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03002)

作品数:13 被引量:116H指数:7
相关作者:吴友平张立群赵素合林桂钱燕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橡胶
  • 6篇炭黑
  • 5篇填料
  • 5篇纳米
  • 5篇白炭黑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
  • 3篇偶联剂
  • 3篇纳米填料
  • 3篇结合胶
  • 3篇改性
  • 3篇SSBR
  • 2篇弹性模量
  • 2篇丁苯
  • 2篇丁苯橡胶
  • 2篇动力学
  • 2篇原位改性
  • 2篇溶聚
  • 2篇溶聚丁苯
  • 2篇溶聚丁苯橡胶

机构

  • 15篇北京化工大学

作者

  • 14篇吴友平
  • 10篇张立群
  • 6篇钱燕超
  • 6篇林桂
  • 5篇赵素合
  • 4篇徐春燕
  • 3篇赵青松
  • 3篇贾清秀
  • 2篇杨军
  • 1篇于亮
  • 1篇张秀娟
  • 1篇赵蔚
  • 1篇张兴英
  • 1篇徐瑞芬
  • 1篇刘力
  • 1篇张鹏
  • 1篇黄希

传媒

  • 8篇合成橡胶工业
  • 4篇橡胶工业
  • 1篇特种橡胶制品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填料 /橡胶体系在贮存中的结构形态变化 Ⅰ . 填料与橡胶及填料与填料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7
2004年
阐述了纳米填料 /橡胶体系在贮存停放过程中 ,填料与橡胶之间及填料与填料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 ,纳米填料 /橡胶体系在贮存停放过程中结合胶的形成是动力学平衡过程 ,随着停放时间的延长 ,填料与橡胶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 ,填料与橡胶之间的相互作用活性点面积减小 ,同时填料与填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 ,填料网络结构絮凝程度提高。制备纳米填料 /橡胶复合材料时 ,应促进混合体系在贮存停放过程中填料与橡胶之间的物理浸润和化学结合作用 ,阻止因填料与填料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絮凝现象 。
林桂吴友平钱燕超贾清秀张立群
关键词:纳米填料橡胶复合材料相互作用
白炭黑增强偶联型溶聚丁苯橡胶的性能被引量:11
2009年
研究了白炭黑增强自制偶联型溶聚丁苯橡胶(SSBR)的加工性能、物理机械性能、滚动阻力、抗湿滑性和耐磨性,并与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自制100%偶联SSBR纯胶的门尼黏度高、应力弛豫速率慢、弹性高,加工性能受到影响;SSBR硫化胶具有较高的300%定伸应力,达到14.7 MPa,其滚动阻力低、抗湿滑性和耐磨性均优于同类产品。
徐春燕吴友平赵素合张兴英
关键词:溶聚丁苯橡胶偶联白炭黑物理机械性能抗湿滑性耐磨性
纳米SiO_2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微观结构在热贮存中的演变动力学被引量:3
2006年
分析了纳米SiO2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合体系在热贮存停放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动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表征填料在橡胶基体中分散特征的方法,研究了填料聚集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纳米SiO2填充PDMS复合体系在低应变低频率下的动态储能模量(E′0)可以用来表征纳米无机粉体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特征,其测试条件为应变不大于0·70%,频率1Hz;复合体系的E′0随着贮存停放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当PDMS/SiO2(质量比)为100/100时,E′0恢复动力学的活化能约为3·01kJ/mol;随着贮存停放时间的延长,复合体系中的纳米SiO2聚集更为稠密,结合胶含量增加并逐渐达到平衡;改性纳米SiO2填充PDMS复合体系的E′0在热贮存停放初期有小幅度的增大趋势,之后基本保持恒定。
林桂吴友平钱燕超张立群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聚二甲基硅氧烷微观结构
炭黑/黏土/丁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被引量:7
2007年
研究了用1份(质量,下同)或2份黏土替代5份或10份炭黑对炭黑/黏土/丁苯橡胶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少量黏土非等量替代炭黑后,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变化不大;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随炭黑用量的减少而降低,耐屈挠疲劳性能随黏土用量增加而提高。当炭黑与黏土的填充量分别为45份和2份时,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动态生热与填充50份炭黑时相当。
赵蔚吴友平黄希张立群
关键词:物理机械性能耐磨性能
白炭黑补强ESBR混炼胶中网络结构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试验研究白炭黑补强乳聚丁苯橡胶(ESBR)混炼胶中的网络结构及网络结构对胶料门尼粘度和动态粘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白炭黑补强ESBR胶料中加入偶联剂Si69并进行热处理可显著提高胶料中的结合胶含量及网络结构的稳定性,网络结构受停放时间和温度的影响较小。与未加偶联剂Si69或加入偶联剂Si69但未进行热处理的胶料相比,加入偶联剂Si69并进行热处理的胶料中网络结点主要由柔性的橡胶组成,网络承受变形能力较强;胶料的门尼粘度和动态模量较小,且动态模量对应变(ε)变化不敏感;ε较小时动态损耗较大,ε较大时动态损耗较小。
杨军吴友平徐春燕张立群
关键词:ESBR白炭黑硅烷偶联剂网络结构
橡胶增强的理论研究被引量:24
2004年
修正的Einstein方程用于描述低填充橡胶的弹性模量,改进的Halpin-Tsai方程可较好预测较高填料体积分数下体系的弹性模量。描述了填料增强橡胶体系应力-应变曲线的4个重要模型:范德华网络模型、双网络模型、JGmC2L方程以及炭黑增强橡胶的链组理论。范德华网络模型以填料聚集体作为增强单元,且认为其可发生塑性变形和破坏;双网络模型强调了填料网络中橡胶分子链的完全伸展和取向对增强的贡献;JGmC2L方程体现了高伸长率时材料结构变化导致有限伸长特性的变化;链组理论以链组而不是单根链作为独立的形变单元。4种模型均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有待建立可全面反应材料在整个大形变过程中黏弹性力学行为的新方程。
吴友平贾清秀刘力张立群
关键词:橡胶增强弹性模量
炭黑补强SBR弹性模量的预测
2006年
采用Guth及改进Halpin-Tsai方程预测炭黑N110,N330和N550补强SBR的弹性模量,并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选取适合的炭黑聚集体形状因数,Guth及改进Halpin-Tsai方程可较准确地预测炭黑用量范围较宽的SBR胶料弹性模量。
吴友平杨军魏岸徐春燕张立群
关键词:弹性模量SBR炭黑
纳米二氧化硅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在热储存中微观结构演变的动力学研究
纳米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程度对纳米填料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如模量等影响很大。本文重点研究纳米二氧化硅填料填充聚二甲基硅氧烷橡胶复合材料在热停放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演变。试验结果表明:低应变低频率下动态储能模量G0’对复...
林桂吴友平钱燕超张立群
关键词:纳米填料结合胶
二氧化硅/EPDM复合材料:分散剂和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比较
由于二氧化硅在非极性橡胶中自身有很强的聚集力和弱的填料-橡胶相互作用力,二氧化硅粉体很容易聚集,采用分散剂(含铵基的丙烯酸盐)、TESPT、分散剂和TESPT并用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来增强EPDM,制备具有填料分散度和填料-...
林桂钱燕超吴友平张立群
关键词:二氧化硅分散剂硅烷偶联剂动态力学性能
纳米填料/橡胶体系在贮存中的结构形态变化 Ⅱ.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综述了纳米填料 /橡胶复合体系在熔融态或高弹态贮存停放过程中 ,影响其结构形态变化的因素 ,以及贮存停放对复合体系流变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 ,并评述了相关的理论模型。纳米填料 /橡胶复合体系在熔融贮存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主要受橡胶的黏度、填料特性及其用量、填料与橡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加工性能的影响。填料网络结构的絮凝程度强化使复合体系流变性能、动态力学性能降低 ,但导电性能提高。相关的填料聚集动力学和填料絮凝模型大部分是唯象模型。
林桂吴友平张秀娟钱燕超贾清秀张立群
关键词:纳米填料橡胶相互作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