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948103)

作品数:45 被引量:209H指数:7
相关作者:卢光琇刘嘉茵钱晓乔冯婷蔡令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胚胎
  • 10篇体外
  • 10篇胚胎干细胞
  • 10篇细胞
  • 10篇基因
  • 10篇干细胞
  • 9篇受精
  • 9篇体外受精
  • 9篇综合征
  • 7篇多囊
  • 7篇多囊卵巢
  • 7篇多囊卵巢综合
  • 7篇多囊卵巢综合...
  • 7篇卵巢
  • 7篇卵巢综合征
  • 6篇妊娠
  • 6篇胚胎移植
  • 6篇分化
  • 5篇人胚
  • 5篇人胚胎

机构

  • 24篇中南大学
  • 10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山东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国家工程研究...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长沙血液中心
  • 1篇江苏省计划生...

作者

  • 24篇卢光琇
  • 10篇刘嘉茵
  • 7篇钱晓乔
  • 6篇蔡令波
  • 6篇冯婷
  • 5篇严正杰
  • 5篇冒韵东
  • 4篇黄洁
  • 4篇石玉华
  • 4篇袁丁
  • 4篇潘艺
  • 4篇陈子江
  • 4篇马龙
  • 4篇周灿权
  • 4篇林戈
  • 3篇王媁
  • 3篇谭跃球
  • 3篇彭炬
  • 3篇彭翠英
  • 3篇郑庆梅

传媒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4篇生殖医学杂志
  • 4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中华男科学杂...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激光生物学报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22篇2010
  • 11篇2009
  • 1篇200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胚胎干细胞系chHES-20表达生殖细胞分化相关基因
2010年
目的探讨人胚胎干细胞系chHES-20能否表达生殖细胞分化相关基因。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chHES-20细胞系生殖细胞特异基因的表达情况,以人正常睾丸组织作为阳性对照,以人成纤维细胞为阴性对照。结果胚胎干细胞系chHES-20表达全能性相关基因OCT4、NANOG和SOX2,同时表达减数分裂前生殖细胞标志基因DAZL和FRAGILIS;不表达减数分裂特异标志基因联会复合体基因3(SCP3)和生殖细胞分化后期标志基因VASA。结论 chHES-20胚胎干细胞系具有向生殖细胞诱导分化的潜能。
彭翠英卢光琇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生殖细胞分化基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拟胚体法诱导人胚胎干细胞神经分化的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向神经祖细胞分化时,拟胚体(embryoidbody,EB)大小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诱导效率的作用。方法采用人胚胎干细胞形成的EB,按照其直径大小分为3组,拟胚体阶段添加或不添加bFGF分组,检测各组的贴壁效率和神经诱导效率。结果直径350~251μm的EB组和EB阶段未添加bFGF组的贴壁率与神经诱导效率高于其他组EB。结论优化EB大小和培养基成分可促进EB的神经诱导分化。
袁丁林戈卢光琇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拟胚体神经祖细胞
sTRAIL基因引起人恶性畸胎瘤细胞与人胚胎干细胞凋亡比较
2010年
目的:评估sTRAIL基因引起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hES)cells]和人恶性畸胎瘤(human malignant teratoma)细胞NTERA-2凋亡的作用。方法:本室已构建的pAAV-PEG3-sTRAIL质粒,转染NTERA-2和hES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和定量PCR检测NTERA-2和hES细胞的早期凋亡及sTRAIL基因的受体的表达。结果:NTERA-2细胞经瞬时转染pAAV-PEG3-sTRAIL质粒后,早期凋亡比例达24.4%±2.1%,sTRAIL的死亡受体DR4、和DR5的表达分别上升2和3倍,而hES细胞转染pAAV-PEG3-sTRAIL质粒后,早期凋亡比例仅2.3%±1.2%,受体DR4、DR5、DcR1和DcR2的表达未有明显变化。结论:pAAV-PEG3-sTRAIL质粒可有效地引起人恶性畸胎瘤细胞NTERA-2的凋亡,但是对人胚胎干细胞尚未发现可见的细胞凋亡现象。
蒋祥龙潘艺卢光琇
关键词:STRAIL凋亡胚胎干细胞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子代临床随访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了解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子代围产期并发症、出生缺陷和生长发育等状况.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经ICSI技术治疗妊娠成功的575例ICSI子代进行临床随访分析,内容包括孕母妊娠期并发症、子代新生儿期并发症、围产期出生缺陷和以后发现的出生缺陷以及体重、身长/高增长状况等.结果 多胎妊娠ICSI子代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较单胎妊娠子代高;孕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ICSI子代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在多胎妊娠子代中发生率也较高(P<0.05).11例死亡的ICSI子代中,10例在新生儿期死亡,均为早产儿;1例单胎足月儿2岁死于肝母细胞瘤.多胎妊娠ICSI子代围产期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调查的发生率高(P<0.05).大部分ICSI子代1~3岁的体重、身长/身高能达到同龄儿童标准范围.结论 ICSI子代围产期并发症较高发生率与多胎妊娠密切相关.
余慕雪徐艳文周灿权庄思齐王子莲陈玮琪李晓瑜邓明芬
关键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围产期多胎妊娠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来源胎盘全基因组表达谱研究
2011年
目的:通过比较辅助生殖技术(ART)来源和自然妊娠来源胎盘全基因组表达谱的差异,研究ART技术对胎盘功能和胎儿发育的影响,借此评估ART子代的安全性。方法:胎盘组织取自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自然妊娠足月产妇各3例。利用AffymetrixHG-U133 Plus 2.0基因芯片对2组胎盘组织进行芯片杂交分析。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其中10个差异表达基因,根据其涉及的不同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为6类:免疫应答、跨膜转运、代谢、氧化应激、细胞分化及其他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对其中5个差异表达基因产物进行细胞定位研究。结果:ART来源胎盘组织中共鉴定出2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7个上调,9个下调。其中涉及免疫应答的基因,如ERAP2和STAT4;涉及细胞分化的基因如MUC1,经qRT-PCR验证2组间确实存在差异表达。基因产物主要表达在胎盘绒毛组织中,分布在合体滋养层细胞的细胞质和(或)细胞膜中。结论:ART来源胎盘和自然妊娠胎盘存在全基因组表达谱差异。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到多种胎盘关键功能,ERAP2,STAT4及MUC1等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作为评估胎盘与ART子代安全性关联的分子标记物。
张园崔毓桂刘嘉茵周作民沙家豪李瑛刘嘉茵
关键词:芯片分析技术胎盘自身免疫
改良超长降调节方案改善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局(英文)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改良超长降调节方案结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HMG)促排卵对特殊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8月至12月共99例使用改良超长降调节方案治疗的特殊患者(含子宫内膜异位症4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35例,一次降调不全22例) ,均在黄体中期肌肉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 1.5 mg,25 d后再次注射相同剂量GnRHa,末次注射后25 d开始使用国产HMG超排卵行体外受精。临床妊娠结果与同期治疗的122例使用长方案的同类患者分别进行对比。结果:( 1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超长方案42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onadotropin, Gn)用量( 32.33 ±15.11 )支,用药时间( 10.57 ±1.88 ) d, hCG日孕酮水平(0.78±0.44 ) μg/L,临床妊娠率73.8%; ( 2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使用超长方案35例, Gn用量(28.57±11.15)支,用药时间( 11.71 ±2.07 ) d, hCG日孕酮水平( 0.65 ±0.39 ) μg/L,临床妊娠率65.7%;(3)一次降调节不全的患者使用超长方案22例, Gn用量( 26. 22 ±12. 07 )支,用药时间(10.01±1.77) d,HCG日孕酮水平(0.71±0.50) μg/L,临床妊娠率72.7%。与同期使用长方案降调节的同类患者进行对比,临床妊娠率显著提高,费用明显降低。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及一次降调不全行体外受精的不孕患者,采用GnRHa超长方案加HMG是一种节约费用且成功率高的超排卵方案。
龚斐唐奕张红卢光琇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rs4645843C/T多态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睾酮浓度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外显子3中rs4645843C/T多态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睾酮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SNP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检测13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175例对照组妇女肿瘤坏死因子-α外显子3中rs4645843C/T多态及其分布,比较rs4645843C/T等位基因与PCOS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分析测定血清T水平。结果:PCOS及对照组TNF-α基因rs4645843C/T多态分析均显示有CC,CT,TT三种基因型和C,T两种基因。PCOS组中CC,CT,TT三种基因型和C,T两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4.6%、58.5%、6.9%和63.8%,36.2%,对照组中三种基因型和两种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3.4%,53.7%,2.9%和70.3%,29.7%,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在两组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8;P=0.093)。在PCOS患者中,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在高雄激素血症组(T≥0.7ng/mL)和非高雄激素血症组(T<0.7ng/mL)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P=0.867)。方差分析发现CC,CT,TT三种基因型患者之间血清T值无统计学意义(P=0.377),线性回归分析尚未发现三种基因型与睾酮之间的关联(P=0.36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外显子3中rs4645843C/T多态对PCOS高雄激素血症的形成无明显关系,不是PCOS的主要致病因素。
彭翠英龙兴宇卢光琇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国汉族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rs3179060C/A多态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仅基因外显子1中rs3179060C/A多态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On/offSwitch-聚合酶链反应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技术分析13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及175例对照组妇女TNF-α基因rs3179060C/A多态,比较rs3179060C/A两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PCOS及其高雄激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人群TNF—α基因rs3179060C/A多态显示C,A两种等位基因及CC,CA,AA三种基因型;PCOS组及对照组C,A基因频率分布为70.0%,30.0%和80.9%,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CA,AA三种基因型在PCOS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58.4%,23.1%,18.5%和72.0%,17.7%,10.3%,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OS组中,三种基因型频率和两种基因频率分布在高雄激素血症组(T≥0.7.g/ml)和非高雄激素组(T〈0.7ng/ml)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rs3179060C/A多态CA和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PCOS发病的遗传因素之一,但rs3179060C/A多态对PCOS高雄激素血症的形成可能无明显影响。
彭翠英龙兴宇卢光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患者血清孕酮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患者血清孕酮水平与临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对2002年3月-2007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注射hCG日有血清孕酮水平检测结果的786个IVF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每个周期均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采用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将孕酮水平为5.5、6.0、6.5、7.0、7.5、8.0、8.5和9.0nmol/L设定为不同界值,孕酮水平〈相应界值者为低孕酮水平,≥相应界值者为高孕酮水平,分别比较采用不同界值时高、低孕酮水平患者的各项实验室及临床检测指标。结果786个周期中,采用不同的孕酮水平界值时,注射hCG日高孕酮水平与低孕酮水平患者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8.5及9.0nmol/L为孕酮水平界值时,高孕酮水平患者的早期流产率分别为27.3%(3/11)和3/7,均高于低孕酮水平者[分别为8.8%(26/297)和8.6%(26/3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9.0nmol/L为孕酮水平界值时,高孕酮水平患者的总流产率为3/7,高于低孕酮水平者[11.0%(34/30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无关,当以8.5或9.0nmol/L为孕酮水平界值时,早期流产率或总流产率与高孕酮水平相关。
奚秋萍冒韵东高彦丁卫王瑋马翔刁飞扬黄洁钱晓乔蔡令波冯婷严正杰刘嘉茵
关键词:胚胎移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
引物延伸预扩增结合简并引物PCR在单细胞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建立一种可信的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WGA)技术,结合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分析单细胞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化,探讨其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采用引物延伸预扩增结合简并核苷酸引物PCR(primer extension preamplification with degenerate oligonucleotide primed-PCR,PEP-DOP-PCR)的方法,扩增12个已知核型的单细胞标本(包括5个绒毛标本、4个干细胞标本和3个淋巴细胞标本)和4个经PGD检测发现染色体异常的单卵裂球标本,将扩增产物标记红色荧光染料后,与标记绿色荧光染料的正常DNA等量混匀,与正常中期分裂相进行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同时,应用单纯的简并寡核苷酸引物-PCR(DOP-PCR)扩增10个单细胞DNA,标记后进行CGH分析.比较两种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方法的扩增效率及随后用于CGH分析染色体拷贝数时的准确性.结果 所有的单细胞采用PEP-DOP-PCR扩增时,均能获得稳定均匀的PCR产物,片段大小范围在100~1000 bp之间,集中分布于400 bp左右的区域,CGH分析结果显示染色体拷贝数变化与其它技术检测的结果一致.而10个单纯的DOP-PCR扩增只有6个标本成功,扩增产物进行CGH分析时,杂交信号不均匀,有2个显示与其它技术分析的结果不一致.结论 PEP-DOP-PCR技术能有效地扩增单细胞的全基因组DNA,其扩增产物可应用CGH技术成功检测单个细胞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化,而单纯的DOP-PCR技术易于出现扩增失败、扩增产物杂交后信号不均一的缺点.PEP-DOP-PCR全基因组扩增结合CGH技术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谭珂狄玉芬程德华徐芳卢光琇谭跃球
关键词:引物延伸预扩增比较基因组杂交全基因组扩增单细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