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0C26214204534)

作品数:21 被引量:127H指数:8
相关作者:杜士明叶方杨光义王刚孙荣进更多>>
相关机构: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0篇柴胡
  • 13篇竹叶
  • 13篇竹叶柴胡
  • 5篇皂苷
  • 4篇不同采收期
  • 4篇采收
  • 4篇采收期
  • 3篇总皂苷
  • 3篇挥发油
  • 2篇多糖
  • 2篇指纹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谱
  • 2篇种子
  • 2篇总黄酮
  • 2篇总黄酮含量
  • 2篇黄酮
  • 2篇黄酮含量
  • 2篇高效液相
  • 2篇北柴胡

机构

  • 1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1篇十堰市太和医...
  • 8篇太和医院
  • 5篇湖北中医药大...
  • 3篇湖北神农本草...
  • 2篇教育部

作者

  • 21篇杜士明
  • 20篇叶方
  • 16篇杨光义
  • 16篇王刚
  • 13篇孙荣进
  • 11篇杜婷
  • 6篇蔡华
  • 5篇陈科力
  • 2篇黄良永
  • 1篇李志荣
  • 1篇王永慧
  • 1篇黄开合
  • 1篇雷攀
  • 1篇卢伟
  • 1篇马东明

传媒

  • 7篇中国药师
  • 5篇医药导报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3篇现代中药研究...
  • 2篇中药材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胡制剂的开发利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柴胡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及肝胆疾病,疗效显著。早期开发的剂型有注射剂、片剂和胶囊剂等,这些剂型各具特点和不同适用人群。近年柴胡剂型相关研究较为广泛,早期开发的剂型得到进一步改进,并相继开发出滴丸剂、鼻腔喷雾剂、透皮贴剂等新剂型。本文对近年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柴胡剂型改进和新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
蔡华雷攀杜士明杨光义叶方
关键词:柴胡制剂工艺
竹叶柴胡炮制前后有效成分含量比较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比较鄂西北地区竹叶柴胡经不同方法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将竹叶柴胡饮片经蜜制、酒制、醋制后,分别提取生品和几种炮制品中的总皂苷、挥发油,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炮制前后总皂苷和挥发油含量。结果:竹叶柴胡炮制前后柴胡皂苷和挥发油含量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蜜制后总皂苷含量升高,酒制和醋制后总皂苷含量降低,含量高低依次为蜜柴胡>生柴胡>醋柴胡>酒柴胡,含量分别为2.037 5%,1.519 6%,1.317 4%,1.127 4%;几种炮制方法炮制后挥发油含量均有明显升高,含量高低依次为蜜柴胡>酒柴胡>醋柴胡>生柴胡,含量分别为0.736%,0.689%,0.630%,0.395%。结论:不同炮制方法炮制竹叶柴胡前后有效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证明根据不同的药用目的炮制柴胡药材具有科学性。
叶方杨光义杜士明王刚杜婷孙荣进
关键词:竹叶柴胡总皂苷挥发油
鄂西北地区竹叶柴胡UPLC-MS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鄂西北地区竹叶柴胡的UPLC-MS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建立鄂西北地区竹叶柴胡药材的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采用UPLC-MS测定鄂西北竹叶柴胡10批样品的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R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为乙腈-0.3%甲酸水,流速为0.2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电喷雾离子源:ESI(-)。结果:鄂西北地区竹叶柴胡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共检出8个分离度良好的共有峰;通过质谱信息结合文献报道,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所得UPLC-MS指纹图谱及其评价指标为科学评价鄂西北地区竹叶柴胡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蔡华叶方杨光义肖凌杜士明
关键词:竹叶柴胡指纹图谱
柴胡多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2年
柴胡多糖具有抗辐射、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和抗病毒等作用,还有较强的抗溃疡作用,对肝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柴胡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热水浸提-冰醋酸去蛋白-乙醇沉淀法等。一般首先从柴胡中提取多糖成分,再将提得的粗多糖经SephadexG-75纯化得到纯多糖,并利用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柴胡多糖中的单糖主要包括L-阿拉伯糖、D-半乳糖、D-木糖、D-葡萄糖、D-甘露糖、核糖、鼠李糖等。不同品种柴胡单糖组分及组分之间的摩尔比不同,但单糖主要活性成分均为阿拉伯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
叶方杨光义王刚杜士明孙荣进陈科力
鄂西北地区柴胡资源调查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调查鄂西北地区柴胡资源品种及其分布情况,为该地区柴胡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采集原植物标本,参考已收藏的部分标本及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鄂西北地区分布的柴胡品种主要是竹叶柴胡,偶见狭叶柴胡,尚未见北柴胡分布。结论:竹叶柴胡是鄂西北地区的主流柴胡品种,鄂西北地区所产、习称为"北柴胡"销往全国各地的柴胡药材商品实际为竹叶柴胡的干燥根。
杜士明叶方杨光义王刚陈科力
关键词:竹叶柴胡北柴胡资源调查
鄂西北地区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条件柴胡的鉴别和质量评价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对鄂西北地区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条件柴胡进行鉴别和质量评价。方法:利用泡沫反应和薄层色谱法鉴别不同品种的柴胡;通过测定柴胡中挥发油含量、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以及测定柴胡中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综合进行柴胡质量评价。结果:可见光和紫外光下的薄层色谱图显示,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条件的柴胡与对照药材、柴胡皂苷对照品相对应的位置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柴胡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河南产竹叶柴胡质量较好,其次分别为湖北保康、房县竹叶柴胡、湖北产三岛柴胡、湖北神农架竹叶柴胡、山西产北柴胡。结论:TLC法可以鉴别柴胡,但不能有效区分不同品种的柴胡;不同品种以及相同品种不同生长条件的柴胡质量有明显差异,同一区域柴胡种植品优于野生品,适于开展规范化种植。
叶方杨光义杜士明王刚杜婷孙荣进
关键词:柴胡挥发油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
鄂西北地区竹叶柴胡种子萌发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鄂西北地区竹叶柴胡种子休眠的原因以及提高其发芽率的方法。方法:徒手切片法观察竹叶柴胡种子特征,采用40℃温水浸种和1%KMnO4浸种的方法来提高种子发芽率,同时考察了温度和培养介质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40℃温水浸种能使竹叶柴胡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到64.8%;发芽介质对竹叶柴胡种子无显著性的影响,但是30℃及以上的萌发温度使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结论:种子中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和胚后熟是影响竹叶柴胡种子发芽率的重要原因。
杜士明孙荣进张文明杜婷叶方王刚
关键词:竹叶柴胡种子发芽率
鄂西北地区不同生长条件柴胡中柴胡皂苷含量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鄂西北地区不同生长条件柴胡中柴胡皂苷含量。方法:以Waters Atlantis(?)T3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柴胡皂苷a、d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_(SSa)=6.042 5X+0.420 2(r=1.000 0),Y_(SSd)=4.787 2X+0.392 6(r=1.000 0)。结论:鄂西北地区柴胡皂苷含量较高,种植柴胡与野生柴胡皂苷含量无明显差异,有利于进行柴胡GAP规范化种植。
蔡华杜士明叶方王刚陈科力
关键词:柴胡柴胡皂苷
鄂西北地区不同生长条件和品种柴胡中多糖含量比较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测定鄂西北地区不同生长条件和品种柴胡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以620 nm波长为检测波长,分别测定柴胡中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计算总多糖含量。结果鄂西北地区野生竹叶柴胡多糖含量高于同地区种植柴胡,但低于山西产北柴胡和湖北南漳种植的三岛柴胡。结论不同生长条件的柴胡药材中柴胡多糖含量不同,但差异不明显;不同品种柴胡药材中的多糖含量有明显差异。
叶方杨光义杜士明王刚孙荣进
关键词:柴胡竹叶柴胡多糖
银柴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2年
银柴胡是传统中药,临床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以及癌症引起的虚热等症。银柴胡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甾醇类、环肽类、生物碱类和酚酸类。历史上银柴胡长期作柴胡药用,在现代还与银州柴胡、柴胡相混淆;银柴胡的混伪品较多,市场中约有40%饮片来源于石竹科的其他许多植物,包括繁缕属、蚤缀属、蝇子草属和丝石竹属等经常被作为银柴胡或柴胡药用,统称为山银柴胡。对银柴胡的鉴别主要有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光谱法与色谱法等方法。银柴胡人工栽培产量较低,难以达到推广种植的目的,利用激素化学调控技术以及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达到提高银柴胡产量和质量的目的。通过对银柴胡的品种鉴别、种植栽培、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可以为深入系统地研究银柴胡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叶方杨光义王刚杜士明孙荣进
关键词:组织培养技术药用价值性状鉴别种植栽培传统中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