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2161)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闫鸿浩李晓杰刘智远王洋王小红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理学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爆轰
  • 3篇振动
  • 3篇气相
  • 3篇纳米
  • 3篇爆轰法
  • 3篇爆破
  • 2篇碳纳米管
  • 2篇前驱体
  • 2篇纳米管
  • 2篇二茂
  • 2篇二茂铁
  • 2篇爆轰法合成
  • 2篇爆轰合成
  • 2篇爆破参数
  • 2篇爆破振动
  • 2篇SIO
  • 2篇SIO2
  • 1篇多壁碳纳米管
  • 1篇烟囱
  • 1篇氧化硅

机构

  • 10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劳动关系...

作者

  • 10篇李晓杰
  • 10篇闫鸿浩
  • 2篇吴林松
  • 2篇王小红
  • 2篇王胜杰
  • 2篇赵铁军
  • 2篇杨瑞
  • 2篇王洋
  • 2篇刘智远
  • 1篇孙贵磊
  • 1篇黄先超
  • 1篇席树雄
  • 1篇赵碧波

传媒

  • 2篇高压物理学报
  • 1篇爆破器材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材料工程
  • 1篇山西建筑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驱体相对物质的量的变化对氢氧气相爆燃制备纳米SiO_2颗粒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以SiCl4为前驱体,以H2和O2的混合气体为爆源,通过改变前驱体的相对物质的量,考察前驱体的相对物质的量对产物的影响。并通过XRF、TEM和XRD等测量手段对纳米SiO2粉体进行测试分析:通过XRF对产物进行成分分析,测得所得产物主要由SiO2组成,且纯度达到99.9%以上;由XRD结果得出,生成的SiO2产物属于典型的不定形结构;由TEM图片可以得出,生成的产物粒径大小大部分在50~100nm之间,且呈圆球状。随着前驱体相对物质的量的增加,所得到的产物粒子逐渐出现粘结,分散性下降,前驱体相对物质的量应该控制在1.25以内。
闫鸿浩吴林松李晓杰王小红王胜杰
关键词:SIO2XRF
不同前驱体相对摩尔量对气相爆燃制备纳米SiO_2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以SiCl4为前驱体,以空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为爆源,通过改变前驱体的相对摩尔量,考察前驱体的相对摩尔量对产物的影响。通过X射线荧光谱(XRF)、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手段对纳米SiO2粉体进行表征及分析。通过XRF对产物进行成分分析,测得实验所得产物主要由SiO2组成,且纯度达到99.9%以上;由XRD分析得知,生成的SiO2产物属于典型的非晶态结构;由TEM图像可以看出,随着前驱体相对摩尔量的增加,所得到的产物粒子逐渐出现粘结,分散性下降,前驱体相对摩尔比应该控制在1.5以内。
闫鸿浩席树雄李晓杰王小红黄先超
氧气含量比变化对气相爆轰合成纳米二氧化钛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以氢气和氧气作为爆炸源,四氯化钛作为前躯体气相爆轰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新兴的纳米氧化物制备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其晶相组成,并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了产物颗粒的大小和形貌,总结了氧气含量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金红石相和锐钛矿相的混合晶。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混合物中锐钛矿相的相对含量变大,但是,氧气含量足够时,生成的是中间产物和金红石相的混合粉体。颗粒呈球形(或类球形),颗粒尺寸变大(80~100nm),分散性变好,颗粒变得更均匀。
闫鸿浩王胜杰李晓杰吴林松
关键词:气相爆轰纳米二氧化钛晶型
气相爆轰法合成含铁多壁碳纳米管被引量:1
2017年
以甲烷和氧气为前驱体,二茂铁为催化剂,采用气相爆轰法在密闭反应管中合成多壁碳纳米管。运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Raman光谱等手段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形貌表征和物相、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呈弯曲缠绕状,管径分布在20~50nm,长度达数微米,具有优异的管状结构,并且石墨化程度较高;碳纳米管中除含碳元素外,还包含少量纳米铁颗粒,且产物中含有少量碳化铁。XRD分析表明,爆轰反应发生后催化剂被分解、还原为金属单质。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气相爆轰法合成碳纳米管的机理。
杨瑞李晓杰闫鸿浩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二茂铁
初始温度及碳源对碳纳米管气相爆轰法合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改变初始温度以及分别使用甲烷和乙炔气体作碳源时气相爆轰合成碳纳米管,研究了初始温度与不同碳源对碳纳米管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拉曼(Raman)光谱等对碳纳米管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温度的升高,所合成的碳纳米管的产量减少且石墨化程度降低,但管壁会变得光滑且管径有所增加。当使用乙炔时,所合成的产物中没有碳纳米管,而是合成了石墨化程度较高的无定形碳,随着催化剂量的增加,产物中碳包覆颗粒增多且包覆层清晰可见,但存在结构缺陷。当初始温度在110~130℃时,使用甲烷气体运用气相爆轰的手段是合成碳纳米管的较佳方案。
杨瑞李晓杰闫鸿浩王洋
关键词:碳纳米管碳源
基于装药形状优化的中深孔爆破控制被引量:4
2017年
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A、B、C、D四种不同的装药方式。同时理论确定四种装药方式各自的排距、孔距、孔深、装药高度等一系列爆破参数。在确定装药高度的情况下,这种装药方式调整装药线密度分布在3.0~6.0 kg/m之间,即保证小孔的做功能力又防止大孔单孔药量过大引起振速超标。并且在某地铁渡线段进行了具体的操作应用,达到了缩短工期、减少飞石、提高频率等目的。尤其经济上实现了"浅孔问题深孔化",技术上实现"深孔问题浅孔化"。为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了一个可行性方案。
闫鸿浩张潇飞赵碧波李晓杰王洋
关键词:深孔爆破爆破参数爆破控制
沉箱在近距离强夯下的振动安全探索
2012年
从振动速度入手研究了强夯对沉箱的影响,通过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了试夯,确定了夯击能大小和夯击距离对沉箱振动的影响规律,进而合理选择夯击能及夯点安全距离,以保证施工的有效性和沉箱的正常使用寿命,对类似工程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闫鸿浩刘智远李晓杰
关键词:强夯沉箱振动
气相爆轰合成碳包铁的影响因素
2016年
研究了氢氧摩尔比例与二茂铁质量对制备碳包覆铁纳米颗粒的影响。通过氢气与氧气爆轰产生的高温高速,在自制爆轰管内分解二茂铁,合成了碳包覆铁纳米颗粒。经XRD分析与TEM表征发现,氢氧比例与二茂铁质量在制备碳包铁时相互影响,氢氧比例主要影响碳包铁的形貌大小及分散性,二茂铁质量对能否合成碳包铁纳米颗粒影响很大。当氢氧比例为2:1,二茂铁质量在2.5~3.5 g时,能够合成碳包覆铁纳米颗粒,且呈球形或椭球形,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从颗粒大小均匀性,形貌结构及分散性考虑,氢氧比例2:1,二茂铁质量3.5 g的反应条件是制备碳包铁的较佳方案。
闫鸿浩赵铁军孙贵磊李晓杰浑长宏
关键词:二茂铁
复杂爆破作业环境下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分析爆破振动对精密仪器的影响,以Intel集团场平爆破振动为案例,结合Intel公司提供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要求标准和大连地区的爆破振动规律,设计了试验方案。对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发现,原定控制点位置,无论深、浅孔爆破,在设计起爆网络下,振动速度均不大于0.02 cm/s,且加速度谱密度值均小于给定标准。这种加速度谱密度的控制方法不仅能降低爆破施工的经济成本,同时也为复杂作业环境下爆破振动的安全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闫鸿浩浑长宏李晓杰赵铁军
关键词: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复杂环境爆破振动
烟囱爆破拆除及其振动测试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针对41m高钢混结构烟囱爆破拆除,采用梯形缺口方式,设计了合理的烟囱爆破参数,并对爆破振动、塌落振动进行监测。通过分析振动图谱,得出烟囱从起爆到塌落共需7s左右。介绍了振动主频的两种求解方法,一种是国标规定的最大振动速度对应的频率;另一种是最大能量密度处由FFT分析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的频率。虽然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但都证明了爆破振动的主频要高于塌落振动的主频,塌落振动频率更接近于建筑物的固有频率,容易引起共振。
闫鸿浩刘智远李晓杰
关键词:爆破拆除爆破参数爆破振动塌落振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