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200702015) 作品数:5 被引量:18 H指数:3 相关作者: 竺晓平 公娇芬 景茂峰 陈妮 江蓓蓓 更多>> 相关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山东南瓜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RT-PCR扩增得到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山东泰安南瓜分离物(CGMMV-TANG)的外壳蛋白基因,经过序列分析,该分离物外壳蛋白(CP)基因全长486个核苷酸,由161个氨基酸组成。对CP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并结合寄主来源及地域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的不同分离物在分组上与地域有一定的关系。 李晓颖 江蓓蓓 王迅 景茂峰 公娇芬 竺晓平关键词:核苷酸序列 外壳蛋白基因 基于secY基因对山东临沂枣疯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FD9f/r引物对采自山东临沂的枣疯病样品进行secY基因的PCR扩增,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特异片段大小为1 421 bp。对获得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相关植原体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和模拟RFLP分析,结果显示山东临沂枣疯病植原体属于secYⅤ-C亚组,与secYⅤ-B亚组的樱桃致死黄化株系(CLY5)和secYⅤ-N亚组的桃树致死黄化印度分离株系(PY-IN)的亲缘关系最近,在亚组水平上进一步明确了山东临沂枣疯病植原体的分类地位。 陈妮 公娇芬 陈小飞 景茂峰 竺晓平关键词:枣疯病 植原体 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几种植物上植原体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初步明确自然条件下可能感染泡桐丛枝病植原体的寄主植物。【方法】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从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采集的表现黄化、小叶、皱叶、丛枝等症状或无症状的16种植物样品的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对所扩增的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利用泡桐从枝病植原体延伸因子的抗血清对部分样品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观察。【结果】巢式PCR结果显示从牛筋草(Eleusine indica)、辣椒(Capsicum annuum)、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山药(Dioscorea opposita)、灯笼泡(Physalis angulata)、花生(Arachis hypogaea)及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共7种植物样品和阳性对照PaWB菏泽分离物(PaWB-HZ)中均得到了约1.2kb的特异性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这7种植原体分离物和PaWB-HZ属于翠菊黄化组的16SrI-D亚组。对所采集的植原体侵染的寄主植株辣椒、山药、花生、南瓜和泡桐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观察结果显示,仅在PaWB-HZ侵染的泡桐中发现翠绿色特异荧光,在健康泡桐及其它4种分离物侵染的植物中均未检测到明显的植原体特异荧光。【结论】首次从泡桐丛枝病病树周围存在的7种其它植物中检测到植原体,并且测定其植原体16S rDNA核苷酸序列与泡桐丛枝植原体相关基因片段高度同源,初步推测这7种植物可能是泡桐丛枝病植原体自然寄主或是通过昆虫偶尔被感染。 王洁 田国忠 徐启聪 刘永光 高瑞 李向东 竺晓平关键词:泡桐丛枝病 植原体 RRNA基因 间接免疫荧光 寄主植物 RBSDV-S10基因和SCMV-CP基因双价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2010年 克隆了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的外壳蛋白S10基因的片段和甘蔗花叶病毒(SCMV)的外壳蛋白CP基因的片段,将两个片段在pMD18-T Simple Vector上连接起来。获得的S10-CP片段全长为830bp,将其分别以正向和反向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MCG161,构建了含两种不同病毒来源基因的RNAi植物表达载体pMCG161-CP10,为进一步转化玉米,探索利用RNAi技术同时防治玉米矮花叶病和玉米粗缩病奠定了基础。 王迅 江蓓蓓 李晓颖 陈妮 公娇芬 竺晓平关键词:玉米 RNAI CP基因 山东桑萎缩植原体secY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对采自山东宁阳的表现萎缩症状的桑树植株总DNA进行secY基因PCR扩增,得到约1.4 kb的特异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片段长1 361 bp,包含secY基因1 242 bp,编码414个氨基酸。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同源性比对及利用9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模拟RFLP分析,初步确定该分离物属于secYⅠ-B亚组,在亚组水平上进一步明确了桑萎缩植原体的分类地位。 公娇芬 陈妮 陈小飞 景茂峰 竺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