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GJJ12158)

作品数:14 被引量:98H指数:7
相关作者:邵毅裴重刚余瑶杨继玲涂萍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角膜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4篇视网膜病
  • 4篇视网膜病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糖尿病视网膜
  • 4篇糖尿病视网膜...
  • 4篇糖尿病视网膜...
  • 4篇病变
  • 3篇内障
  • 3篇白内障
  • 2篇新生血管
  • 2篇血管
  • 2篇羊膜
  • 2篇羊膜移植
  • 2篇切口
  • 2篇无缝线
  • 2篇泪膜

机构

  • 14篇南昌大学第一...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江西省中医院
  • 1篇南华大学

作者

  • 14篇邵毅
  • 10篇裴重刚
  • 7篇余瑶
  • 5篇杨继玲
  • 5篇高桂平
  • 5篇涂萍
  • 3篇王乐
  • 3篇陈素芳
  • 2篇李凯军
  • 2篇李亨辉
  • 2篇余静
  • 2篇张广斌
  • 2篇陈乐磊
  • 2篇周琼
  • 2篇邹文进
  • 2篇黄歆
  • 1篇贺鹏
  • 1篇董诺
  • 1篇梅峰
  • 1篇吴晓蓉

传媒

  • 5篇眼科新进展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3篇2014
  • 1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无虹膜患者早期角膜形态及厚度特点
2013年
目的先天性无虹膜(congenitalaniridickeratopathy,CAK)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眼病,文中研究通过对比观察CAK早期患者的角膜地形图,以了解此疾病角膜的形态及厚度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2名(24只眼)健康志愿者及12例(24只眼)临床确诊为CAK早期患者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了解CAK早期患者角膜地形图的参数改变特点。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眼轴长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冈形态上,CAK早期患者椭圆形、不规则蝴蝶结形和不规则形地形图的比例以及扁平角膜比例均明显升高。角膜地形图参数中,角膜最薄点厚度、角膜3mm区屈率(meanK)、模拟角膜屈率(simK)、角膜厚度指数(Cornealthicknessindex,CTI)、角膜3mm区不规则性(3.0mm ZoneIrreg)及5mm 区不规则性(5.0mmZoneIrreg)等在CAK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3mm区散光度数(meanA),模拟角膜散光度数(simA)在CAK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九个区域中的其他八个区域的平均角膜厚度明显增加。结论CAK早期患者角膜的屈光力下降及厚度增加。
邵毅王乐余瑶张广斌裴重刚邹文进高桂平毛益辉李凯军
关键词:角膜地形图先天性无虹膜厚度
无缝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羊膜移植治疗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无缝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e stem cells,BMMSCs)羊膜移植在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模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西兰白兔36只(72眼),制作兔角膜缘干细胞缺损模型第7天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无缝线BMMSCs羊膜移植术组,对照组进行单纯羊膜移植术。分别于术后1、2、3、7、14、28 d观察眼压情况、角膜新生血管、角膜透明度、前房反应及泪液分泌情况,术后1周和1个月每组各处死3只兔,摘除眼球,12眼(两组各6眼)作病理切片检查,HE染色观察比较炎症细胞和角膜上皮细胞形态并进行细胞计数。结果裂隙灯检查眼压、前房反应和并发症在组间各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而术后1个月泪液分泌、角膜新生血管和透明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CNV=5.692,t CT=6.316,t ST=9.197,P均<0.05),HE显示两组角膜上皮数有显著性差异(t=7.287,P<0.05),炎症细胞数也有显著性差异(t=9.178,P<0.05)。结论无缝线BMMSCs羊膜移植应用于兔角膜新生血管中炎症反应小,泪液分泌影响少,角膜透明度高。
邵毅余静高桂平余瑶杨继玲裴重刚涂萍李亨辉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角膜新生血管化
鬼针草叶治疗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鬼针草叶治疗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32例(64眼)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严格控制血糖及血压基础上,A组口服鬼针草叶(15.0g),B组口服安慰剂维生素C片0.1g,均每日3次,饭前0.5h口服,两组均常规口服羟苯磺酸钙分散片0.5g,每日3次,连续服用21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底照相及中医症候的变化。结果治疗21d后,视力提高38眼,其中A组24眼(75.0%),B组14眼(4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眼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0.05,其中A组22眼(68.8%),B组10眼(3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眼底病变治疗有效率为31.3%,总有效率81.3%;B组有效率21.9%,总有效率65.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医症候显效率31.3%,总有效率81.3%;B组显效率18.8%,总有效率6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鬼针草叶可提高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有效改善其眼底病变及减轻中医症候。
邵毅周琼易昀敏余瑶裴重刚吴晓蓉梅峰占敏艳
关键词:视力中医症候
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神经和泪液蛋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术后眼表症状,角膜神经和泪液蛋白的特点。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64例(64眼,均为右眼),随机分为A、B组。A组采用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B组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2周、1个月及3个月对患者行眼表症状评分、泪液蛋白测定、角膜知觉计检查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结果术前两组干眼各亚症状评分、泪液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神经纤维密度及角膜敏感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周,两组患者各症状中干涩感、异物感、畏光、疼痛、眼红和流泪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各症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泪液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溶菌酶及神经纤维密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角膜敏感度、角膜切口连接型神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行上方切口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可以明显改善角膜知觉,减轻角膜切口神经损伤,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
邵毅裴重刚王乐余瑶涂萍陈乐磊陈素芳黄歆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角膜知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开角型青光眼药物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的方法,对60例POAG患者分别采用青光眼生活质量-15中文版(Glaucoma Quality of Life-15,GQL-15)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中文版评定患者最近1mo的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状况,给予降压药物干预后1mo再次进行评定。6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分析其心理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POAG患者焦虑、抑郁及共患患者发生率分别为33.3%,26.7%,13.4%。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及GQL评分与病程、眼压、年龄、药物种类和价格成正相关(P<0.05),与平均月收入、视力成负相关(P<0.05)。通过降压药物干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好转(F焦虑评分=9.54,F抑郁评分=6.88,FGQL评分=8.82;P<0.05)。结论:POAG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加重,生活质量明显降低。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与病程、年龄、平均月收入、药物种类、药物价格、视力、眼压、视野等方面紧密相关。降压药物干预有助于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逐步康复。
谭钢邵毅刘二华
关键词:开角性青光眼HADS
神经轴突导向因子Netrins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研究进展
2013年
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常继发于各种眼部疾病,其形成不仅给治疗带来困难,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关于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形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而神经轴突导向因子Ne—trins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方面的作用尚未引起重视,现将神经轴突导向因子Netrins及相关受体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形成机制提供参考。
杨继玲邵毅裴重刚
关键词:新生血管形成角膜视网膜
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非活动期眼表改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zoster keratitis,HZK)非活动期患者眼表症状、角膜厚度、散光及泪膜稳定性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20例右眼患病的HZK非活动期患者,行角膜厚度、干眼症状、眼表指数评分、泪膜四项和屈光状态检查,同时选取20例性别、年龄等相匹配的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分析其眼表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右眼角膜9个方位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左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ZK组患者双眼角膜9个方位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于反映垂直和水平方向散光的J0和矢量大小的P,HZK组两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眼J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两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右眼J0及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J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ZK组两眼干眼症状眼数、眼表指数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及泪河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两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右眼干眼症状眼数、眼表指数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及泪河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左眼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HZK非活动期患者角膜厚度、散光、干眼症状、眼表指数评分、泪膜四项和屈光状态均存在异常。
邵毅高桂平余瑶邹文进裴重刚李凯军涂萍杨继玲陈素芳
关键词:散光泪膜角膜厚度
非诺贝特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由糖尿病微血管改变引起的视网膜疾病。本文主要介绍降血脂药物非诺贝特这一传统药物在DR中的应用进展,阐述了非诺贝特能有效纠正DR患者异常血脂水平,延缓DR进展,减少DR首次激光次数及促进黄斑水肿的吸收情况,为DR开辟了一个新的药物治疗方法。[眼科新进展,2014,34(3):283-285]
陈素芳曾莉邵毅
关键词:非诺贝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
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混浊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人工晶状体植入是白内障病人提高视力最有效的方法,于1949年由英国眼科医生瑞德利首次完成,并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其材料不断更新进步。人工晶状体(introculer lens)常用材料主要分为两类:聚硅酮类和聚丙烯酸酯类。聚丙烯酸酯类又可分为硬性聚丙烯酸酯类IOL、软性疏水性聚丙烯酸酯类IOL和软性亲水性聚丙烯酸酯类IOL。现在广泛使用的是亲水性聚丙烯酸酯类IOL。术后人工晶状体混浊病例因国内外都有报道,已逐渐引起眼科学界的重视,其中亲水性聚丙酸酯类IOL混浊率高于其它材料。人工晶状体混浊的诊断主要指标是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IOL置换术是目前治疗IOL混浊的主要手段,2期IOL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但是,手术适应证及手术并发症尚在摸索阶段。文中对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混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黄歆裴重刚邵毅
关键词:白内障
Pranoprofen胶囊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引起中重度干眼症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Pranoprofen胶囊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术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cGVHD)引起的中重度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对2007年3月至2012年7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16例(32只眼)HSCT术后cGVHD引起的中重度干眼症患者按不平衡指数随机分为两组:Pranoprofen胶囊A组(8例16只眼)和维生素C胶囊B组(8例16只眼)。两组均加用羟糖甘滴眼液+氟美瞳眼液滴眼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7、28d各时间点检测并评定患者干眼主观症状、OS.DI、泪膜四项,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均进行方差分析和样本均数或中位数差值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症状、检测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2(视疲劳)、0.98(干涩感)、1.12(异物感)、1.62(烧灼感)、0.86(畏光)、0.46(疼痛)、1.06(眼红)、0.868(视力)、0.924(OSDI)、0.532(BUT)、0.619(泪河高度)、0.584(SIT)、0.882(FL),均为P〉0.05]。治疗28d后,Pranoprofen胶囊A组的均数差值[1.24(干涩感)、1.82(异物感)、1.32(烧灼感)、1.53(疼痛)、1.54(眼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13.2(干涩感)、15.6(异物感)、20.4(烧灼感)、19.6(疼痛)、11.2(眼红),均为P〈0.05];视力、OSDI及FL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FAⅫ^=9.65,FAOSDr=12.26,FAVL=10.86;P均〈0.05)。安慰剂组治疗28d后的均数差值[0.62(视疲劳)、0.48(干涩感)、0.62(异物感)、0.48(烧灼感)、0.92(畏光)、0.49(眼红)],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2.58(视疲劳)、1.58(干涩感)、1.62(异物感)、2.32(烧灼感)、3.32(畏光)、2.64(眼红),均为P〉0.05],OSDI及泪膜四项较治疗前
邵毅余瑶裴重刚童桂芳周琼贺鹏高桂平涂萍
关键词:干眼CGVHDHS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