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249)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徐辉李广生吕鹏赵志涛李希宁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中毒
  • 2篇细胞
  • 2篇氟骨症
  • 2篇氟化物
  • 2篇氟中毒
  • 2篇
  • 2篇成骨
  • 2篇成骨细胞
  • 1篇胰岛素敏感
  • 1篇胰岛素敏感性
  • 1篇胰岛素水平
  • 1篇应激
  • 1篇鼠骨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大鼠
  • 1篇内质网
  • 1篇染氟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4篇李广生
  • 4篇徐辉
  • 3篇吕鹏
  • 3篇赵志涛
  • 2篇李希宁
  • 1篇刘佰纯
  • 1篇张秀云
  • 1篇李凤
  • 1篇杨晨
  • 1篇张金铭
  • 1篇王岩
  • 1篇齐晓晨

传媒

  • 2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因干扰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对氟刺激成骨细胞作用的影响
2015年
目的 通过RNA干扰技术观察在不同剂量氟暴露条件下,成骨细胞内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nding immunoglobulin protein,BiP)表达减少对细胞成骨标志物和关键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作为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取对数生长期MC3T3-E1细胞,接种子96孔板,培养24h后,加入含不同剂量氟离子[0.0(对照组)、0.1、1.0、2.0、4.0、8.0、16.0、20.0、32.0、64.0 mg/L]的培养液,于培养第1、3、7、14天采用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不同剂量氟离子(2.0、8.0、20.0 mg/L)联合短片段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干扰BiP转染处理成骨细胞2d,利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杂交技术检测BiP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同时检测成骨细胞内成骨标志物和关键转录因子的变化.结果 染氟第1、3、7、14天,不同剂量氟处理组间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118.6、214.6、325.6,P均<0.05).染氟20.0 mg/L未转染组成骨细胞的BiP基因mRN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1.22±3.25比7.94±1.31,P<0.05).染氟2.0 mg/L未转染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2.81±3.62比6.86±2.13,P< 0.01),而染氟20.0 mg/L未转染组细胞的ALP mRNA表达显著下降(0.89±0.17比6.87±2.14,P< 0.01).与相同剂量氟处理组比较,染氟2.0、8.0 mg/L联合转染BiP siRNA组细胞ALP mRNA表达显著下降(12.81±3.62比7.43±2.06;5.92±2.38比3.96±0.21,P均<0.05);染氟2.0 mg/L联合BiP siRNA转染组细胞骨钙素(osteocalcin,OCN)mRNA表达下降(4.29±0.99比1.29±0.86,P< 0.01).染氟2.0 mg/L未转染组细胞成骨细胞关键转录因子Runx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表达高于未转染对照组(6.61±0.48比2.66±0.39,P<0.05).成骨细胞转染BiP siRNA后各加氟组Runx2表达较转染对照组显著下降(1.13±0.22比4.81±1.03,3.20±0.66比4.81±1.03,0.02±0.02比4.81±1.03,P均<0.
赵志涛杨晨王岩李广生徐辉
关键词:氟化物成骨细胞RNA干扰
染氟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观察
2012年
目的观察染氟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水平。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染氟条件下[F-剂量分别为0(对照)、0.5、1.0、2.0、4.0、8.O、12.O、20.0mg/L]MC3T3-E1细胞1、2、4、10d的细胞活性。另外,按染氟剂量,将MC3T3一E1细胞分为O(对照)、2、8、20mg/L组,分别染氟2、4、10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技术检测细胞内GSH、GSSG和谷氨酰胺(Gin)水平。结果染氟1d时2.0mg/L组细胞活性(O.57±0.05)明显高于对照组(0.49±0.03.P〈0.01);染氟4d时8.0、12.0mg/L组细胞活性(0.49±0.07、0.47±0.09)明显低于对照组(0.63±0.06,P〈0.05或〈0.01);染氟10d时8.0mg/L组细胞活性(1.52±0.29)明显高于对照组(0.86±0.23),而20.0mg/L组细胞活性(0.54±0.07)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染氟2、10d时20mg/L组细胞中GSH水平[(13.92±4.63)、(0.53±0.30)μmol/L]明显低于相应的对照组[(26.42±3.67)、(24.85±5.68)μmol/L,P均〈0.01]。染氟2d时2mg/L组、染氟4d时8mg/L组、染氟10d时8mg/L组细胞内GSSG水平[(1.12±0.62)、(2.13±0.62)、(2.97±1.30)μmol/L]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0.55±0.22)、(1.46±0.46)、(1.35±0.50)μmol/L,P〈0.05或〈0.01]。染氟4d时2mg/L组和染氟10d时8、20ms/L组细胞内Gin水平[(62.80±17.41)、(122.26±19.51)、(19.38±8.11)μmol/L]明显低于相应的对照组[(83.28±14.32)、(147.154-16.95)μmol/L,P均〈0.05或〈0.01]。结论染氟能明显改变成骨细胞内的GSH、GSSG和Gln水平,从而影响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态。
赵志涛史立群吕鹏徐辉李广生
关键词:氟骨症谷胱甘肽
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在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标志性分子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在氟中毒大鼠股骨组织的表达,探讨内质网应激在氟骨症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对照组饲以常规饲料(含钙量为0.79%),低钙组饲以自制低钙饲料(含钙量为0.063%),饮用自来水(氟化钠水平〈1mg/L);高氟组和低钙高氟组分别饲以常规饲料、自制低钙饲料,饮用自来水中加氟(氟化钠水平为221mg/L)。实验期间动物自由进食、进水,每周测体质量1次。实验周期为12周。通过免疫组化和RT—PCR技术分析BiP在股骨组织中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高氟组、低钙组、低钙高氟组大鼠股骨矿物质水平[(0.131±0019)、(O.097±0.011)、(0.083±0.007)g/cm]均低于对照组[(0.159±0.029)g/cm,P均〈O.05];低钙组、低钙高氟组的骨密度[(0.243士0.018)、(0.223±0.022)g/cm2]均低于对照组[(0.296±0.046)g/cm2,P均〈0.05]。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到低钙组和低钙高氟两组大鼠股骨内抗BiP阳性染色的成骨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而且低钙高氟组明显比低钙组的阳性成骨细胞多。RT—PCR分析显示出低钙加氟组大鼠骨组织的骨桥蛋白(OPN)、骨钙蛋白(OCN)mRNA表达水平(1.3±0.20、1.31±0.11)高于对照组(0.82±0.16、0.85±0.15,P均〈0.05);与加氟组(0.97±0.29)比较,低钙加氟组(1.36±0.20)大鼠骨组织的OPN表达明显提高(P〈0.05);低钙组和低钙高氟组BiP基因表达(1.38±0.24、1.35±0.12)高于对照组(1.14±0.06,P均〈0.05)。结论投氟或联合低钙饮食刺激了大鼠股骨Bi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说明高氟或低钙高氟条件下大鼠骨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内质网应激。
张秀云吕鹏张金铭赵志涛徐辉李广生
关键词:氟化物氟骨症内质网应激
氟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的毒性作用及其对糖尿病进程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给予氟(F-)后糖尿病大鼠切牙的病理性改变以及氟对糖尿病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阐明氟在糖尿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4只,按体质量平均分成对照组、10mg·kg-1·d-1氟组和20mg·kg-1·d-1氟组,每组18只;按相应剂量灌胃给氟4周后,每组随机选12只,一次性腹腔注射50mg·kg-1体质量剂量的STZ,复制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分别为STZ对照组、10 mg F-+STZ组和20mg F-+STZ组),与每组剩余6只大鼠(分别为正常对照组、10mg F-组和20mg F-组)同时继续给氟饲养4周(STZ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不给氟)。实验周期内用电子天平每周测量1次大鼠体质量;便携式血糖仪每周测量1次大鼠血糖;利用数码相机对大鼠牙齿的渐进性变化进行拍照;实验结束前采用腹腔注射胰岛素进行糖耐量实验(ITT),观察大鼠胰岛素的敏感性。结果:10mg F-和20mg F-组大鼠切牙面逐渐由棕黄色转向淡黄色,着色不匀,部分区域有白色不透光改变,牙面粗糙,呈现氟斑牙病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氟中毒大鼠体质量无变化。腹腔注射STZ后的3组大鼠体质量均呈下降的趋势,20mg F-组降幅最大,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注射STZ后各组大鼠血糖明显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mg F-+STZ组大鼠血糖水平最高,但与STZ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结果,20mg F-组大鼠腹腔注射胰岛素0.5、1和2h时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10mg F-组大鼠血糖水平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氟可短期内引起大鼠氟斑牙,并加剧糖尿病引起的大鼠体质量下降和血糖升高,明显降低大鼠胰岛素敏感性。
李凤刘佰纯吕鹏齐晓晨李希宁
关键词:氟斑牙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
投氟对大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给以不同剂量氟的大鼠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方法经灌胃给氟复制氟中毒模型。利用Siemens ADVIA 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使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结果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显示出低剂量和高剂量的氟都能够诱导胰岛素分泌,其高剂量氟组大鼠胰岛素水平更高。高剂量氟对胰岛素耐受影响不大,而低剂氟组大鼠胰岛素耐受能力下降,联合胰岛功能受损,进一步降低了大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结论一定剂量的氟刺激大鼠胰岛素的分泌,且对胰岛素的分泌成剂量-效应关系。此外,氟能够影响大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甚至降低其敏感性。
史立群陈晓亮李希宁徐辉李广生
关键词:氟中毒胰岛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