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2185) 作品数:11 被引量:24 H指数:2 相关作者: 倪和民 郭勇 刘云海 罗永 梁琳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农学院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影响绵羊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结果相应因素的分析 2013年 本实验探讨了绵羊卵母细胞成熟以及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的相应影响因素,以期优化绵羊ICSI的操作技术和体外成熟体系。本研究分别设定3组卵母细胞成熟时间(19~21 h,23~25 h,28~30 h),同时比较6、12点和7、11点注射位置对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后胚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绵羊卵母细胞在成熟23~25 h之间进行单精子注射后,其囊胚率显著高于19~21 h和28~30 h[(6.30±0.59)%vs(4.05±0.63)%,(3.59±0.29)%],研究注射位置对胚胎发育影响时研究结果显示,在6、12点注射后其胚胎的卵裂率(54.17±3.24)%vs(46.40±3.22)%和囊胚率(5.88±0.30)%vs(2.77±0.15)%均明显高于7、11点。因此,应尽量使用成熟23~25 h的绵羊卵母细胞进行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同时注射时应选择6、12点的位置,从而利于胚胎的后期发育。 朴学娇 郑雪莹 曹玉桃 张帆 翟春东 刘云海 倪和民 郭勇关键词:体外成熟 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胚胎发育 瘦素对牛体外胚胎早期发育阻滞的克服 被引量:2 2014年 旨在研究瘦素(Leptin)对于牛早期体外胚胎发育阻滞的影响。本研究采用:(1)卵母细胞受精后在不含血清情况下加入不同浓度的Leptin(0、1、10、100ng·L-1 Leptin并以血清组为对照),观察胚胎的发育能力;(2)用RT-PCR方法对正常发育胚胎及阻滞胚胎的Leptin 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3)用RT-PCR方法对添加外源性Leptin胚胎的L-R、STAT3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在卵母细胞受精后加入10或100ng·L-1Leptin胚胎的卵裂率及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正常发育胚胎的Leptin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阻滞组(P<0.05);(3)添加外源性Leptin胚胎L-R、STAT3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表明:Leptin在牛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Leptin和L-R表达量降低预示着胚胎发育停止,并通过JAK/STAT3途径发挥作用。 阎芃 倪和民 刘云海 郭勇 梁琳 郑雪莹关键词:LEPTIN 发育阻滞 2种化学激活方法制备的小鼠孤雌胚胎早期发育指标比较研究 2012年 为了寻找一种健康、有效的制备孤雌胚胎的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哺乳动物孤雌胚胎、体外受精胚胎及核移植胚胎成活率并减少孤雌胚胎、核移植胚胎出生后发生潜在疾病与缺陷的几率。通过比较2种不同化学激活方法(试验组I:7%乙醇+2mmol/L 6DMAP;试验组II:7%乙醇+2mmol/L 6DMAP+5μg/mL CB)制备的小鼠孤雌胚胎由卵母细胞激活到发育至囊胚的时间、囊胚形态及囊胚细胞数目,初步研究了不同化学方法制备的小鼠孤雌胚胎在形态学及细胞水平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试验组I与试验组II相比,前者比后者卵裂率稍高,桑葚率、不同时间段的囊胚率稍低,但两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64.9vs73.7,P>0.1;31.7vs28.8,P>0.1;8.7vs5.5,P>0.1)。2种方法所得的孤雌囊胚在形态上相似,但是试验组II囊胚细胞数要比试验组I囊胚细胞数稍少(67vs50,P>0.1);两组囊胚的细胞数与受精囊胚相比没有显著差异(67vs50vs65,P>0.1)。选用的2种化学方法制备的小鼠孤雌胚胎,在由卵母细胞发育至囊胚的时间、囊胚形态及囊胚细胞数目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王英 罗永 尹艳云 刘云海 盛熙晖 邓桂馨 郭勇 倪和民关键词:小鼠 孤雌 形态学 细胞水平 着床前小鼠孤雌囊胚及正常囊胚上Wnt-3a的差异表达研究 2012年 为了研究Wnt-3a在小鼠着床前,孤雌囊胚和正常胚胎上的表达差异情况。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和半定量RT-PCR检测方法,对孤雌囊胚和正常囊胚上Wnt-3a的表达以及分布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检测发现:在着床前的小鼠孤雌囊胚和正常囊胚上都有Wnt-3a蛋白质的表达,且只在滋养层细胞中表达;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发现:着床前小鼠孤雌胚胎与正常胚胎相比,Wnt-3a的转录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所以Wnt-3a在着床前小鼠孤雌胚胎和正常胚胎中都有表达;而且其转录水平在这2种胚胎中没有显著性差异。 林皓 王灏 刘石磊 刘振伟 刘云海 倪和民 郭勇关键词:小鼠 孤雌胚胎 激光共聚焦 半定量RT-PCR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探讨适宜浓度的血管内皮因子(VEGF)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以提高猪卵母细胞的成熟效果进而促进胚胎的后期发育,以期为进一步改善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在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VEGF,成熟培养液(TCM199+BSA)中分别添加0ng/mLVEGF对照组、5ng/mLVEGF试验组Ⅰ、50ng/mLVEGF试验组Ⅱ、500ng/mLVEGF试验组Ⅲ的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后,经孤雌或体外受精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1)试验组Ⅰ极显著地提高了猪卵母细胞的成熟率,试验组Ⅱ显著提高了猪卵母细胞的成熟率;(2)成熟的卵母细胞经孤雌激活和体外培养后,试验组Ⅰ极显著提高了孤雌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试验组Ⅱ显著提高了孤雌胚胎的卵裂率、极显著的提高了囊胚率;(3)成熟的猪卵母细胞经体外受精和体外培养后,试验组Ⅰ显著地提高了体外受精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试验组Ⅱ显著地提高了体外受精的卵裂率、极显著地提高了囊胚率。说明5ng/mL或50ng/mL的VEGF,有利于促进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和早期胚胎的发育。 董晓晨 王稳 罗永 王英 刘石磊 刘云海 倪和民 郭勇关键词: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经程序化冷冻的小鼠休眠胚胎的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小鼠休眠胚胎经程序化冷冻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改变趋势。方法采用Affymetrix基因芯片检测小鼠正常休眠胚胎和经程序化冷冻后的休眠胚胎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GO分析和Pathway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了解相关信号通路的改变。结果经程序化冷冻后的小鼠休眠胚胎与正常休眠胚胎相比,存在22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0个基因表达上调,178个基因表达下调。Pathway分析显示黏着斑通路、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通路、细胞凋亡通路、细胞通讯通路、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通路、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小细胞肺癌通路、TGF-β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基因差异表达变化趋势明显。结论小鼠休眠胚胎经程序化冷冻后会导致一系列基因调控变化,并可能影响多条信号通路的协同变化。 张劭俣 刘云海 倪和民 王灏 顾美超 阎芃 杨菲 郭勇关键词:小鼠 奶牛和绵羊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3 2012年 为了探讨适用于奶牛和绵羊子宫内膜细胞的培养方法,采用了组织培养法、常温消化法、先组培后消化法和先消化后组培法,并适时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探讨哪一种原代培养方法更适合获得奶牛和绵羊子宫内膜细胞。结果表明,组织培养的奶牛和绵羊子宫内膜细胞生长较快,细胞形态为梭形和铺路石样交织在一起;常温消化法没有成功获得奶牛子宫内膜细胞,但获得了绵羊子宫内膜细胞;而先组培后消化法获得了奶牛子宫内膜细胞,但无法传代、不能长久生长;而先消化后组培法获得的细胞与单一组培法获得的奶牛和绵羊子宫内膜细胞情况相似,细胞上出现很多组织残块,覆盖在细胞上面不利于细胞增殖。说明组织培养方法是简捷快速获得牛、绵羊子宫内膜细胞的方法,获得的子宫内膜细胞可以在体外至少传4代,这类细胞可以用于研究动物子宫内膜的功能和相关分子调控机制。 陈利平 朴学娇 罗永 倪和民 刘云海 郭勇关键词:奶牛 绵羊 子宫内膜细胞 体外培养 外源性孕酮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的影响 2013年 为了研究外源性孕酮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的作用,通过向成熟培养液中添加10μg/mL FSH+10μg/mL LH(对照组)和0、10、100、1000 ng/mL的外源性孕酮,对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在培养8 h后用醋酸地衣红染色观察各自的生发泡破裂率,然后在成熟22 h统计第一极体率,体外受精后7~8天统计囊胚率。结果表明:对照组卵母细胞的生发泡破裂率(75.0%)和极体率(79.6%)均明显高于添加不同浓度孕酮的各处理组(P〈0.05),而囊胚率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外源性孕酮不能促进牛卵母细胞的核成熟,单独添加外源性孕酮不能起到与内源性孕酮相同的作用。 杨菲 姚学军 闫芃 梁琳 郑雪莹 邢书涵 刘云海 郭勇 倪和民关键词:孕酮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猪耳缘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 2012年 为了建立猪耳缘成纤维细胞培养体系,为猪核移植实验做准备。主要采用组织块法进行猪耳缘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传代、冷冻和复苏,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和贴壁能力。结果显示:组织块培养法培养的细胞。生长较快,呈放射状,体外能正常传代。冷冻和复苏后,细胞能够正常的贴壁、增殖,经胰酶消化后,为核移植实验提供良好的细胞核供体。说明组织块培养方法是简单有效的获得猪耳缘成纤维细胞的方法,获得的细胞可以在体外至少传4代,能够为猪核移植胚胎提供供体细胞。 薄旭 林皓 刘云海 郭勇 倪和民关键词:成纤维细胞 体外培养 GDF9与BMP15在绵羊腔前卵泡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探讨GDF9与BMP15在绵羊腔前卵泡发育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的作用,运用腔前卵泡的显微分离方法和RT-PCR技术,检测了GDF9、BMP15 m RNA在绵羊腔前卵泡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0、8、16、24 h)的相对表达丰度。结果表明:绵羊COCs在体外培养的不同时期,卵丘细胞扩展呈现不同的形态学变化;腔前卵泡中GDF9、BMP15 m RNA表达量均低于体外成熟不同时期卵母细胞,且腔前卵泡中GDF9 m RNA表达量显著低于体外成熟不同时期卵母细胞。揭示GDF9和BMP15对卵巢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发挥重要作用,在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这2个因子可能是独立或协同地影响卵丘细胞增殖扩散。 张帆 倪和民 马欣 杨洪武 刘云海 郭勇 杨佐君关键词:绵羊 GDF9 BMP15 卵泡 体外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