深部
  • 1篇深部储层
  • 1篇盆地南缘
  • 1篇准噶尔盆地
  • 1篇准噶尔盆地南...
  • 1篇物性
  • 1篇斜坡
  • 1篇斜坡带
  • 1篇埋藏
  • 1篇南缘
  • 1篇储层评价
  • 1篇储层物性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作者

  • 2篇郭美丽
  • 2篇高志勇
  • 2篇冯佳睿
  • 2篇崔京钢
  • 1篇罗忠
  • 1篇李小陪
  • 1篇黄贤营
  • 1篇赵雪松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准南斜坡带砂岩储层孔隙演化特征与有利储层评价:基于成岩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通过自主研发的成岩物理模拟系统,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斜坡带侏罗系细砂岩进行了成岩物理模拟实验,对前陆盆地特有的埋藏方式,即沉积早期长期浅埋,沉积晚期快速深埋影响下的储层物性特征、孔隙演化规律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模拟温度、压力和模拟埋深的逐渐增大以及压实作用的不断加强,细砂岩颗粒间接触关系由点-线-凹凸接触,粒内裂纹逐渐出现,裂纹呈不规则分布或呈共轭剪切关系;模拟埋深2 000~3 000m时次生孔隙较为发育,孔径和喉径也表现出快速增大的趋势,埋深大于4 000m后,次生孔隙与孔径、喉径均开始呈现递减趋势。因此,推测埋深2 000~3 000m是准南斜坡带侏罗系有利储层发育的关键层位。
冯佳睿高志勇崔京钢郭美丽
关键词:前陆盆地准噶尔盆地南缘斜坡带储层物性
埋藏压实作用对前陆盆地深部储层的作用过程与改造机制被引量:23
2013年
针对中西部前陆盆地储层经历了早期长期浅埋、后期快速深埋的特有埋藏方式,开展地质过程约束下的成岩模拟实验,分析埋藏压实作用对库车前陆盆地深部储层的作用过程与改造效果。通过砂岩面孔率、视压实率、减孔率及孔径、喉径等储层物性参数的定量评价,表明埋藏压实作用直接影响储层视压实率、减孔率,同时也控制了不同粒级砂岩储层的孔径与喉径变化。在早期缓慢的浅埋藏阶段,压实作用使粗砂岩、中砂岩等粗碎屑颗粒存在较少的碎裂纹及颗粒位移和重排,细砂岩、粉砂岩等细颗粒呈较杂乱排列。在后期快速埋藏压实阶段,随着埋深增大,压实作用使骨架颗粒趋于定向排列;近源沉积的粗砂岩、中砂岩等碎屑颗粒大量发育裂纹和成岩缝,前渊沉积的粉砂岩不发育颗粒裂纹但存在成岩缝。快速深埋作用下形成的碎屑颗粒裂纹与成岩缝是深部储层发生溶蚀和提高渗透性的主要原因。
高志勇崔京钢冯佳睿罗忠黄贤营李小陪赵雪松郭美丽
关键词:前陆盆地压实作用深部储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