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40046)

作品数:4 被引量:568H指数:4
相关作者:肖瑛姚华陈为雷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中国社会
  • 2篇主义
  • 1篇行动者
  • 1篇营利
  • 1篇营利组织
  • 1篇中国社会变迁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变迁
  • 1篇社会理论
  • 1篇自我主义
  • 1篇自主性
  • 1篇民情
  • 1篇民社
  • 1篇个案
  • 1篇个人主义
  • 1篇公民
  • 1篇公民社会
  • 1篇公民社会理论
  • 1篇法团主义
  • 1篇非营利

机构

  • 2篇上海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肖瑛
  • 1篇姚华
  • 1篇陈为雷

传媒

  • 2篇社会学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探索与争鸣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NGO与政府合作中的自主性何以可能?——以上海YMCA为个案被引量:81
2013年
本文运用"制度—生活"分析框架,根据个案调查获取的经验资料与文献资料,对个案NGO组织与政府合作的过程加以考察。研究发现:在合作过程中,NGO既要有妥协又要有坚持,妥协要妥协得有智慧、有策略,坚持要坚持得有理性、有原则;在"强国家弱社会"的背景下,"做加法"是NGO同政府妥协的一种有智慧、有成效、可复制的策略;"理念与责任"、"专业化道路"是NGO必须坚守的底线,在NGO自主性成长的内部条件中,它们比"经济基础"更为重要。
姚华
关键词:自主性行动者
从关系研究到行动策略研究——近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研究述评被引量:53
2013年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研究和非营利组织的行动策略研究。这些研究关注制度和资源对非营利组织的约束,通过描述其行动来看其发展。笔者认为,今后要把非营利组织理论预设与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研究并有所创新,要从关注非营利组织策略性行动到关注实现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
陈为雷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理论法团主义
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被引量:63
2014年
"差序格局"是理解中国社会构成和运行以及"民情"的重要概念。中国历史上通过各种制度化努力,曾经发展出尊尊和亲亲等等级化的差序格局类型,在实践中还衍生出社会心理意义上的差序格局,这些差序格局类型之间相互渗透和纠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差序格局并没有消失,反而实现了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形成基于理性意志的新差序格局。理性意志与新差序格局的悖论性结合,使得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变得至为艰难和漫长。
肖瑛
关键词:个人主义自我主义
从“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转换被引量:386
2014年
"国家与社会"是近年来国内外学界研究中国社会变迁的主导性视角,但该视角在中国的运用更多是规范层面的,难以解释中国社会变迁的复杂机制。"制度与生活"可作为替代性视角。"制度"指以国家名义制定并支撑国家的各个层级和部门代理人行使其职能的正式制度;"生活"指社会人的日常活动,既包括各种权宜性生产的利益、权力和权利诉求及生活策略和技术,又指涉相对例行化的民情和习惯法。制度与生活视角的建构和运用,旨在通过对制度实践中正式制度代理人与生活主体互动的复杂机制的洞察,一方面分析我国正式制度变迁的实际逻辑和方向,另一方面找寻民情变动的机理,以期把握我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总体性脉络。
肖瑛
关键词:中国社会变迁民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