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40048)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3
相关作者:曹东勃李宽杨君戴纯青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农业
  • 2篇适度规模经营
  • 2篇家庭农场
  • 2篇规模经营
  • 1篇性别分工
  • 1篇渊源
  • 1篇职业农民
  • 1篇审读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 1篇农村
  • 1篇农村教育
  • 1篇农民
  • 1篇农业模式
  • 1篇农业女性化
  • 1篇农业适度规模
  • 1篇农业适度规模...
  • 1篇女性
  • 1篇女性化
  • 1篇中农

机构

  • 8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曹东勃
  • 1篇戴纯青
  • 1篇杨君
  • 1篇李宽

传媒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教育与经济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农村经济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农林经济管理...
  • 1篇中国研究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女性化现象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农业女性化是许多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现象,其深层动力源自市场深化带来的家庭及社会性别分工。从历史上看,轮耕制与犁耕制分别导引了两种不同的农业性别分工模式。就技术层面而言,农业技术进步及其扩散的路径带有一定的性别偏好,进而形成农业女性化的局面。当代中国农业女性化图景的生成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作为劳动力后备军和蓄水池时期的"铁姑娘"、男工女耕时期的农村留守妇女以及异地务农时期的女性"农民农"。作为农业女性化之外的另一种选择,农村妇女进城后的走向,还远未实现其就业主体性,这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
曹东勃蒋睛霞
关键词:农业女性化性别分工
现代性变迁与村庄传统结构的重塑——鲁中D庄调查被引量:3
2012年
基于对鲁中D庄的驻村调研,分析了现代化、市场化进程所带来的现代性变迁对农民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生计结构的深刻影响以及对传统的村庄社会关系、伦理习俗与社会结构的重塑。文章着重从"离土不离乡"的兼业化生活、"分家不分舍"的代际关系、"简约不简单"的风土人情、"动帐不动田"的两田制活标本四个方面对D庄的现代性变迁与村庄结构的互动过程加以描摹和分析。这些现象,在发达地区或城镇化进程较快、人口流动性较大、市场化程度较深的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从政策角度,努力实现农村现代化进程、农民现代性变迁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系统之间的匹配与协调,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成为一项共识。
曹东勃
关键词:村庄
合作社中的复合型差序格局
2013年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但在学理上一直饱受质疑,批评者认为没有平等和民主的关系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很少有学者去深入剖析一个能够长期生存的合作社赖以成功的结构或机制到底如何。笔者以安徽菜农在上海浦东桥村建立的绿意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例,通过与该合作社所有成员的透彻访谈,认为这个专业合作社各成员间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多元复合型的差序格局。它既不是资本独大,也不是劳动力之间的平等合作,而是传统人际关系网络在新的国家和市场因素下的一次再结构化,成员之间的多重逻辑关系保证了合作社的长期存在。因此,我们应该深刻体认到本土化合作机制对传统互惠机制的依赖,不能因为成员之间不够平等或民主就认为这不是合作,其实恰恰相反,也许只有成功地建立起某种多元复合型的差序格局,互惠才可能跃升为合作。
李宽戴纯青戴纯青
关键词:合作社
陈云化解经济危机的政策思想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陈云在领导经济建设的数十年实践中,形成了化解经济危机的系统性思想,主要包括:巩固农业基础,加强城乡交流;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综合平衡;加强物资储备,改善商品流通;治理通货膨胀,严格货币管理。这些理论思考与政策实践,丰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经验,是其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甚至经济危机的重要指针。
曹东勃
关键词:经济危机
回归真实需要:食品安全的经济伦理学审读被引量:1
2012年
现代社会中,农业的功能和目标,不仅在于粮食增产和为二三产业提供原材料,更在于通过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增进人类健康、提高其生活品质、满足其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要,并实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检视人类追求食品安全的漫长道路,生产者需要摒弃"销售至上"的增长信条,消费者应当回归人的"真实需要",在严格的监管制度支持下,重建食品生产的经济伦理框架。
曹东勃
关键词:食品安全经济伦理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渊源与政策变迁被引量:15
2014年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思想的发生及其政策实践有着独特的历史路径与变迁逻辑。在回溯近现代思想家、特别是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农业规模经营的思想脉络后,重点梳理了1949年以来在土地制度与农业经营政策上的变迁逻辑,这构成了当下的农业家庭经营制度的由来及其经营规模的约束条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需要保护新兴的职业农民群体即真正耕者的合法权益,使其获得稳定的耕作经营权预期和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持,以持续释放农村改革的制度红利。
曹东勃
关键词: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职业农民
适度规模:趋向一种稳态成长的农业模式被引量:18
2013年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思想的发生及其政策实践,有其独特的历史路径与变迁逻辑。本文简要梳理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中国农业经营政策的沿革脉络,意在解释当下的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及其经营规模的约束条件。在业已形成的家庭农场、合作组织、资本农业三种主要的规模经营主体和模式中,家庭农场具有"理想农民"的特征,值得支持。发达地区的实践探索值得重视,但仍需防范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扭曲与漏损。
曹东勃
关键词:适度规模经营家庭农场
论农村教育需求的年龄分层--基于“千村调查”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本研究基于对"千村调查"数据库农村教育方面数据的分析和对6省市具体案例的实地调查和访谈,按照年龄分层的方法,总结了农村教育在不同阶段、不同人群中的特征。结果显示,当前农村教育中存在脱离乡土特征和农村实际、盲目追随城市教育模式的现象,无法满足农村儿童、青年、成年在基础教育、初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多重需求。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继续教育。
曹东勃
关键词:农村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