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00036)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庄友谊鲍世宁田善喜池贤兴徐克尊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师范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理学

主题

  • 3篇分子
  • 2篇对称性
  • 2篇乙炔
  • 2篇乙烯
  • 2篇密度泛函
  • 2篇密度泛函理论
  • 2篇泛函
  • 2篇泛函理论
  • 2篇分子轨道
  • 2篇AL
  • 1篇电离
  • 1篇电离势
  • 1篇电子结构
  • 1篇原子
  • 1篇正己烷
  • 1篇正离子
  • 1篇团簇
  • 1篇子结构
  • 1篇脱氢
  • 1篇离子

机构

  • 5篇温州师范学院
  • 4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7篇庄友谊
  • 4篇鲍世宁
  • 3篇池贤兴
  • 3篇吴悦
  • 3篇张建华
  • 2篇刘凤琴
  • 2篇徐克尊
  • 2篇钱海杰
  • 2篇田善喜
  • 2篇李海洋
  • 2篇何丕模
  • 1篇李波
  • 1篇曹培林
  • 1篇张寒洁

传媒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Chines...
  • 1篇温州师范学院...
  • 1篇原子核物理评...
  • 1篇第四届华东真...

年份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己烯在Ru(1010)表面价带电子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在200K以下己烯(C6H12)可以在Ru(101珔0)表面上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偏振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ARUPS)结果表明,己烯分子在垂直于衬底表面并沿衬底表面<12珔10>晶向的平面内,己烯分子的轴向沿<12珔10>晶向倾斜.随着衬底温度的提高,到200K以上,己烯分解生成新的碳氢化合物.己烯分解后,πCH分子轨道能级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了0.2eV,同时己烯中C的1s能级向低结合能方向移动了0.3eV.
张建华庄友谊吴悦鲍世宁刘凤琴奎热西.易卜拉欣钱海杰
关键词:己烯脱氢电子结构催化剂
乙烯在过渡金属表面的吸附与分解被引量:1
2001年
本文研究了乙烯 (C2 H4 )在Ru( 10 10 ) 表面的吸附 ,在低温下 (2 0 0K以下 )乙烯可以在Ru( 10 10 ) 表面上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 ,在 2 0 0K以上乙烯则发生了脱氢分解反应 .TDS结果表明乙烯分解后的主要产物为乙炔 (C2 H2 ) .乙烯分解后碳的 1s能级向低结合能方向移动了 0 .3eV .
庄友谊
关键词:乙烯结合能过渡金属表面分子吸附乙炔
Ru(1010)表面上正己烷分子轨道的对称性
本文用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能谱(ARUPS)和X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正己烷分子在Ru(101?0)表面上吸附与分解。在低温下(160K),与正己烷分子相关的三个谱峰分别在费米能级以下7.8、9.5和11.0eV处。角分...
吴悦庄友谊张建华池贤兴李海洋何丕模鲍世宁
关键词:正己烷分子轨道对称性
文献传递
铝原子正离子团簇Al_5^+稳定结构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 4种方法 :杂化密度泛函B3LYP与B3PW91 ,Perdew Wang91交换与关联泛函WP91PW91、局域自旋密度近似SVWN ,研究了铝原子正离子团簇Al+ 5的多种可能结构 ,找到了一种新的最稳定的结构与自旋态 ,即单重态三维C2v结构 ,并对上述
池贤兴田善喜庄友谊徐克尊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C_2H_2在Ru(10■0)表面上的分子轨道对称性被引量:1
2001年
利用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能谱对低温下(160 K)乙炔(C_2H_2)气体在Ru(10■0)表面的吸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乙炔的C-C轴并不平行于衬底表面, C-C轴在<0001>晶向和表面法线组成的平面内有一定的倾斜.与气相乙炔分子不同,在Ru(10■0)表面吸附的乙炔分子的C-H轴不是沿C-C轴向.
张建华吴悦庄友谊张寒洁李海洋何丕模鲍世宁刘凤琴奎热西.易卜拉欣钱海杰
关键词:乙炔分子轨道对称性
乙烯在Ni(110)表面吸附的几何结构被引量:13
2003年
用理论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覆盖度的乙烯在Ni(110 )表面吸附的位置 .乙烯的吸附几何结构在团簇计算中进行了局部优化 .在低覆盖度下 ,单个乙烯分子占据了短桥位和顶位之间的中间位置 .乙烯分子的C—C轴大致沿衬底的Ni原子链排列 (即沿 <110 >晶向 ) ,C—C轴与衬底Ni(110 )表面有 10°的倾斜角 .乙烯分子的C—C键的键长为 0 15 1nm .在高覆盖度下 (0 5ML) ,乙烯在Ni (110 )上形成了有序的c(2× 4 )相 ,在一个表面元胞内的两个乙烯分子的吸附位置类似于低覆盖度时的结果 ,但乙烯分子的C—C键键长分别为 0 14 2和 0 14 3nm .
李波鲍世宁庄友谊曹培林
关键词:乙烯
铝原子团簇Al_5、Al_5^-和Al_5^+稳定结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四种方法 :杂化密度泛函B3LYP与B3PW 91、Perdew Wang91交换与相关泛函WP91PW91、局域自旋密度近似SVWN ,研究了Al5、Al5-和Al5+ 团簇的多种可能结构 ,找到了它们稳定的结构与自旋态 ,与已有的理论结果作了比较 ,并计算了Al5-的绝热与垂直电子离解能、Al5的绝热与垂直电离势 ,同有关的实验数据比较 ,符合较好 .
池贤兴田善喜庄友谊徐克尊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电离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