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B30101)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赵彤韩西群齐宗利朱梅刚黄宏宇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淋巴
  • 8篇基因
  • 7篇重排
  • 7篇淋巴瘤
  • 7篇基因重排
  • 5篇石蜡
  • 5篇细胞
  • 4篇TCRΓ
  • 3篇蛋白
  • 3篇石蜡包埋
  • 3篇石蜡组织
  • 3篇克隆
  • 3篇包埋
  • 3篇IGH
  • 2篇电泳
  • 2篇石蜡包埋组织
  • 2篇细胞淋巴瘤
  • 2篇淋巴组织
  • 2篇免疫
  • 2篇克隆性

机构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9篇赵彤
  • 8篇齐宗利
  • 8篇韩西群
  • 5篇朱梅刚
  • 3篇黄宏宇
  • 2篇周新华
  • 2篇张宝
  • 1篇姚开泰
  • 1篇霍霞
  • 1篇刘换新
  • 1篇贺莉
  • 1篇柳刚

传媒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癌症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特异的EBER-1原位杂交探针检测石蜡组织中的EB病毒被引量:2
2003年
齐宗利赵彤周新华刘换新黄宏宇韩西群姚开泰
关键词:石蜡组织EB病毒原位杂交胃蛋白酶
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与CD20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 (Bcell specificactivatorprotein ,BSAP)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中表达情况及在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观察 6 3例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组织病理学形态 ,按WHO新分类方案进行淋巴瘤分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同步检测比较BSAP和CD2 0的表达。结果  9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B淋巴细胞 ,34例B细胞性淋巴瘤的瘤细胞均表达BSAP和CD2 0 ,但BSAP的中等到强阳性表达率 (6 9 8% )高于CD2 0 (5 3 5 % ) ,二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6例霍奇金淋巴瘤H/RS瘤细胞表达阳性率为 83 2 % ;14例T细胞淋巴瘤的肿瘤细胞均不表达BSAP。结论 BSAP表达定位于B淋巴细胞的核内 ,清晰易见 ,在B细胞性淋巴瘤表达多呈强阳性 ,可用于淋巴瘤的分型与鉴别诊断 。
柳刚赵彤周新华朱梅刚
关键词: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CD20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淋巴瘤
淋巴瘤TCRγ及TCRβ克隆性基因重排分析
2009年
韩西群齐宗利赵彤
关键词:T细胞淋巴瘤基因重排TCRΓTCRΒ
淋巴瘤TCRγ基因重排PCR产物克隆数与电泳条带数的关系
目的探索淋巴瘤TCRγ基因重排PCR中DNA模板克隆数与PCR产物电泳条带数的关系,分析其PCR产物检测方法及意义。方法用TCRγ基因重排通用引物扩增淋巴瘤DNA,将PCR扩增产物克隆于质粒中,以不同克隆质粒单独或混合为...
韩西群齐宗利赵彤
关键词:淋巴瘤TCRΓ基因重排电泳
文献传递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SSCP法在淋巴瘤克隆性TCRγ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比较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法对淋巴瘤克隆性T细胞受体(TCR)γ基因重排的检测结果,探讨TCRγ基因重排的有效检测方法。方法从T、B细胞淋巴瘤及反应增生性淋巴组织中提取DNA,分别用两组TCRγ基因重排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分别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SCP。结果T、B细胞淋巴瘤均出现克隆性TCRγ基因重排。SSCP法两组PCR产物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7.6%和75.9%,B细胞淋巴瘤均为10%;与SSCP相比,琼脂糖凝胶电泳中两组PCR扩增产物的假阳性率分别为15.3%和14.4%,所有反应增生性淋巴组织均出现假阳性。结论T、B细胞淋巴瘤中都存在克隆性TCRγ基因重排,仅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可能出现假阳性,SSCP灵敏性较高。
韩西群齐宗利贺莉赵彤
关键词:基因重排淋巴瘤琼脂糖凝胶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IgH和IgL引物联合检测对提高石蜡组织淋巴瘤基因重排检出率的价值被引量:3
2006年
背景与目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扩增免疫球蛋白重链(immunoglobulinheavychain,IgH)基因对其克隆性的检测,可以辅助诊断淋巴瘤。缺点是假阴性率较高,在石蜡包埋组织中尤为明显。本研究拟采用手工显微切割、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immunoglobulinlightchain,IgL)联合测定等方式,探讨该方法在石蜡包埋组织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用1对IgH引物、1对T细胞受体γ(Tcellreceptorγ,TCRγ)、TCRγ引物、2对新设计的轻链引物,通过PCR、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银染技术,检测经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58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包括39例B细胞淋巴瘤、16例T细胞淋巴瘤和3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以DG75和Jurkat淋巴瘤细胞系DNA作为对照。结果:IgH引物P1在39例B细胞淋巴瘤检出阳性率79.5%(31/39),假阳性率6.25%(1/16),IgL引物在B细胞淋巴瘤检出阳性率71.8%(28/39),假阳性率12.5%(2/16),经统计学分析二者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联合检测,B细胞淋巴瘤阳性检出率可以达到92.3%,假阳性率并无明显提高(12.5%)。以上重排引物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均未检出。结论:IgH与IgL引物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石蜡包埋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的检出率,并为B-NH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手段。
齐宗利韩西群黄宏宇朱梅刚赵彤
关键词:石蜡包埋组织淋巴瘤
Jurkat细胞株TCRγ基因重排及多重引物扩增分析
2010年
目的分析Jurkat细胞株TCRγ基因重排特点,观察多重引物PCR扩增Jurkat细胞株TCRγ基因重排的效果。方法 TCRγ基因重排正向、反向引物配对组合,分别扩增Jurkat细胞株DNA,阳性PCR产物测序并比对分析;多重引物组合、降落式PCR扩增Jurkat细胞株TCRγ基因重排,比较多重引物与单对引物扩增效果。结果两组单对引物扩增产物电泳出现强阳性条带,测序并比对证实为TCRγ基因重排;与胚系基因比对发现,重排后TCRγ基因存在删除和增加的碱基序列;多重引物扩增产物中出现阳性条带的组合,其引物与单对引物组合一致。结论 Jurkat细胞中存在两种不同的TCRγ基因重排,重排序列体现了基因重排多样性。多重引物结合降落式PCR扩增TCRγ基因重排,扩增效果与单对引物一致。
韩西群齐宗利赵彤
关键词:JURKAT细胞株基因重排
石蜡淋巴瘤组织中IgH FR3区基因重排引物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免疫球蛋白重链(IgH)框架区(FR3)基因重排引物并探讨其在石蜡包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中应用价值。方法通过ClustalW软件比较44条有效的IgH可变区和6条J区的基因片段,选取IgHFR3区3对(P1,P2,P3)基因重排引物,其中,P2为改进的引物。另选一对TCRγ引物作为T细胞淋巴瘤重排引物,通过PCR扩增,检测经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144例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包括113例B细胞淋巴瘤、24例T细胞淋巴瘤和7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以DG75淋巴瘤细胞系DNA作为对照组。结果引物对P1、P2、P3在B细胞淋巴瘤检出阳性率分别为71.7%(81/113),82.3%(93/113)和76.1%(86/113),三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细胞淋巴瘤检出率分别12.5%(3/24)、12.5%(3/24)、16.7%(4/24)。将P1和P2引物组合分析,B细胞淋巴瘤阳性检出率可以达到92.3%。以上重排引物在7例反应性淋巴结中均未检出。结论3对IgHFR3区中,新改进的P2引物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检出率最高(82.3%)。2对IgHFR3区引物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石蜡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的检出率。
齐宗利张宝韩西群霍霞朱梅刚赵彤
关键词:淋巴瘤B淋巴细胞基因重排聚合酶链反应石蜡包埋
石蜡包埋淋巴组织三种微量DNA提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为寻找一种高效、简便、实用的石蜡组织中DNA提取方法,本研究比较了三种不同的DNA提取方法对DNA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淋巴相关组织的蜡块21例。三种DNA提取方法分别是简单消化煮沸法,酚/氯仿提纯法和试剂盒法。通过提取DNA的浓度和纯度、PCR扩增保守序列pglobin等方法,比较三种DNA提取方法的优劣。结果试剂盒法提取样品OD260/OD280平均比值位于1.6~1.8之间;提纯法位于1.3—1.5之间;简单消化煮沸法位于1,2—1.3之间。三种方法中,试剂盒法提取的DNA最为稳定。以3种DNA提取方法所获取DNA为模板,PCR扩增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从实用、快速、经济的角度综合分析,简单消化煮沸法简单快速,需要的组织样品少,是一个值得推荐的石蜡组织DNA提取方法。
齐宗利韩西群黄宏宇朱梅刚赵彤
关键词:石蜡包埋组织PCRDNA提取
IgH不同区域基因重排引物的分析及在石蜡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并优化免疫球蛋白重链(IgH)不同框架(FR)区域基因重排的引物,探索其对石蜡包埋的淋巴瘤组织基因重排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Clustal W软件比较44条有效的IgH可变区和6条J区的基因片段,选取3对(IgHFR1、FR2、FR3区各一对,分别为P1c,P2A,P31)IgH基因重排引物作为B细胞基因重排引物。另选一对TCRγ引物作为T细胞基因重排引物。通过PCR扩增,检测经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101例(80例B细胞淋巴瘤、14例T细胞淋巴瘤和7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石蜡包埋组织标本的基因重排状况。以DG75、Jurkat淋巴瘤细胞系DNA作为B和T细胞淋巴瘤基因重排的阳性对照,以反应性增生组织DNA作为阴性对照。结果IgHFR1、FR2和FR3区域引物对80例B细胞淋巴瘤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7.5%(30/80)、52.5%(42/80)和70.0%(56/80),在14例T细胞淋巴瘤中均为7.1%,三者的检出率两两之间差异有显著性;IgHFR3区和IgHFR2区引物的组合可将其检出率提高到83.9%。以上引物在7例反应性淋巴结中均未检出阳性。结论IgH不同区域引物比较,FR3区引物检出率明显高于FR1区和FR2区。FR3区和FR2区引物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石蜡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基因重排的检出率。
齐宗利张宝韩西群朱梅刚赵彤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B细胞淋巴瘤石蜡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