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802073)

作品数:8 被引量:132H指数:5
相关作者:赵庆新董进秋杜艳廷郝圣旺高柏峰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公安部应用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3篇理学

主题

  • 3篇混凝土
  • 2篇玄武岩纤维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设计
  • 2篇配合比
  • 2篇小波
  • 2篇小波变换
  • 2篇波变换
  • 2篇掺量
  • 1篇徐变
  • 1篇玄武岩纤维混...
  • 1篇应力
  • 1篇增韧
  • 1篇增韧机理
  • 1篇韧性
  • 1篇损伤识别
  • 1篇损伤识别方法
  • 1篇塔结构
  • 1篇塔式结构
  • 1篇土力学性能

机构

  • 7篇燕山大学
  • 2篇天津市市政工...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省建筑科...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4篇赵庆新
  • 3篇郝圣旺
  • 3篇杜艳廷
  • 3篇董进秋
  • 2篇李慧剑
  • 2篇高柏峰
  • 1篇刘淑艳
  • 1篇刘建忠
  • 1篇刘朝阳
  • 1篇孙伟
  • 1篇刘艳霞
  • 1篇缪昌文
  • 1篇闻宝联
  • 1篇郑克仁
  • 1篇潘慧敏
  • 1篇林玮
  • 1篇孙立喜
  • 1篇王嘉庆
  • 1篇周卫峰

传媒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工业建筑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与增韧机理研究被引量:51
2011年
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工程纤维,已经引起了材料界与工程界的广泛关注。本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掺量分别为0,0.5,1.0,1.5,2.0,2.5 kg/m3情况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并对其增强增韧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破坏形式体现出脆性破坏的特性,其28 d抗压强度较素混凝土提高了为5%~10%,但其掺量超过1.5 kg/m3后,其抗压强度呈下降的趋势。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其韧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抗折强度较素混凝土提高了21%~29%,其抗冲击性能是基准混凝土的1.4倍~3.1倍。玄武岩纤维在混凝土基体中呈三维乱向均匀分布,起到了"二次微加筋"作用,通过纤维与水泥基体间的摩擦与纤维的拉拔作用,及基体中裂缝的萌生与扩展从而消耗基体的能量,起到增强增韧的作用。
董进秋杜艳廷闻宝联孙立喜王嘉庆
关键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掺量增韧机理
基于正交理论制备高强自密实砂浆被引量:4
2011年
在深入分析国内外高强灌浆料制备实践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设计理论分析在正交试验设计中影响自密实砂浆的因素,并确定了各因素水平。应用P.O 42.5型水泥、粉煤灰、膨胀剂、河砂、减水剂等普通原材料,通过V型漏斗试验优选出工作性良好的砂浆配合比,制备出强度高达61.7 MPa的自密实砂浆。
杜艳廷董进秋刘淑艳周卫峰
关键词:正交设计配合比
非均匀介质应力松弛破坏
在一个突加的恒定外力作用下,系统会经历一个在有限时间内损伤破坏的历程,一般称为蠕变破坏。与此相对应地,材料的另一个重要的与时间相关的力学性能,就是应力松弛。应力松弛通常被描述为:系统在一个恒定的外界变形作用下,其应力会随...
郝圣旺
文献传递
基于动力响应信息分区截断的塔式结构多损伤识别方法被引量:1
2009年
针对环境激励下的塔式结构动力响应信息,采用小波变换实现结构损伤位置识别.受塔式结构多损伤影响,各损伤位置对应的小波细节信息的吉布斯振荡将会相互干扰.为消除获得信息之间的耦合影响,实现多损伤位置的识别.本文通过对损伤位置处结构动力响应信息的截断,将结构中各损伤置于不同信息区间,并将截断后的动力响应信息区间进行有效延拓,消除初始动力响应信息区间边界处吉布斯现象的影响,从而实现了结构多处损伤的识别.算例的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于塔式结构多处损伤识别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
高柏峰李慧剑苏丽芸
关键词:小波变换塔式结构
磨细矿渣掺量对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英文)被引量:13
2009年
为研究磨细矿渣对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在(20±1)℃,相对湿度为(60±5)%的条件下测试了33%载荷水平下磨细矿渣等量取代水泥量分别为0,30%,50%和80%4种情况下混凝土的徐变度。结果表明:磨细矿渣掺量(质量分数,下同)为30%和50%时,磨细矿渣对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不明显,当磨细矿渣掺量增加为80%时,混凝土抵抗徐变的能力大大下降,其1a的徐变度为不掺矿渣混凝土的1.74倍。通过扫描电镜二次电子成像观测,结合压汞法测试基体的孔隙率与孔径分布,对不同掺量下的磨细矿渣及水泥颗粒与基体的结合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烧失量法测试水泥-矿渣体系中的非蒸发水量来表征水化产物数量,并基于纳米压痕技术测量了磨细矿渣与水泥颗粒的弹性模量,通过上述几种实验方法的联合观测分析,对磨细矿渣影响混凝土徐变性能的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由于磨细矿渣颗粒的弹性模量略低于水泥颗粒,故不能通过"微集料效应"抑制混凝土的徐变。混凝土徐变性能受水泥及磨细矿渣颗粒与基体的界面结合状况的影响较大,当界面结合良好时,可忽略其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混凝土的徐变度和体系的水化产物数量正相关;当界面结合不良时,其对抑制混凝土徐变的负面效应显著增强,徐变性能受到水化产物数量与界面结合情况的双重影响。
赵庆新孙伟缪昌文郑克仁刘建忠林玮
关键词:磨细矿渣掺量界面区徐变
自密实砂浆工作性“沉球法”表征参数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设计了"沉球"试验装置测定自密实砂浆的工作性。通过改变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减水剂掺量、砂胶比、减水剂品种和砂的细度模数研究了"沉球法"工作性表征参数的合理区间。结果表明:"沉球"曲线时长能够反映自密实砂浆的流动性,当下沉时间t<15s时,砂浆的流动性较好;曲线斜率的变化能够反映砂浆均匀性,在15mm
赵庆新杜艳廷
关键词:工作性
格构式塔结构刚度突变处损伤识别方法被引量:6
2009年
塔式结构存在着刚度突变现象,导致由损伤带来的刚度变化在该位置往往难以识别.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动力响应信息截断的格构式塔结构刚度突变处损伤识别方法.针对环境激励下的塔式结构动力响应信息,通过对刚度突变处结构动力响应信息截断,使得原结构分解为两段等刚度部分,消除结构原始刚度突变的影响.并将截断后的动力响应信息区间进行有效延拓,以消除初始动力响应信息区间边界处吉布斯现象的影响.对延拓后的信息区间分别通过小波变换,通过小波细节信息的振荡识别刚度突变处的损伤.本文算例的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法在识别格构式塔结构刚度突变处损伤的有效性.
高柏峰李慧剑刘艳霞
关键词:刚度突变损伤识别小波变换
玄武岩纤维增韧混凝土冲击性能被引量:54
2010年
采用三点弯曲冲击试验装置,结合超声波测试技术,研究了玄武岩纤维质量分数为0%~0.60%时,玄武岩纤维增韧混凝土(Basalt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BFRC)的冲击性能及其损伤演化规律,研究了混凝土冲击破坏过程中基于超声波波速的损伤演化过程,并应用体视显微镜观测了冲击过程中试件表面裂纹的发展,分析了玄武岩纤维提高混凝土冲击韧性的机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无明显改善,但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冲击韧性,当纤维质量比为0.36%时冲击韧性提高了2.2倍。各玄武岩纤维掺量下混凝土的冲击破坏均表现出脆性特征,但玄武岩纤维的加入有效提高了混凝土对冲击能量的吸收,其临近破坏时损伤变量较素混凝土提高了40%~83%;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冲击破坏过程表现出多缝开裂的特征,在最终破坏时主裂缝附近有明显的副裂缝出现。
赵庆新董进秋潘慧敏郝圣旺
关键词: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冲击性能
基于正交理论的RPC配合比设计被引量:6
2010年
在深入分析国内外RPC制备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设计理论的RPC配合比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应用正交设计理论确定RPC材料的最佳基体,第二阶段通过实验优选钢纤维掺量。应用该方法采用42.5R型水泥、粉煤灰、硅灰、普通河砂、减水剂和钢纤维等材料制备出了抗折强度高达38.6MPa的RPC材料。
赵庆新刘朝阳郝圣旺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设计韧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