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AZD117)

作品数:17 被引量:107H指数:6
相关作者:王沛崔诣晨陈庆伟李宇高凡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哲学宗教
  • 9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社会
  • 4篇自我
  • 3篇内隐
  • 3篇情绪
  • 3篇刻板印象
  • 2篇社会认知
  • 2篇社会身份
  • 2篇身份
  • 2篇内隐刻板印象
  • 2篇人格
  • 2篇自动化加工
  • 2篇名利
  • 2篇阶层
  • 2篇博弈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人格
  • 1篇道德认知
  • 1篇德育
  • 1篇德育实践
  • 1篇动机

机构

  • 17篇上海师范大学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宁波大学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17篇王沛
  • 4篇崔诣晨
  • 4篇陈庆伟
  • 3篇李宇
  • 2篇王雪枫
  • 2篇吴薇
  • 2篇高凡
  • 1篇侯静
  • 1篇唐晓晨
  • 1篇杨亚平
  • 1篇孙连荣
  • 1篇罗俊龙
  • 1篇柏涌海
  • 1篇梁雅君
  • 1篇张琴
  • 1篇尹志慧
  • 1篇徐琪
  • 1篇王自鑫

传媒

  • 7篇心理科学进展
  • 4篇心理学报
  • 2篇心理科学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心理...

年份

  • 1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会在谁面前舍弃利益?——博弈对象的能力与社会距离对名利博弈倾向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通过构造虚拟的捐献情境及贸易情境,结合博弈任务,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名利博弈对象的能力和社会距离对名利博弈中博弈者的博弈行为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捐献情境下,被试在高能力的名利博弈对象面前比在低能力的名利博弈对象面前更倾向于做出接近自己半数报酬的捐献行为,牺牲利益以获取好名声。在贸易情境下存在名利博弈对象的能力与社会距离的交互作用,被试仅在面对低能力的名利博弈对象时会考虑社会距离因素,在社会距离近的名利博弈对象面前比在社会距离远的名利博弈对象面前提出更低的售价,牺牲自己的利益以获得好名声。研究结果初步证实名利博弈对象能力与社会距离对名利博弈具有重要影响以及个体在名利博弈中具有策略性。
谈晨皓王沛崔诣晨
关键词:社会距离社会身份
名利博弈中的舍利取义行为被引量:1
2016年
名利博弈是在名与利不可兼得的情境下对名利进行取舍的决策。在名利博弈中,人们往往表现出舍利取义的行为倾向。竞争性利他理论主张舍利取义是一种吸引他人对自己"投资"的获利策略。名利博弈的博弈对象具有的身份信息会对博弈者舍利取义的行为倾向产生影响。身份中所蕴涵的以能力为代表的客观回应潜力限定了获取名声可带来利益的上限,以社会距离为代表的主观回应潜力反映着个体主观认为他人向自己提供利益的可能。两者共同影响着名利博弈中舍利取义的产生,成为名利博弈倾向的核心影响因素。未来研究应从博弈对象的主、客观回应潜力出发,关注详细身份、具体身份、模糊身份等三个层面,进一步验证名利博弈影响因素的普遍性,为名利博弈内部机制的建构与验证提供更为坚实的实证依据。
谈晨皓王逸博崔诣晨王沛
关键词:社会身份
中国人三重自我建构加工中的相对优先性:来自ERP的证据被引量:7
2017年
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用启动范式的变式探讨了中国人三重自我建构的加工特点。结果发现,具体哪种自我建构占据加工优势取决于具体的加工阶段:早期加工阶段集体自我占加工优势;晚期加工阶段个体自我占加工优势;而在N2成分上,三种自我建构加工优势相当。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情境性假设,拓展了三重自我建构理论的研究,为该领域的理论争论提供了新的认知神经科学证据。
王沛陈庆伟唐晓晨罗俊龙谈晨皓高凡
关键词:自我个体自我关系自我
刻板印象内容对刻板印象抑制反弹效应的影响
2015年
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刻板印象内容对刻板印象抑制反弹效应的影响。实验1以"罪犯"(低温情,低能力)和"老年人"(高温情,低能力)构成不同类型的刻板印象群体,发现在温情和能力上得分都低的群体与温情高能力低或温情低能力高的群体相比,在刻板印象抑制后更可能出现反弹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反弹效应仅在目标群体(罪犯)的能力维度上出现。在实验2中,"老年人"和"富人"构成作为两种不同的混合型刻板印象群体。结果表明:对于高能力低温情群体的抑制比对高温情低能力群体的抑制更困难。
王沛吴薇谢轶雯徐琪
面孔识别过程中多重社会亚范畴的交互作用被引量:4
2017年
认知者往往依据陌生个体面孔所携带的性别、年龄、种族等多重社会范畴信息对其进行加工,以期快速识别和了解他人。在基于面孔识别的多重社会范畴加工过程中,亚范畴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研究者分别采用"Who Said What"范式、重复启动范式、加纳选择注意范式、鼠标追踪范式等方法,发现亚范畴间的内隐加工具有彼此削弱的特性,外显加工存在交互影响的不对称性和偏差性。动态交互理论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与阐释。今后需更加科学地区分社会范畴加工的各个阶段,凸显内隐和外显加工的区别与联系;同时进一步整合各研究范式,克服方法异质导致的结果偏差甚至矛盾。
张凯莉张琴周静王沛
关键词:面孔识别
自我效能感和认知风格对刻板印象激活效应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自我效能感与认知风格在刻板印象激活效应(个体刻板印象的激活会影响个体随后的行为表现,使之符合所激活的刻板印象)中的作用,初步探讨了刻板印象的激活引发行为改变的内在心理机制。实验1采取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接着完成智力测试与自我效能感评价任务。结果发现自我效能感在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对于智力测试成绩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实验2进一步纳入认知风格,首先对被试的握力进行前测,1周后再将被试随机分配到高耐力组和低耐力组进行再测。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在刻板印象激活引发的行为表现中依然起着中介作用。与此同时,虽然场依存的被试更易受刻板印象激活效应的影响,而场独立的被试则不易受到这种情境的影响,但是认知风格未起到中介作用。
王沛吴薇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动机性视角与认知加工视角下三重自我的层级关系被引量:6
2017年
自我并非是一个单一的、整体的认知结构,至少包含3个基本的自我表征形式:个体自我、关系自我与集体自我。从动机性视角出发,3种自我的层级关系存在4种可能的假设:(1)个体自我首要性假设;(2)关系自我首要性假设;(3)集体自我首要性假设;(4)情境性假设。以往动机性视角出发的研究偏向于支持个体自我首要性假设,但其结论仍需通过进一步考察其他可能变量的作用而加以验证。从认知视角考虑三重自我的层级关系时,以往的研究结果并不统一,缺乏同时比较个体自我、关系自我、集体自我的层级关系的整合性研究。今后需要重点探索将三重自我整合起来的新的实验范式,从而有助于对三重自我层级关系的分析与探究。
高凡王沛
关键词:自我
城乡居民阶层意识的归属与偏移:以甘肃省为例
2016年
社会阶层意识是居于某一社会阶层中的个体对社会阶层的认知与认同。依据社会阶层意识的操作性定义,所编制并得到验证的《城乡居民社会阶层意识问卷》共有6个维度:社会分层的感受与评价、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社会各阶层的基本认知、自我阶层归属、本阶层及其他阶层的感受与评价、阶层关系的感受与评价。其中,前3个维度称为阶层认知,后3个维度称为阶层认同。对城乡居民的社会阶层意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1)城乡居民具有较为清晰的阶层认知和较为明确的阶层认同,社会阶层意识较强;(2)城乡居民的阶层认知和阶层认同之间具有交互影响,共同作用于阶层冲突;(3)阶层认同对城乡居民的客观社会位置与阶层认知起着调节作用,从而影响着阶层意识的形成与发展;(4)城乡居民自我认同的阶层与客观阶层的一致性不高,自我阶层归属感弱;(5)城乡居民对社会阶层关系的评价较为乐观,认为当下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较为和谐。
崔诣晨常江潇侯静王沛
关键词:社会阶层阶层意识阶层认同
刻板印象激活的无意图性及其大脑神经活动特征被引量:8
2015年
采用启动Stroop范式,对刻板印象激活的无意图性及其大脑神经活动特征进行了探讨。操纵了启动和"无启动"条件以及与启动所激活的刻板印象一致、冲突和无关的3类靶子词,记录了36名大学生被试对靶子词进行颜色判别的行为反应和脑电图(EEG,electroencephalogram)。结果发现:(1)"无启动"条件下对3类靶子的反应时基本一致;启动条件下对一致靶子做出颜色判别的反应时显著快于对冲突靶子的,对无关靶子的反应时介于两者之间。(2)"无启动"条件下无关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最大——显著大于一致和冲突靶子诱发的,后两者诱发的N400无差异;启动条件下一致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显著小于冲突和无关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无关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也小于冲突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这表明刻板印象激活是一个发生在知觉后加工阶段的具有无意图性的自动化加工过程,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具有抑制冲突信息加工同时促进一致信息加工的"双刃剑"模式,N400可以作为考察这一认知过程特征的电生理学指标。
杨亚平王沛尹志慧陈庆伟冯夏影
关键词:自动化加工N400
道德人格的社会认知观及其对德育实践的启示被引量:2
2013年
道德人格的社会认知观是将道德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结合起来,运用社会认知理论来解释道德人格。道德人格可理解为个体建构社会事件过程中形成的长期通达性道德结构。道德人格具有两个基本特点:这种长期通达性道德结构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这种道德结构是自动激活的。与特质观不同,道德人格的社会认知观以全新的视角来理解道德心理学领域中的问题。
王沛
关键词:道德道德认知道德人格社会认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